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伴随着国家能源局、国家海洋局今年2月联合下发的《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以及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首座大型海上风电场——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的完成,我国海上风电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发展“元年”。而今,8个月过去了,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各路诸侯“跑马圈海”,硝烟弥漫之际,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近日主办的第二届“透视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众人的话题也紧紧围绕着成长中的海上风电。
高风险高投资发展海上风电正当其时
作为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的设备供应商,华锐风电(科技)集团技术总监陈党慧很骄傲地告诉记者:“很多来到上海的游客,都会专程前往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看一看,它已经是上海一个不容错过的景点了。”的确,白色的风机矗立在蔚蓝的海面上,呈现出一幅自然风光与科技文明交相呼应的美丽画卷。但在这份美丽的背后,蕴藏的是高昂的投资和巨大的风险。
专门从事风电场开发的王先生告诉记者:“通常情况下,一个陆地风电场的建设成本约为4.5亿元至5亿元,而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成本至少是陆地风电场的2倍至3倍。”作为海洋永久构筑物工程,海上风电场的建设要求甚至比海上石油平台建设的要求还要高。海上风机底座要求更加坚固,从而使得桩基工程的投入更大,且需要铺设海底电缆来传输电能,再加上建设、维护工作均需要专业船只和设备作业,海上风电场的投资之巨、维护成本之高可见一斑。“除此之外,以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经验来看,我们还无法确保风机在海上的平稳运行达到预期,一切考验才刚刚开始。尽管最近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通过了240小时预验收考核,但据我所知,很多维修人员就在附近,随时待命,准备维修。”王先生透露。尽管如此,王先生依然表示,发展海上风电是必要的,是大势所趋。
有着20多年风电从业经验的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钢认为,中国现在开发海上风电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不能再晚了。如果再晚的话,无论从海上风电设备性能设计还是海洋工程经验方面,我国与国外的差距都将越拉越远。对此,陈党慧也表示认同。他说:“无论是在欧美,还是我国,无一例外都是在沿海发达地区建立海上风电场这,距离负荷中心很近,节约了大量的能源运输成本,是非常好的事情。”陈党慧同时表示,从去年开始,在风电发展强国,海上风电的发展速度已经大大超越了陆地风电的发展速度,这也为我国的风机制造业提供了一个发展契机。据了解,我国80%以上的风机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但到了2009年的时候,这个数字正好反过来,80%以上设备是我国自主生产的。相信通过努力,我国陆上风机制造上的优势可以延续到海洋
央企抛出超低价海上风电成本如何消化
在一个月前结束的我国首轮100万千瓦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中,央企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报出的最低0.6101元/千瓦时的价格已接近陆地风电标杆上网电价。这样的低价,众多业内人士认为必亏无疑。在陈党慧看来,国家在招标的时候,意图已经非常明确,那就是希望通过若干轮的这种特许权形式招标确定海上风电的合适价格。这种方式实际上也在陆上风电特许权招标中出现过,经过五六轮的招标,国家出台了我国的陆上风电标杆电价,这个电价目前对整个行业来说,是一个比较合理的电价水平。
而海上风电通过招标算出来的价格是否合理,现在还没有办法判断。但在武钢眼中,这个招标价格确实有些低。武钢认为,实际上从整个产业的发展容量来说,这次拿出来招标的容量并不大,这样一个不大的容量不会给国家或给市场增加多少负担,其实应该给一个比较合适的价格。武钢同时也鼓励大家合理地去计算成本。他肯定地说,这样的价格不利于海上风电技术的发展。的确,如果这样的超低价格中标的话,投资商前期肯定是要亏本贴钱的,这也影响到提供海上风电设备的制造商。他们除了要承担很大的质量风险以外,还必然面临被严重的压低销售价格,无法得到合理的投入回报的困扰,这样的循环注定是恶性的。
相关链接:我国首轮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于今年5月启动,共有4个项目,均位于江苏,其中2个近海风电项目位于滨海、射阳,各装机30万千瓦;两个“潮间带”项目位于东台和大丰,各20万千瓦。在招标过程中,国有企业成为绝对主角,华能、大唐、国电、华电、中电投五大发电央企及下属的新能源子公司均参与了投标。我国首轮100万千瓦的4个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中标结果公布:滨海30万千瓦的风电项目由大唐新能源中标,中标价0.737/千瓦时;射阳30万千瓦的风电项目由中电投中标,中标价0.7047/千瓦时;大丰20万千瓦风电项目由龙源中标,中标价0.6396/千瓦时,东台20万千瓦风电项目由鲁能中标,中标价0.6235/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