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首个“沙戈荒”大基地外送通道新能源项目、“疆电外送”第三通道配套新能源项目——新疆华电天山北麓基地61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首台金风科技GWH221-11.1MW陆上风电机组吊装完成。金风科技将为该项目一标段提供90台该型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
新疆华电天山北麓基地61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是“疆电外送”第三条特高压直流通道——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配套新能源项目之一,其中风电总装机容量420万千瓦。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电力高速公路”,特高压输电具备远距离大容量传输、低损耗高效能的显著优势,±800千伏直流特高压输电能力可达传统输电线路的2倍以上,3000-5000公里以上超远距离传输损耗率仅约1.5%,可有效实现西部清洁能源跨区域高效配置。
“疆电外送”第三条特高压直流通道设计输电能力800万千瓦,投运后每年可向重庆输送电量超360亿度,其中新能源占比超50%,可覆盖重庆2025年预计用电量的22%以上,满足约800万户家庭全年用电需求,每年可替代燃煤消耗6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50万吨,对于推动重庆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配套项目,新疆华电天山北麓基地61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建成后,就将通过该特高压直流通道外送电力,每年可新增绿电142亿度,节约标煤42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72万吨。
特高压输电具有“大电网互联、跨区域稳定供电”的核心需求,其配套发电装备也需具备更出色的产品可靠性、更多面的极端环境适应力和更强大的电网主动支撑能力,以尽可能减少单机故障导致的集群出力波动。
新疆华电天山北麓基地61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位于哈密市巴里坤县、伊吾县境内,属于“新疆十大风区”中的“哈密北戈壁风区”,也称“三塘湖—淖毛湖风区”。该区域年平均风速约8-9米/秒,年大风日(风力≥8级)超115天,风资源极其丰富。但由于地处偏僻,自然环境恶劣,风沙、低温、暴雪等极端天气频发。为保障项目运行可靠性、提升发电性能,金风科技结合项目环境特征与需求,对机组性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优化。
机组叶片采用自主翼型设计,以“高升阻比、高Cp气动性能、气动载荷最低”为设计目标,将载荷和发电量进行综合分析,对标航空流体力学,实现结构和重量的优化设计,使叶片发电性能与载荷取得了极优平衡点,机组发电量可较传统翼型提升3%-5%,充分满足高发电场景需求。同时,翼型具有低粗糙敏感度的特点,且对叶片进行防腐升级,通过对叶片前缘进行针对性保护设计,使叶片表面耐冲刷以更好适应项目区域多风沙的环境挑战。
此外,为进一步深化构网型机组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场景验证。项目特别配置了两台11.1MW构网型风电机组,机组通过风储配合的方式,匹配特高压直流送端并网应用场景下的“暂态过电压问题”和“弱电网适应”需求,为行业利用构网型技术支持特高压工程建设积累经验。
多年以来,金风科技积极投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主动支撑特高压电力枢纽建设。截至目前,在新疆哈密十三间房特变电工一期50MW风电场与汇华一、二期风电场,20余台金风机组以全年可利用率超99.8%的稳定表现和卓越的发电性能,为我国首条“疆电外送”特高压输电线路——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累计输送绿色电力超7.25亿度。此外,金风科技也将于今年为“疆电外送”第三通道另一配套新能源项目——华润电力重能新疆天山北麓新能源基地项目提供210台GWH221-9.1MW陆上风电机组,总容量超190万千瓦,为我国优化能源配置打造新引擎。
预计2025年年底,“疆电外送”第三通道将全面建成投运,可显著增强重庆电网保供能力,拉动哈密经济增长,社会效益与绿色效益显著。金风科技将充分发挥自身在产品质量、项目建设运维方面的经验积淀,为“电力丝绸之路”打造输送清洁电力的“绿电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