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风电网 » 风电市场分析 » 正文

深度 | 海上风光无限好,中欧合作正当时

日期:2023-12-05    来源:能见

国际风力发电网

2023
12/05
20:0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绿色能源 新型电力系统 可再生能源

“即使按最乐观的情景预计,在当前政策承诺下,人类在本世纪内将全球温度上升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范围内的概率,只有14%。”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20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2023年排放差距报告:打破纪录——气温创下新高,世界未能到达减排目标》。报告显示,在2021年到2022年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了1.2%,创下57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新纪录,各国必须采取比目前在《巴黎协定》中承诺的更强硬的减排措施,否则到2030年将面临全球变暖2.5到2.9摄氏度。

同样第二天在中国盐城召开的“2023中欧海上新能源发展合作论坛”上,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创新与技术中心主任罗兰·罗伊施在发言中提到:“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25年,我们只能够实现微不足道的34亿吨二氧化碳的减排。2020年到2030年必须成为关键行动的十年,我们必须现在就要采取更加大规模的行动。”

距离《巴黎协定》正式实施已满7年,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早就成为全球共识,以新能源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产业更是各国当仁不让的朝阳产业。可即便在如此大好的形势之下,想要实现“1.5摄氏度控温目标”似乎依然遥不可及。

业界大声疾呼的“更强硬的减排措施”和“更大规模的行动”会是什么?谁又能担当历史重任,在“关键时期”采取“关键行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为“1.5摄氏度控温目标”如期实现打上一剂强心针?

思变求远、向新而行。困顿和危机之下,人类再一次将求索的目光投向广袤的海洋,海上新能源逐渐成为全球主要海洋国家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方向和关键领域。

地处太平洋西岸、中国东部沿海的盐城,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拥有集空港、海港、高铁、高速为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中国长三角中心区城市和淮河生态经济带的重要出海门户,有着中国“海上新能源第一城”的美誉。

中国海上新能源的故事,正要从这座黄海之滨的能源重镇说起。

01

“海风”正俏,海上新能源大有可为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00吉瓦,到2050年,各类海上新能源合计装机容量将达到2500吉瓦。G20国家将占到其中的绝大多数,高达94%。”

2023中欧海上新能源发展合作论坛上,罗兰·罗伊施表示,海上风电对于推动全球能源转型来说具有巨大潜力。“我们需要新增2000吉瓦的海上风电的装机容量,这样才能够帮助我们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并且将全球升温的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

目前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只有100吉瓦,与2000吉瓦这一宏伟的目标相距甚远,不难看出,全球海上风电产业大有作为。

作为全球第一大海上风电市场,中国海上风能资源储量丰富、电能品质好、发电效率高,可开发资源储量达到4500吉瓦左右。2012-2021 年这十年间,中国的风能和太阳能并网装机容量增长了近90倍,迅速成长为全球风电和太阳能的第一大市场。2021年更是取得了16.9吉瓦的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的好成绩。至2022年9月底,中国海上风电建成并网规模2726.4万千瓦,海上风电建成并网规模位居全球第一。

欧洲是全球第二大海上风电市场,能源是中欧开展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合作领域之一。欧洲海上风电产业起步较早,在行业发展政策、机组研发水平、工程建设能力、运营维护能力等方面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特命全权大使傅聪在论坛上谈道:“自去年12月到任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以来,我广泛接触欧方和中方各界人士,感受到各方对各领域、特别是经贸领域加强合作的强烈意愿。”他表示,中欧加强海上新能源在内的清洁能源合作基础好、共识强、亮点多、前景广,不仅有助于双方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欧经济社会发展,也将为世界经济复苏增添动力。

国内首个中外合资的海上风电项目正是由中国与法国合作建成的。2019年3月25日,国家能源集团与法国电力集团在巴黎签署《江苏省东台四期和东台五期海上风电项目合作协议》。2021年,国内首个中外合资海上风电项目——江苏盐城东台海上风电项目建成,总装机容量50万千瓦,开创了中欧合资海上风电建设和运营的先河,为全球海上新能源合作提供了先行先试的宝贵经验。

“我们与国家能源集团在盐城东台项目当中进行了非常好的合作。”法国电力集团新能源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杜文也出席了本次论坛,他谈到,今年4月,马克龙总统访华期间,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刘国跃和法国电力集团董事长雷蒙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了《国家能源集团和法国电力集团扩展合作协议》,双方规划在江苏盐城东台共同建设“风光氢储”绿色能源协同融合的海上综合智慧能源岛示范项目,总规划装机150万千瓦。

杜文在发言最后表示:“希望2024年在庆祝法中建交60周年的大背景之下,我们能够在盐城展示双方进一步扩展合作的具体成果。”

“中国和挪威有着超过40年的能源行业合作历史,在政府和行业层面都是如此。最早的合作始于水电和海上油气,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现在越来越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合作,特别是海上新能源。”挪威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丽莎在论坛上讲述了中挪能源合作的最新进展,她提到,漂浮式光伏是中挪双方一个重要合作领域,涵盖了挪威海上相关技术研发和中国光伏供应链的深度合作。此外,挪威船舶设计公司前不久与中国上海电气合作制造了一款挪威专用的海上风场运维船只,这种船只可以更加安全高效地抵达海上风机平台。

