当前位置: 风电网 » 风电企业 » 正文

中车株洲所风电机组机型推荐!

日期:2021-10-08    来源:中国风电新闻网

国际风力发电网

2021
10/08
09:0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中车株洲所 风电机组 风电设备

主要机型及产品(★★★★★)

 3.xMW系列:3000/3300/3600(叶轮直径146、160、168)

 4.xMW系列:4000/4200/4500/4800(叶轮直径146、160、168、175)

 5.xMW系列:5000/5200/5500(叶轮直径160、175、185)

 6.xMW系列:6000/6250/6750(叶轮直径175、185)

 综合能源:风(光)储场站级能量管理系统

 能源指南2.0

 发电量后评估系统

 高精度风功率预测系统

推荐机型 ·产品创新点

<陆上机型>

WT3000+系列化风电机组

3.xMW平台化风电机组面对“三北”优质风资源区域、中东南部低风速区域及高风剪切区域开发的高效率、高可靠性风电机组定制化设计平台。

3.xMW风电机组设计基于平台平价化设计理念,实现叶片与整机的最优匹配,基于风电场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定制,为客户提供最佳选择;模块化分体式设计,为运输、吊装降低费用和难度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融合智能控制技术保证机组均衡载荷和优异的发电性能;超级双馈技术应用最大化挖掘低风速段风能潜力。

该系列风电机组可根据风区和现场条件在3.0~3.6MW之间可调,风轮直径在146m~168m之间可选,可匹配钢制锥塔、柔性塔筒、钢混塔筒及桁架式塔筒,塔筒高度在90~166m之间定制,具备西北风区及中低风速地域全适应性,对不同复杂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各类风场具有极强适应性。陆上3.xMW平台化智慧型风电机组可为实际风场提供多种优化组合方案,以实现风场度电成本最低,投资收益率的最大化,是平价时代最优的解决方案。

<陆上机型>

WT4000+系列风电机组

WT4000+系列风力发电机组是高度平台化设计的产品,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优良基因,对于中东南低风速区、云贵高海拔区、北方低风速区、及中部高切变区,该平台产品都能提供较优的解决方案。

WT4000+系列化风力发电机组采用先进的整机系统集成开发技术,基于成熟的双馈机组技术路线,产品功率实可满足4.0~4.8MW 柔性配置。

风轮直径范围160~185m,塔架高度支持105~165m定制。与国内外顶尖叶片供应商联合开发,使用全球领先的气动设计理念与整机设计结合,为业主提供优异的发电性能与载荷特性提供支撑。该平台机组是具有先进的控制算法、基于先进传感的深度感知系统的智能风机,也是拥有先进CMS系统、PHM系统、及数字孪生技术的数字化平台,为机组高可利用率运行保驾护航;采用高可靠性三电平技术、超级双馈等技术,提升机组发电效率。中车WT4000+系列风电机组是面向平价与竞价市场的高性价比利器。

<陆上机型>

WT5000+系列化风力发电机组

WT5000+ 系列风力发电机组继承了历代机组和平台高效可靠的优良基因,拥有核心部件自主知识产权,完整的内部产业链配套集成设计,是针对中高风速地区和大基地风场推出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平台。该机型基于成熟的双馈机组技术路线,额定功率实现 5.0~5.55MW 柔性配置,风轮直径提供160、175和185的解决方案,在风资源适应性和发电性能之间实现模块化设计,公共组件实现平台的通用。

模块化的运输和吊装,降低大功率、大风轮直径机组的运输和吊装难度,拓宽机组的环境适应范围;三电平变流、空水冷自然风冷却发电设计,提升机组的发电效率和发电系统的损耗;搭载新一代控制系统和控制算法,安全系统的设计冗余、核心控制算法的多目标容错设计,极端风速条件下载荷消减,以及发电状态下的功率曲线智能寻优控制算法的设计; 基于“形影系统”数字化平台,嵌入故障预测和故障诊断模型和算法, 提升系统故障预测和智能运维的能力,从而提升机组的可靠性。

<陆上机型>

WT6000+系列化风力发电机组

WT6000+系列风电机组是基于中车风电“箕星”风电整机平台,打造的最新一代平价利器;集成中车风电多项创新技术应用,实现性能最优;用高发电量产出和极致的性价比投入,为客户实现最优LCOE。

该机型基于成熟的双馈机组技术路线下,采用模块化和平台化设计理念,满足功率容量6.25~6.75MW,叶轮直径175~185m,塔架高度115~160m的柔性化定制需求。

