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风电网 » 风电政策 » 正文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链的意见》

日期:2021-06-03    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

国际风力发电网

2021
06/03
09:4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甘肃风力发电 新能源产业链 风电装备制造业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链的意见

甘政办发〔2021〕40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

为加快完善绿色生态产业体系,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推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深入实施能源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紧扣到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撑,突出“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坚持资源优势与产业培育融合发展、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互促发展、产业规划与区域布局协同发展、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融合互促,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全力构建新能源产业发展新格局。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新能源及相关产业增速、质量和效益更加协调,结构更趋合理,动力更为强劲,发展方式更可持续,新能源发、输(配)、储、用、造一体的综合产业体系更趋完备,实现资源和产业融合发展。

——增强传统领域新能源产业链。重点打造风电和光伏设备制造、智能运维、咨询服务等传统领域产业链,产业附加值明显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补齐新兴领域新业态产业链。加快补齐氢能利用、新型储能、光热发电等新兴领域产业链,实现自主关键核心技术新突破,形成新能源全产业链技术创新体系。

——延伸重点领域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发展智能电网、现代绿色高载能产业等重点领域网侧、荷侧上下游产业,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

——增加新能源输电通道产业链。提升电力系统调峰能力,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拓展新的电力外送通道,提升新能源外送能力。

二、重点任务

(一)传统领域新能源强链计划。

1.完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在酒泉、张掖、武威等地布局风电装备制造业,加快风力发电机组、铸件、高端精密轴承、传动机械设备、液压及机械自动化设备、预应力锚栓等核心部件的落地生产,逐步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扩大大型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生产,实现产品多样化、系列化。建设国家级新能源技术工程中心、研发中心和检测中心。启动老旧风机退役更新换代应用,开展风机叶片回收再利用循环试点。

2.补齐光伏装备制造产业链。依托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引导光伏制造企业向园区集中,打造以硅料加工、晶硅切片、光伏玻璃、光伏组件、逆变器、汇流箱等为重点的光伏装备制造产业体系,促进形成材料生产、零部件加工、成套设备制造的完整光伏产业链。围绕新型高效晶硅电池和组件、薄膜及其他新型光伏电池及组件、新一代光伏逆变器及系统集成设备、主要光伏电池制造设备开展科技攻关。

3.提升新能源智能运维水平。在金昌、酒泉、兰州新区等地围绕无人机巡检、智能头盔、AR眼镜、清洗机器人、智能巡检APP等专业化信息化工具,建立西北地区清洁能源生产运营管理中心,建设智能电站管理系统,提升新能源发电能力。加大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制造产业培育力度,打造智能运维机器人制造和智能运维基地,构建高可靠性、高精度、智能化的光伏跟踪系统和能源互联运营管理平台,提升产业自动化水平。

(二)新兴产业新业态补链计划。

1.加快发展新型储能产业技术。坚持储能技术多元化,加快培育储能电池应用,重点发展电池级硫酸镍、硫酸钴、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等关键新材料产业,形成储能电池制造、储能装备制造、电池回收利用等为一体的生产基地,推动锂离子电池等相对成熟的新型储能技术成本持续下降。依托产业发展基础,加快发展镍及镍基合金、钴基合金等有色金属材料,带动电池负极材料、电解液材料等产业发展。鼓励开展储能产业示范,建设一批移动式或固定式商业储能电站,推动储能商业模式创新。支持组建新型储能发展创新联盟,打造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研发储能优化控制的安全智能运维系统。推动重力压缩空气储能等储能技术开展商业化示范应用。

2.推动氢能产业发展落地示范。培育氢能产业,加快推进电解水制氢试点,有序推动制氢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制氢、氢存储、氢运输、加氢站、氢燃料电池“五位一体”的氢能产业园。加大钍基熔盐堆核能后续产业扶持力度,推动高温制氢装备、加氢催化制精细化学品相关产业发展,示范推广绿氢冶金、绿氢化工项目,促进减少工业碳排放。探索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场景。

