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轴承的成本以及供应影响:
8月底和欧洲同事了解,国外今年的成本和去年的同期增长20%多;
明阳之前海上风机零部件大部分从欧洲两家进口,这两家7月份开始给明阳发货涨价15%,明年如果进口欧洲的零部件至少有20%以上的涨价;
目前看国内的产能,无论是外资还是本地产能不能支撑中国的风电主轴承的需求,所以目前和欧洲谈锁定产能的过程中,肯定要涨价,但是目前不能明确说涨多少,我们公司同事之间的交谈,和其他供应商的交流,欧洲的涨价是必然的,保守估计涨幅是20%+。
Q:这次涨价的诱因是欧洲本地的能源危机的成本提高,是这样么?
是的,一方面是能源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是原材料人口和运输成本都上涨,运输成本都翻番了。
Q:从今年和去年的情况看,国内的产能无论是外资还是内资不能满足需求,欧洲进口的占比多少?明年大型化,国内轴承供应商增加,明年欧洲进口占比变化如何?
明年进口占比20%以上的,国内生产里面的25%以上来自国内品牌瓦轴洛轴xql和天马,然后外资品牌社费雷 斯凯孚等等占35-40%;
大兆瓦的进展:主轴承最大的就是xql给明阳做的最大的12mw的双列,第二大就是给东方做的7mw两个单列轴承。
Q:外资和主机厂的谈价格的频率?
国内和外资厂谈价格是一年一谈,9-10月份开始谈第二年的价格,然后第二年的1月1日开始执行;
明阳和xql签订合同也是因为欧洲涨价,所以先绑定供应商。
Q:斯凯孚在欧洲和中国都有产能,给国内供应的价格是一样的么,进口涨的话国内会跟涨么?
进口和国内生产的价格是不一样的,如果国外的调整,国内很难调整上去,市场很透明,虽然很短缺,但是国内生产成本能源和人工成本没有很大的增长,和客户谈涨价,客户有足够的的理由拒绝你,但是肯定还是有缺口。
Q:去年原材料涨主轴承没涨价么?
去年的价格是年度的价格,执行的时候还是去年年底谈好的价格;
可能有些办法就是进口一些零部件给国内的厂商加工。
Q:欧洲还有其他零部件在涨价么?
目前看整个工业品都在涨价。
Q:国内斯凯孚等等都在扩产,可以满足需求么?
不管是斯凯孚还是舍弗勒,洛特里的徐州扩产,他们产能释放要到明年年底,我们从3-4mw转型到5-6mw直径变大,生产线不能升级,只能新投产生产线,释放需要1-2年,这段时间的轴承的供应缺口肯定存在。
Q:明阳就是在保供,其他怎么办?
各个主机厂都有打算,比如金凤,现在和天马走的很近,金凤具有龙头效应,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的渠口相比,第二梯队的缺口更大,因为主轴厂尽量满足头部主机厂商,比如东方电气三一等等要在国内找一些国内资源弥补缺口。
Q:从欧洲原装进口的价格,欧洲本地,还有国内的价格之间的关系?
圆锥轴承,国外进口的价格明年价格还没定,今年看,欧洲比欧洲在国内生产价格高10-15%,然后欧洲在国内生产比国产价格要高50%,然后另一种产品分别高高8%、50-60%。
Q:欧洲在国内的生产的比国内品牌为啥高这么多,原材料价格差不多?
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虽然原材料国内采购和国内生产,但是老外业务理念每套轴承都要有固定的研发费用的计入,或者其他费用的计入,比如100万,100颗就能摊销但是他不是他是一直计入了这个1万的摊销费用,所以导致这种问题。
Q:原来海风轴承都是海外的品牌,比如10mw以上的,单mw的价值量和路上4-5mw trb的关系?
