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红松洼,空气中带着凉意。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237台风力发电机伸展着巨大的长臂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靠大风,红松洼一年能发电3.2亿千瓦时,这是污染近乎等于零的清洁能源。”说起“风”,红松风电场总经理王建非常自豪。
近年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把发展风电产业作为拉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和重点发展产业,立足县内丰富的风能资源优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清洁能源战略的机遇,以打造全国最大的“新型能源风电基地”为目标,合力攻坚,强力推动,使风电产业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围场位于我省最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和冀北山地过渡地带,海拔在750-2067米之间,受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强冷空气控制和影响,多寒潮大风,风能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分布在红松洼自然保护区、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御道口牧场、西龙头乡、御道口乡、老窝铺乡等地,并被中科院风电专家评价为全国风能资源质量最好的地区。据有关专家估算,可装机面积达2400多平方公里,总装机容量可达720万千瓦。
为合理开发利用好这一资源,该县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电力产业发展的意见》和一系列关于风电产业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同时,成立了电源项目开发领导小组和风电产业开发办公室,专职负责研究有关政策,协调各种关系,帮助办理手续,提供优质服务。此外,通过互联网、参加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多种形式加大引资外联力度,下大力量吸引民间资本,鼓励境外企业来县内投资发展风电产业。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宽松的发展环境吸引了众多投资商,让围场坝上成了众多投资者的“抢手地”。自2004年以来,美国通用电气、河北建投、龙源电力、香港华润电力等几家国内外知名公司先后落户围场,形成了群雄逐鹿的风电项目建设局面。2007年,承德红松风电四、五期工程完工,新装风机76台,装机容量达到20.52万千瓦,当年纳税2017万元。现如今已完成了一、二、三、四、五期建设工程,总装机达237台。六、七期工程将投资8亿元,装机容量9.9万千瓦,于2008年开工建设。全部并网发电后,年可发电7亿度,实现产值5亿元,上缴税金7000万元。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有时”。该县县委、县政府领导审时度势,在风电开发上确定了“十一五”末全县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以上,2015年全县装机容量达到200万千瓦以上,2020年全县装机容量达到300万千瓦以上的远景目标,届时围场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风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