丽莎还谈到,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开发了世界上最大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场,为挪威的油气设施提供电力,自从2022年投运以来,每年为挪威减少20万吨碳排放。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总经理王斌也提到了漂浮式海上风电场。作为中国海上新能源领域的先行者,中国电建具备海上风电、海上光伏等海上新能源全过程开发的技术能力,服务见证了中国海上新能源尤其是海上风电的发展历程。“目前,我们正在投资建设海南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是全球首个百万级规模化运用的海上漂浮式风电试验项目。”王斌表示。

广阔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市场空间也将为中欧深度合作提供合适契机。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预测,2030年全球漂浮式海上风电装机可达18.9吉瓦,其中欧洲累计装机11吉瓦,亚洲累计装机5.5吉瓦,北美累计装机2.4吉瓦,随着漂浮式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预计发展目标将持续上调,标志着未来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与此同时,中欧双方在漂浮式海上风电全周期产业链上具有较高的互补性,非常适合以产业链互补为合作抓手,加强技术与人员沟通交流,依靠项目落地,推动产业链、研发和降本增效等方面的务实合作。

“十四五”是我国风电特别是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从有补贴到无补贴、从近海到远海、从分散开发到集约开发、从国内走向国际等多方面的挑战。推动中欧在海上风电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对于促进我国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落实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要求、维持和发展中欧合作关系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02

盐城“搭桥”,中欧能源合作正当时

今年,恰逢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而双方在环境与气候领域的合作始于更早的20世纪90年代,是最早纳入双方政府合作的领域之一。

进入21世纪,中欧双方开始逐渐建立和优化能源领域的合作机制。2005年,中欧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宣言,双方建立了气候变化伙伴关系,同年国家能源局与欧盟能源总司建立了政府间能源交流合作机制;2015年6月,中欧双方在布鲁塞尔发表《中欧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共同面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重大挑战;2019年4月,为配合第二十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第八次中欧能源对话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会后,中欧签署《关于落实中欧能源合作的联合声明》,将能源创新列为重点合作领域,提出“促进中欧创新参与方之间开展合作”;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同欧盟领导人举行视频会晤,决定建立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机制,打造中欧绿色合作伙伴,致力于在全球环境议题上发挥引领作用。

也是在2020年9月,国家能源局正式启动中欧能源技术创新合作相关工作,并成立中欧能源技术创新合作办公室,为中欧能源企业联合开展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提供对接平台。

至此,中欧能源合作进入更为专业、更加细致、更具体系的发展阶段。

2021年1月,国家能源局委托中欧能源技术创新合作办公室,面向社会征集中欧能源技术创新合作在风电、氢能、智慧能源和储能4个专项领域的牵头单位和合作单位;这一年3月31日,在国家能源局指导下,中欧能源技术创新合作项下风电、氢能、储能和智慧能源四个专项领域工作机制正式成立。

今年也是中欧能源技术创新平台投入建设运营的第四个年头。近四年来,在中欧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欧能源技术创新平台已形成覆盖400余家政务单位,涵盖风电等4个领域的合作网络,开展了50多场交流合作,达成了20多项合作项目,合作成果实打实、沉甸甸,惠及了中欧各国人民。

本次在盐城召开的2023中欧海上新能源发展论坛也是在该平台下,又一次务实的交流合作。

其实,盐城举办新能源发展主题论坛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

特别是2021年,以“中欧海上风电合作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的首届中欧海上风电产业合作与技术创新论坛在盐城召开。这也是在中欧能源技术创新平台机制指导下的首次以中欧海上风电为主题的论坛。

今年,恰逢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中欧海上新能源发展合作论坛”又在盐城召开,功能定位精准聚焦于中欧双方在海上新能源合作领域的沟通与磋商。

多年来,盐城新能源论坛始终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新能源发展最新趋势,将自身打造成为资源对接、智慧碰撞的高层次国际平台。

这份求真务实、拥抱变化的办会理念,与盐城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的底层逻辑一脉相承。

盐城是全国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绿色能源城市。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361.9万千瓦,总装机、风电装机、光伏装机的规模均列全省第一,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发电量超60%以上,远远超过了全国乃至全球的平均水平。

盐城的晶硅光伏电池片组件和风电装备综合产能位居全国地级市的前列。在向海争风中走在前,构建了涵盖“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资源开发—运维服务”的风电全产业链,海上风电整机产能和叶片产能分别占全国40%、20%以上,已成为全球海上风电装备综合产能最大的基地之一;在沐光而行中做示范,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刷新光伏电池项目建设“盐城速度”,全国光伏前10强企业中盐城独占8席,光伏电池片和组件综合产能均位居全国第一。

面向未来,盐城提出了两个“2000”的目标,即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2000万千瓦,新能源装备的制造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

在不断积蓄自身新能源产业发展实力的同时,盐城也力争做好中欧新能源合作的“桥头堡”,积极推动国内外企业在产业项目、技术研发、数据共享等领域开展多元化、多层次的交流合作。

正如盐城市委书记周斌在本次论坛的寄语所言——

“盐城不仅有新能源,更有新未来,盐城不仅有好风光,更有好前景。让我们携手并肩,落实好中欧领导人共识,深化中欧绿色伙伴关系,共同探索海上新能源的发展之路,一起创造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返回 国际风力发电网 首页

风电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