不是线性的比例,同一个mw比如7mw的,海上的成本会更高,海上25年寿命,陆上20年,5mw的轴承小的生产线就能生产,其他费用就会比较少,更大的轴承设备更大,价格会更贵
单mw价格:海上的8mw平均价格主轴承和10mw的价格都不一样,海上10mw在10万单mw,8mw就在8万,12就可能到12-14万之间,不是线性关系;陆上更低一些,7mw的轴承是6-7万单mw,4-5mw就更低了。
Q:明年看比如xql在其他主机厂(明阳之外的)抢占份额力度比较大?
xql在明阳占比很高,200-300台今年,其他主机厂包括上海电气,远景还没圆锥轴承,东方电气用过1台7mw的,现在开始造价开始下降,很多厂家开始国产化的布局,xql是最青睐的一家,因为设备是新的,舍得花钱挖国外的轴承专家做工作,据我所知包括金凤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很多主机厂开始接触,很多mw级别的试生产和供应;但是在SRB就比较弱。
欧洲本土的风电,海上每年3gw,路上十多gw,但是本土的需求开始爆发,他们轴承扩产了么,如果需求爆发了,他们会不会供应不上,然后给国内的也少了?是的,做的也比较多,装机3gw以上,但是欧洲都是大型机组,需要轴承的很大,欧洲做完后,能够剩的产能也会降低,给我们的也会减少。
Q:欧洲本土扩产了么?
目前还没扩产,比如舍弗勒在欧洲就没计划。
Q:新强链的轴承相比欧洲差距?
有差距的,首先应用经验少,欧洲比如14mw给西门子或者维斯塔斯有应用了,xql最高做到12mw,往16或者更大就有差距了,同时在质量管控上也有差距,因为欧洲又100多年的生产积累,产品稳定性和统一性要好于国内的,生产工艺或者加工设备觉得没啥差异,差异就是在经验和品质管控。
Q:涨价是欧洲进口涨价,还是欧洲本土涨价?
欧洲原装涨价,国内生产的暂时还没开始涨价;
降价可能性:可能性很低,这个市场供不应求。
Q:齿轮箱轴承涨价么?
国外进口肯定会涨价,也是30%左右是进口;金凤从直驱变成半直驱后,齿轮箱需求暴增。
Q:海外进口涨价的话,三一和远景如何想呢?
远景调心轴承主要是舍弗勒和斯凯孚,还有部分是瓦轴的,所以国外涨价对他影响不大,50%以上来自洛轴,有自己的轴承研发团队,洛轴给他加工,剩下的50%是舍弗勒和斯凯孚对远景比较重视,调心轴承没有圆锥轴承那么紧缺,所以远景涨价对他冲击比较小,唯一就是齿轮箱的涨价压力大,齿轮箱只能用更小的轴承提高密度来稍微应对;
三一的压力比较大,调心轴承一部分来自国内和进口,但是也有圆锥轴承的需求就只能来自进口的涨价,会加强对xql的采购么,会的,据我所知在接触然后会供应商。
Q:如何看天马轴承的竞争力?
天马给维斯塔斯是偏航的供应,信息有些偏差,天马给很多主机厂有偏航的供应,他的性价比比较高,份额比较高,他们开始投资主轴承的供应,金凤和他们接触很紧密。
供应份额:偏航主要供应商有天马、大冶轴、徐州罗特艾德等,天马份额30%左右,罗特艾德20%,大冶轴20%;xql的偏航变桨在明阳那边做的好,市场份额可能在20%左右。
主机厂存在圈子,天马就金凤,xql就是明阳 三一,会不会进入别的主机厂就会比较难?其实主机厂要去维护,因为主机厂要去保证自己的供应链稳定,但是零部件肯定需要增加客户,只要足够的产能和技术达到其他主机厂的要求突破进入难度是不大的。
Q:外资厂在国内设置成本?
国外是shengtan,国内是污染带淬火,但是不一定,成本的话,成本可能会比国内低一些。
Q:污染带淬火比shengtan好?
还不好说,因为毕竟污染带淬火用的时间2-3年,shengtan很久了,后面的情况如何还不一定,污染带淬火的成本和效率很有优势。
Q:滑动轴承?
目前来说滑动是降本的两点,国外已经有使用,但是华东轴承在国内报价很高,就只能使用国内的,型行龙舟趁,目前看样机,滑动轴承相比滚动会降低10%,批量后会降低更多,激光喷涂的降本效果更好,但是国外滑动轴承对我们技术封锁很严格,只能自己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