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及海阳,绕不开的始终是大海。
从“山之南海之北”的命名缘起,
到“海阔天空”的地域特征,
大海,
就像这座城市的筋骨与灵魂,
将蓝色的底色涂抹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
海阳的蓝,蓝如海,蔚如空,
如跨越现实的幻象,
如超脱想象力疆域的彼方,
如天空和群山一样遥远,
又如隔着面纱被看见的光,
蓝得刚刚好,
蓝得无法更完美。
2012年,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在这座碧蓝的滨海小城成功举办,来自各地的数十万运动员、观众和游客们云集海阳。这些人的聚集,在为海阳带来运动、时尚、竞技等都市元素的同时,也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股新潮、文艺、清新的气质。
海韵,阳光,激情,时尚,
海浪奔袭的细软沙滩上,
那场盛大的体育赛事
在海阳留下了时代的剪影,
一度令世界为之瞩目。
如果说十年前的夏天,
海阳的颜色是沙滩上
那一抹清浅温柔的蓝,
那么十年后的今天,
这抹浅蓝已经向着大海扬帆起航,
驶向“深蓝”
海阳地处黄海之滨,拥有海岸线212公里、居全省县域第二位,海域总面积1829平方公里,适宜发展风电产业的海域就有数百平方公里,得天独厚的海域风能资源为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丰厚的自然资源犹如巨大的宝藏熠熠闪光、亟待挖掘。
在“3060”战略的引领下,我国进入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新时代,山东海上风电产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坐拥大自然赠予的巨大宝藏,海阳放大海洋资源优势,深挖蓝色经济潜力,精心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向着蓝色海洋阔步进发。
2019年,海阳承接山东省海上风电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正式开启了这座蕴含生机的滨海小城进军蓝海的步伐。
2021年12月16日13时58分,山东首批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半岛南3号、南4号海上风电全容量并网投产,海阳海上风电朝阳产业跑出了当年开工、当年并网、当年投产的“加速度”,在全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大展身手,作为山东省首批海上风电示范工程,这对烟台市乃至山东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东方风来满眼春,日破云涛万里红。借海扬帆,海阳抢抓新能源蓬勃发展的重大机遇,把打造“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城市”作为激活高质量发展动力的“主引擎”,利用得天独厚的海域风能资源,加速隆起风电新能源产业版块,向大海“深蓝”处进发。依托“山东省首批海上风电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和规划获批百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先发优势,海阳持续加大风电产业项目招引力度,先后引进了国家电投、华能、上海电力和远景能源、上海电气5个总投资185亿元的海上风电及配套项目,打造海阳风电产业集群。
亚沙十年,海阳海上风电产业从无到有,步步驶向“深蓝”。一系列重大风电项目的相继落户,为海阳发展风电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勾画出了海上风电产业融合发展的美好未来。按照规划,今年年底,海阳将建成百万千瓦级装机容量的海上风电场和投资规模数十亿元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初步形成以海上风电装备制造、运营维护、海上风电场开发为主的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格局;计划到2035年,全面建成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150万千瓦左右海上风电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打造“配套完善、链条完整、技术领先、服务一流”的“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城市”。
如今,
在海阳南部海域37公里处,
一架架巨型“风车”架海擎天,
悠悠转动恰似揽风挽云,
徐徐海风由此神奇般地变成清洁电能,
输送到千家万户。
向海揽风,挺进“深蓝”,
海阳的下一个十年,
我们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