3.培育壮大太阳能光热产业。依托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建设,加大线性菲涅尔式、塔式、槽式太阳能聚光发电系统关键设备技术攻关,带动高温高效率吸热材料(金属、陶瓷、涂层材料)、太阳能光热发电专用高效膨胀动力装置、熔盐泵、熔盐阀等产业发展,提升太阳能光热发电全产业链设备制造能力。加快太阳能光热产业的自主化国产化,打造全国领先的太阳能光热产业示范基地。

4.创建“光伏+”应用实证平台。因地制宜发展“光伏+”综合利用模式,探索利用采煤沉陷区、露天矿排土场、关停废弃矿区发展光伏产业,推动光伏治沙、农光互补、牧光互补,促进太阳能发电与沙漠治理、矿区生态修复、农牧业等立体化协同发展,积极创建“光伏+”应用实证平台,实现“光伏+”的综合生态效益。

(三)重点领域上下游产业延链计划。

1.发展智能输变电设备制造及系统集成。围绕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重点引进电力电缆、变压器、开关、电子式互感器等新能源汇集外送输变电设备制造商,推进高压输变电装备、智能变电站成套装备和智能配电网成套设备落地制造。发展新能源发电出力预测、新能源优化控制、次同步振荡识别及抑制系统、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推进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发输配用各环节的系统集成。

2.培育现代绿色高载能产业。依托现有产业体系,打造有色金属、电池、特种不锈钢、稀土、凹凸棒等新材料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关键战略材料、积极谋划前沿新材料,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新型碳纤维和高性能复合材料、硅材料、3D打印材料、电子级晶硅等产业链。大力推进铜铝合金产业链延伸,开发高温合金、高端铜合金材料、特种电缆等,以及高铁、医用铝箔及航天航空用合金材料、铝焊丝等高端产品,补强补齐产业链空白薄弱环节,形成主导产品竞争优势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产业链条较为完整、创新能力较强的特色优势产业。

3.培育壮大大数据等新型用电产业。结合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国家枢纽节点建设,以兰州新区、庆阳、张掖、酒泉、天水、金昌等地区数据中心为重点,统筹规划布局一批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的大数据中心和计算中心集群。以东数西算工程项目为抓手,积极打造大型绿色数据中心集聚区,增大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提高算力资源跨域调度服务水平。

(四)新能源电力外送增链计划。

1.提升电网系统调峰能力。积极开展现有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积极鼓励火电企业推进灵活性改造,提升火电机组深度调峰能力。积极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布局及建设,不断提升系统调峰能力。鼓励支持企业建设“风光+储能”多能互补项目,优化配套储能规模,充分发挥配套储能调峰作用,降低风光储综合发电成本。

2.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结合增量配电网建设,重点引进可调节负荷,开展新能源市场化并网试点,持续降低新增稳定负荷用电价格,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园区。结合清洁取暖和清洁能源消纳工作,积极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

3.积极落实电力外送通道。结合甘肃新能源资源禀赋和外送条件,积极开展甘肃清洁能源外送通道规划研究,落实受端电力市场,争取国家支持纳入相关规划。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应工作专班负责新能源产业发展工作,实施产业链挂图作业,建立产业链重点项目库,动态管理产业链图谱和项目库,推动产业发展重点任务和责任落实。定期组织召开协调推进会议,研究解决新能源产业链产业培育和项目建设等重大事项。

(二)加大招商推介力度。围绕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新能源电池、储能电池等产业,大力开展产业招商推介,建立产业目录和项目清单。围绕现有龙头企业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和项目,积极承接中东部新能源产业转移,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链。

(三)强化要素保障。优先保障新能源重大招商项目所需用地,积极协调为风光电项目办理电网接入手续开辟绿色通道。全力保障入驻园区企业水电气暖等生产要素供给,保证按期接入。积极探索开展源网荷储和多能互补示范,持续降低用电成本。

(四)加大人才和科技创新支持。支持产业链企业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对急需引进的高层次紧缺人才,享受各类人才引进政策,强化对高层次人才公寓、教育、医疗等基本生活保障。优先支持“链上”企业申报科技奖补资金,建设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产学研用平台。加大科技资源共享,搭建科技合作平台,推进产业链企业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5月26日


返回 国际风力发电网 首页

风电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