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目标下,我国储能产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明确“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随着新能源的地位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及在实现碳中和的进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自身的间歇性和波动性也将对整个电力系统带来重大改变和挑战。
储能作为解决新能源发电不稳定性的最主要工具,可以实现削峰填谷,是现在电力系统运行中迫切需要的关键支撑。
国网能源研究院预计,中国新型储能到2060年装机规模将达420GW左右。而截至2019年,中国的新型储能累积装机规模为2.1GW。
这意味着,2060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飙升近200倍,中国储能产业亦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不过,或因边界、壁垒与变量等因素影响,尽管储能需求迫切,但其真正的产业“风口”并未到来。且掣肘其规模化高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依然是——成本和安全。
基于此,远景能源根据其对新能源和电力系统特点形成的深刻理解和技术判断,提出了智慧储能系统,有望为行业提供一种具备全栈能力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范本,既能保障储能系统安全又能最大限度降低度电成本。
不断变换的应用场景
事实上,经过数年发展,我国储能市场一直表现出强劲的韧性,并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三大应用场景:用户侧、电网侧、电源侧。
用户侧一度被视为最有潜力的储能发展领域。在这一领域,储能存在的首要价值就是节省电费。在电力峰谷价差可观的地区或需要存储分布式发电的情况下,其中的价值套利,是用户投资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除了峰谷价差之外,用户侧储能还可以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及需求响应等市场。因此,当电费弹性可控时,用户侧确实更具备发展前景。
根据CNESA不完全统计,2018年之前,用户侧是中国储能版图里份额最大的一员。占新增装机比例高达59%,遥遥领先于其他场景。
彼时,业内普遍预测,随着度电成本的降低,用户侧储能将率先驶入商业化正轨。
然而,受制于高成本和降电价的双重压力,其装机量迟迟未迎来“爆发”。连续两轮一般工商业电价大幅下降20%,导致用户侧峰谷价差盈利空间随之收窄,其新增装机亦在2018年被电网侧储能赶超。
根据CNESA统计,2018年,电网侧储能新增投运206.8兆瓦,占比36%,是各类储能应用之首。年增速更是达到2047.5%,呈爆发式增长态势。
电网侧储能所采用的是租赁模式,即业主建立储能电站后,通过容量或电量租赁,由电网公司支付租赁费用。租赁期限则不等,租赁期限结束后,再由业主将资产移交给电网公司。
这一模式的关键,是电网公司承担了兜底作用。因此,电网内部希望将储能资产归入输配资产,通过重新厘定输配电价来疏导投资收益。
而随着国家否定了储能计入输配电价,轰轰烈烈上马的电网侧项目也被电网公司踩下“急刹车”。
在电网侧储能被叫停后,储能市场又加大了对电源侧的试探。电源侧主要包含电源侧调频以及“新能源+储能”,而这两个领域目前都不太乐观。
在电源侧调频方面,该领域呈现明显地域性且市场容量已接近饱和。其中山西、广东项目最为集中,主要由于当地调频补偿以调频深度来进行补偿,区别于其他多数地区以调节电量来进行补偿的办法。
但调频市场总量有限,该领域极易出现过度竞争的局面,目前山西、广东两省的联合调频项目中的储能投资方的投资分成比例不断下降。
在时下大火的“新能源+储能”方面,也并不如期许的那样美好,根本原因还是“账算不过来”。由于没有买单机制,新能源侧储能乱象丛生:恶性低价竞争蔓延,标准安规缺位,安全警钟再度敲响,市场不断上演“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因此,由于缺乏合理的机制和明确的投资回收路径,储能在各个应用领域都尚未到达真正的“风口”。且掣肘其规模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一直是——成本和安全。
具备全栈能力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在碳中和历史性机遇和产业尚未突破发展瓶颈的双重背景下,储能产业如何实现既能保障系统安全又能最大限度降低度电成本,成为当务之急。
远景能源提出的智慧储能系统,即风、光、储绿色能源全产业链技术解决方案,具备全栈能力,有望通过全产业链降本路径为行业提供一种全新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范本。
早在2020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前夕,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就曾提出,到2023年,通过远景的技术可将“三北”高风速地区风电度电成本降至0.1元/度,发电侧储能度电成本也可实现0.1元/度。
是什么让其具备这样的信心和实力?基于EnOS?物联操作平台的“伽利略系统”是实现风电度电成本下降的关键所在。
依托该系统,远景的超感知技术让每一台风机均可根据特定工况,做到最优的协同载荷分配;其数字孪生技术可实现大规模应用,用空间换时间,加速各项风机关键部件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加速进化1毛时代的快速到来。
而上述系统同样适用于储能的应用场景。
远景能源副总裁兼CTO王晓宇认为,风电和储能的技术耦合特别密切。以储能PCS为例,逆变器技术只是风机众多技术中的一个子集,从风机技术到储能技术,可以用“降维”来形容。
远景早已打开了风机变频技术的黑匣子,也具备将风机的产品架构移植到储能应用场景的能力:不需要再去开发适合风光储应用场景的产品,利用早已成熟的风机功能,在储能系统中复用,实现1+1大于2的效果。
区别于其他所有纯粹提供设备、电芯等硬件的储能厂商,远景对风电技术、电网需求、储能的角色有着更深刻的理解,是唯一一家可以提供电芯和系统集成的全栈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能够对占据储能成本60%-70%的电芯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减少冗余,将性能和成本做到极致。
远景智慧储能赋予储能设备的不再是简单的充放电过程,而是通过伽利略平台,结合领先的风功率预测技术与风场的气象条件、风机瞬态特征、电网时刻接入的状态以及电力市场的中短期需求进行整体融合,构成更为智能的、收益更高的电站整体资产。
在安全性能方面,远景智慧储能亦可精准的预判或杜绝事故发生。基于EnOS?多年的能源终端数据积累,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储能画像和故障模式库,通过分析进行数据异常模式匹配,识别设备亚健康状态,预判故障发生的位置和类别。
如今,中国储能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远景具备全栈能力,可以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让整个储能市场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
未来,这一被誉为继光伏之后的下一个超级蓝海市场,会迎来越来越多的“变数”。但在这个完全属于资金技术资源密集型的赛道上,是成本控制、安全管理、技术创新等多维度的较量。
唯有那些能够从低效益竞争对手中夺走市场份额的企业才能走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