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向海而生,海洋文章大有可为,在“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新格局中,我市将新能源产业列入三大新兴产业,提出以全产业链海上风电产业为核心,以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为依托,凭借良好的城市、港口和产业基础,做大做强产业链,打造海上风电产业全生态体系,打造千亿级产业规模,助力汕头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
产业链下游:投资开发风电场稳步推进
在广阔的南澳勒门岛海域,巨大的海上风机正在依次吊装,这是由大唐集团公司投资开发的南澳勒门I海上风电项目,是我市核准开发的5个近海浅水区海上风电场之一,也是我市首个海上风电项目。项目规划装机总容量245兆瓦,安装35台7兆瓦风机,并配套建设1座220kV海上升压站、1座陆上开关站及区域集控中心。
大唐汕头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玉成
35台风机的吊装,已经完成了18台风机整机的吊装,12月10日到15日左右能够完成全部风机的吊装作业。
此外,配套建设的海上升压站已完成组装,正在调试设备,力争12月底实现并网发电。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7.5亿千瓦时,产值约5.7亿元,每年可节约标煤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5万吨。
大唐集团进驻之后,2019年,绿发集团也落户汕头,投资开发“中澎二”海上风电场。项目位于南澳中澎岛附近海域,是我市核准开发的10个近海深水区风电场之一,规划布置91台风电机组,总规划装机容量100万千瓦,项目将打造成为中国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平价项目、首个集约化柔性直流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绿发集团还将同步打造绿色能源产业基地,开展海上风电高端电气装备制造,布局后运维市场。目前绿色能源产业基地已进入桩基基础施工。
广东汕头鲁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勇
正在开发建设的“中澎二”10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运用海上高压柔性直流输电等10多项世界领先技术,旨在打造世界一流科技创新示范风电场,同步建设的绿色能源产业基地。预计年产值可达12亿元,年均纳税5000万元以上。
产业链中游:风机制造快马加鞭
作为风电产业链的下游企业,大唐和绿发目前正加快开发运营。在他们背后,则是产业链中上游的风机及零部件制造企业持续供应风机产品。2017年,国内领军的风机制造企业、上市公司上海电气风电集团率先在汕头建设制造基地,打造集技术、制造、实验、运维为一体的、亚洲最先进的综合型海上风电产业基地,主要组装生产6-15MW海上风电主机设备,今年汕头基地供应给大唐勒门海上风电项目的35台风机已全部组装下线。
上海电气风光广东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李江坤
今年的产值会在去年产值基础上翻一番,随着去补贴时代的到来,明年我们电气风电主导市场是大兆瓦机组。目前正好趁这一段时间,进行产线的升级和改造,面对明年“海燕”平台机组的生产。
产业链上游:零部件制造企业陆续布局
青岛武晓集团公司、华纳集团华海公司、上海电气电机厂公司等风机零部件制造企业也先后进驻濠江。其中,今年2月投产的电机厂公司,主要生产发电机,拥有年产150套发电机的装配、试验能力。武晓公司主要生产风机塔筒,华海公司主要生产风力发电轮毂罩、机舱罩,目前,市政府和濠江区政府正加快与叶片、轴承、海缆、铸件等制造企业对接。
广东省华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翟红卫
我们是从国家引进风电项目开始,一直做机舱轮毂这一块有成熟的技术。预计一期这个场地到明年8月份可以组织生产, 年产值1.5亿。
成立海上风电开发和产业专班 统筹推进产业发展
记者
林黛婉
作为产业所在地,濠江区正在加快推进海上风电产业园建设,目前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将于近期动工建设。建成后将以上海电气风电濠江制造基地为中心,广澳码头为依托,构建一个海上风电全产业链的创新制造智慧园区。
近期,我市还成立海上风电开发和产业专班,统筹海上风电从发电到装备制造、研发测试、运营维护等全产业链发展,保障工业用地需求、提高行政审批效率、降低企业综合成本、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
市发改局电力综合科科长
蔡炯羿
我们将抓好重点攻关,一是全力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打造大型海上风电基地;二是推动我市风电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好运营维护等配套,打造海上风电母港;三是加大海上风电产业链招商力度,加快海上风电产业园建设;四是建立科研、试验、检测等系列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科技、人才、保险、金融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