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行业近期背景:
作为新能源主要形式之一的风电,大有接力光伏成为新能源龙头的趋势,从产业角度观察,地方政府对推动海上风电的规划积极性非常明确,以江苏为例,基于十四五规划新建9GW规模判断,2022年海上风电不会低于1GW、2022年海上风电新增预期超过4GW,2023年确定性也非常强,海上风电整体非常乐观。 海上风电发展存在明显的龙头集中趋势,风场大型化非常明确,基本要求单一主体获取的资源在1GW以上(江苏是0.8GW)。同时,整机的大型化非常明确,近期招标的容量都在8MW以上,相比近几年海上投运的整机有明显的提升,之前主要在4-6MW;从海外市场来看,海外最高用到14MW,近期西门子歌美飒也获得了100台的14MW的单机,国内海装等企业的9-10MW的整机也已下线。 此外,海上风场的开发距离从近海向深远海发展,此前平均距离在20-30km,后续开发的项目都到了40-50km,最远距离达到了70km。
东方电缆Q&A 海缆是海上风电场建设必需的基础设备,近日有券商与国内海缆生产代表企业东方电缆进行了深度交流,部分信息很有价值,整理如下:
1、海上风电降本对海缆的影响? 风场和整机大型化之后,对海缆结构有变化,部分风场用更高电压等级的海缆。目前主流35KV的产品提升到66KV的产品,从海上升压站到路上集控中心从目前的220V提升到330V。整机大型化之后,风机的数量减少,但是风场输出的功率不变,输出的电缆需要提升电压、横截面,海缆的单位价值随之提升。 另外,风机之间的距离在提升、离岸距离也在提升,20-30km离岸距离延长到50km,采用双回路使用海缆的长度就会从45-50km提升到100km;而且离岸距离更远后,就需要采用价格更高的直流电缆,对电缆的销售额有提升作用。 随着海上风电进一步降本,也将传导到上游产业链,海缆直接面对总包方,海缆价格也有下降压力,未来可能出现10-15个百分点的毛利率下降。但是海缆国内的竞争格局好于整机,同时成本主要包括铜等金属材料构成,价格不存在大的下行空间,所以海缆价格也不会大幅下降。
2、国内海缆的竞争格局? 主要的海缆企业包括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汉缆股份和中航宝胜,其他企业体量比较小;国内头部两三家企业具备50万伏及以下产品的生产制造能力,但是在个别技术标准上有一些差异。东方电缆在国内起步最早,在使用的常规电压等级里面,每一次新技术应用都是站在行业前列,技术上有领先优势。
3、今明两年海风吊装的情况 由于海工船的紧缺,造成今年并网项目存在困难。今年在建项目在10-11GW的体量,但受限于施工能力,今年实际规模在7GW多,预计有3-4GW推迟到明年。
4、海外业务开发的阻碍和优势? 在海外不同应用场景,海洋工程、输配电、油气领域和海外客户都有开拓。2020年东方电缆在三个领域都获得了订单,2021年都有分批交付确认。在海外开拓市场过程中,最关键的产品获得验证、认可,海外企业整个海缆比国内发展早,用户的粘性要比国内强;但是海外企业对成本、利润的标准比较高,国内企业面临的机会在于,在保证同样技术标准下,价格和响应服务能力更具备优势。
5、海风的平价时间节点判断 从平价上网角度看,预计2024年起,部分风场可以实现全面平价上网,相比此前预计的2025年提前了一年;预计2024-2025年,陆风的投资成本在0.1-0.2元/KWh,海风的投资成本在0.3-0.4/KWh。
6、未来的产能规划? 不同风场、离岸距离、机型对海缆的规格都不一样,而且不同电缆的规格、生产速度也不一样。一般每GW的海上投资,海缆的合同体量在20亿左右。 东方电缆今年第三季度在东部北仑有一个新建工厂,以及2022年释放产能,新增30亿的合同金额履约能力;宁波两个产业基地规模达到60亿以上。陆缆也有新的基地,在现有基础上可以达到40亿的规模,2022年的合同履约能力可以达到100亿的规模。
关键点总结:
1、预计2021年海风在建规模有10-11GW,但实际完成吊装规模只在7GW+,有3-4GW的项目将留到明年吊装;再加上目前可见的下一年度新增的4GW项目,预计明年总体吊装规模在7GW,与今年保持平稳。一般1GW的海风对应20亿的海缆合同金额,明年市场空间在140-150亿。
2、从东方电缆公司自身的产能来看,预计2022年新增30亿合同履约能力,海缆总产能达到60亿,陆地风电则有40亿合同履约能力,海风+陆风合计达到100亿体量。
3、盈利能力方面,目前海上风电处于抢装阶段,盈利能力处在高位,毛利率超过50%,后期可能存在10-15个百分点的毛利率降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