WT6000+系列化风力发电机组针对陆上超大功率风机产品完成多项关键创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基于陆上超长叶片关键技术研究,实现最大扫风面积带来的发电性能与整机载荷的最优匹配;基于部件国产化和风电专用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实现整机成本的最佳控制;基于陆上超大机组运输/吊装技术研究,采用市面通用设备即可实现风机运输和吊装;基于先进CMS系统/PHM系统/形影系统的数字化平台,实现寿命累积的控制逻辑,提升发电量累积效益。WT6000+系列化风力发电机组是新一代平价利器,为客户实现最优LCOE。

<综合能源>

风(光)储场站级能量管理系统

风(光)储场站级能量管理系统是中车风电针对按一定比例配备储能系统的风(光)新能源场站,结合当前新能源场站并网技术要求、调度指令、风(光)功率预测系统,兼顾涉网性能、场站二次初始投资成本和场站运行经济性专门开发研制的一款产品,产品融合了原有新能源场站AGC调节、AVC调节、一次调频以及储能协控等功能,基于数据共享的理念,采用统一通信平台和统一实时数据库平台,开发过程中考虑了对原有各功能模块系统硬件系统的最大程度共用,软件层面综合考虑风电机组、储能、SVG性能曲线和当前状态进行协同优化调度及控制,在硬件和软件层面都对原有的系统进行了高度集成,提高系统控制精度的同时,大幅降低了整个场站二次系统的硬件投入。

所研制开发的场站级能量管理系统软件上采用三级架构,一级进行风(光)场站、储能、SVG之间的优化调度,二级实现风(光)场站各风(光)发电间的集群精细化控制,三级在风(光)设备侧实现桨距角+惯量+储能(设备测)协同控制,通过三级协同优化来实现整个场站精细化控制,提升场站整体涉网性能。

能源指南2.0

“能源指南”是2017年中车株洲所携手国家气候中心共同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风能分析和应用平台,可实现高效、便捷、精准的查风、找风、圈风,为风电场选址提供权威数据支持。与已有的风资源查询平台相比,“能源指南”平台独家具有气象灾害要素的查询功能,并根据灾害数据库进行环境适应性判断,给出风电场的气象灾害预防建议。

历经了4年多的技术积淀,中车株洲所从注重用户体验、切实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角度切入,升级推出“能源指南2.0”。在原有平台基础上,增加了140m高层风资源数据,为高切变区域风资源宏观评估提供可靠数据支持;增加了历史台风查询功能,为近海及沿海项目的极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在能源指南现有GIS筛选条件基础上,增加变电站、特高压线路距离以及电价、弃风率、风电场分布的筛选,并基于以上筛选实现目标区域风电场选址和可开发量分析。在风资源检索和查询的基础上,用户可以通过交互式分析功能,综合考虑风能资源、地形、地貌、土地利用、自然保护区、电网分布、上网电价等因素,使风电场选址更为智能,为风电运营商建立更精准可控的投资环境,并全面开放平台服务,与客户共享大数据资源。

发电量后评估系统

发电量后评估基于IEC标准,构建风电机组信息模型,将风电机组的状态划分为满性能发电、限功、故障停机、停电、计划性维护/维修、指令停机、技术待机、超出环境条件、叶片结冰等状态类别。基于对整机控制的深入理解,融合SCADA数据、故障日志、机组参数、事件信息等多源数据信息,确定状态类别识别策略。采用所构建的信息模型及状态类别识别策略,确定机组1min时间粒度SCADA数据的状态类别;根据SCADA数据的状态类别进行数据筛选,统计机组的发电量、功率曲线评估值K,以及机组在各状态类别下的发电量、损失电量、持续时长;从而实现多种观点TBA(基于时间的可利用率)、PBA(基于能量的可利用率)等关键产能指标统计;实现多维度电量分解,多维度机组运行状态时间分布分析。

发电量后评估能够揭示风电场和机组损失电量构成及来源,深挖电量损失根因,精准定位优化项点,帮助运维端降低发电量损失,提升发电量。

高精度风功率预测系统

风功率预测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是根据《风功率预测系统技术规格书》,综合中国各个电网区域的《两个细则》要求进行设计;采用当前国际上先进的算法和软件技术进行开发。系统的设计立足先进的算法和技术,同时结合中国风电运行的实际需求,保证了系统的先进和实用性。


返回 国际风力发电网 首页

风电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