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由国家能源局、江苏省人民政府指导,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欧盟商会和盐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欧海上新能源发展合作论坛在盐城召开。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盐城市委书记周斌、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斌等出席并致辞。
作为江苏本土企业,远景科技集团受邀参加本次论坛。期间,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分享了远景关于海上风电发展的新思考、新实践,并表示远景生于江苏、长于江苏,未来将加大江苏沿海产业带投入,深度参与江苏海上新能源建设,成为江苏地方各级政府和企业的零碳技术伙伴,毫无保留地支持、支撑江苏的绿色可持续大发展。
论坛期间,远景联合国内国际头部标准制订及认证机构牵头成立零碳产业园标准体系建设暨国际认证联盟。同时进一步深耕江苏,积极加大产业投资、签约重大项目、联合发布盐城宣言、与射阳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零碳产业园平行论坛,全面助力江苏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届大会以“海上风光助力低碳发展,中欧合作共享绿色未来”为主题,围绕海上新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全面深化中欧合作等进行深入研讨。两周前,田庆军在欧洲考察了丹麦、法国等国海上风电的创新实践,他表示:“这次欧洲之行再次坚定了我的三个信心”:
第一个信心,海上风电是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的重要抓手。欧洲国家十几年前开始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纷纷制定了宏伟的发展目标。截至2022年底,欧洲已建成海上风电装机超过30GW,约占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的47%,按照欧洲最新的规划,未来欧洲海上风电新增装机总量将超过300GW。对于急于摆脱俄罗斯化石能源依赖,同时区域内多国弃核的欧洲来说,盘活以北海为代表的强劲海风资源,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是其撬动能源转型、确保能源安全的不二之选。我国拥有长达1.8万公里的海岸线,技术可开发量超过30亿千瓦,相当于130座三峡电站。国内风电开发从陆地走向深海,既是行业发展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自然规律,也是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
第二个信心,能源绿色化是实现零碳的关键路径。中欧碳价相差十倍有余,尚不具备接轨条件,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和应用绿色能源“减碳”,实现生产、制造过程的碳中和,才能“反客为主”,消减碳关税对我国出口产品的约束性影响。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是这一理念的成功实践。运营一年半来,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80%的电量由园区内风光发电直供,20%与电网交易并购买绿证,实现100%绿色零碳能源供给;基于智能物联操作系统EnOS?和方舟能碳管理平台打造的零碳数字认证体系,赋予园区内每一个产品可追踪溯源的“零碳绿码”,畅行全球无惧碳关税。
第三个信心,绿电制氢是未来电力存储和消纳的核心方式。氢能是大规模、长时间、长距离储能的优质载体,风光电源的波动性和间隙性需要第三方协同,氢储能是目前已知最成熟、最高效的方式之一。目前制约绿氢发展的关键因素还是成本,但绿电平价制氢并不遥远。当可再生能源电价低至1毛5时,绿电电解水制氢的经济性可与煤制氢比肩(这还没有包含碳税带来的正向影响),现在部分地区风电度电成本已接近甚至低于这个数字。随着可再生能源规模持续扩大、成本稳步下降,不妨大胆展望一下:未来每一台风机、每一块光伏板下面,都可能连接着一个电解槽。
田庆军指出,当前,全球正在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风光是能源变革和新工业革命的生产资料,向海而生、风光无限的江苏有实力成为这场大变革的先行者、引领者。江苏的海上风电和海上光伏是本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江苏也是中国海上风电最具开发价值和经济性的区域之一。业界素有“未来世界风电看中国,中国风电看海上,海上风电看江苏,江苏海上看盐城”的说法。江苏计划在2027年底前新建海上风电、海上光伏两个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以及探建海上“能源岛”等前瞻性战略布局,这些都让我们对江苏的零碳未来充满期待。“作为一家致力于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绿色高科技企业,远景生于江苏、长于江苏,未来将加大江苏沿海产业带投入,深度参与江苏海上新能源建设,成为江苏地方各级政府和企业的零碳技术伙伴,毫无保留地支持、支撑江苏的绿色可持续大发展。”
论坛同期发布了《2023中欧海上新能源发展合作论坛盐城宣言》等重要成果,田庆军代表远景上台发布宣言。
与此同时,作为论坛现场签约的25个重大项目之一,远景能源与射阳县人民政府就低(零)碳产业园创新示范区合作共建项目签署合作协议,为进一步推动海上新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化中欧务实合作注入新动能。该项目将建成以新型能源系统、产业生态系统、智慧物联系统为核心的零碳产业园创新体系,成立绿电及碳资产运营平台公司,加快零碳产业园智能物联网数字化平台建设,打造绿色新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