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风电行业发展势头良好,装机量、发电量等核心指标均实现高速增长。全国风电行业发展格局持续分化调整,逐步从“资源依赖型”转向“需求拉动型”,中东部、南部地区发展较为迅速,西部地区稳中有进。
新疆省作为西部地区风电行业“课代表”,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优异成绩,这不仅得益于技术革新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加快了行业自身的规模发展,更得益于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制定了清晰可行的行业规划,同时积极出台了多项产业政策,支撑行业快速发展。
本篇文章,丝路中心(BRICC)从风电消纳、储能、行业融资等方面入手,探讨“胡萝卜+大棒”的政策模式,如何引导新疆风电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1、稳中有进,新疆风电发展仍具优势
2月5日,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2020年四季度全国新能源电力消纳评估分析》,对全国2020年四季度风电光伏消纳利用进行评估。
文件指出,2020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7167万千瓦,同比增长178.4%。新增装机规模超过300万千瓦的省区包括:蒙东677万千瓦、河南658万千瓦、山西545万千瓦、河北524万千瓦、江苏398万千瓦、新疆351万千瓦、青海321万千瓦、陕西309万千瓦。截至2020年底,风电并网装机2.8亿千瓦。
图1 截至2020年底各地区累计风电装机(万千瓦)及占本地区总装机比重
总体来看,受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不均等一系列因素影响,我国风电开发持续向消纳条件较好的中东部和南方地区转移。第四季度,中东部和南方地区新增风电并网2145万千瓦,占全国的38.1%。截至12月底,中东部和南方地区风电装机9103万千瓦,占全国的比重与上季度相比提升1.4个百分点至32.6%,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中东部和南方地区风电装机比重持续提升。
尽管如此,西部地区仍为风电开发的重点区域。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建设黄河上游和几字湾、河西走廊、新疆等清洁能源基地。
新疆作为西部地区风电产业先驱,又兼具国家政策支持,发展前景和优势自不待言。仅2020年新疆新增风电装机400.02万千瓦,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2355.15万千瓦,同比增长20.46%,占新疆电网调度口径电源总装机容量的22.97%;风电发电量432.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8%,占总发电量的12.21%;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2237小时,同比增加70小时;产业规模稳步上升。
2、“消纳”、“储能”双管齐下,联手应对“弃风”困境
新疆的风电产发展历程也非一帆风顺。产业发展初期,得益于新疆能源基地战略的实施,疆内风电装机暴增,但售电量增长缓慢,大量风电囤积在疆内,致使弃风问题严重。
“十三五”期间,新疆为解决风电囤积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20年全年弃风电量46.69亿千瓦时,同比减少29.31%;风电利用率89.76%,同比上升3.67个百分点,除乌鲁木齐市、哈密市和阿勒泰地区外,其他地(州、市)风电利用率均在90%以上,其中:昌吉州、巴州、吐鲁番市风电利用率分别达到99.5%、94.7%、94.3%,风电产业呈现健康发展势头。
主要措施如下:
响应“电力援疆”政策,大力发展疆电外送。
2016年,新疆电力启动“电力援疆+市场化”跨区域送电工作,与7个省(市)签订电力援疆协议,疆内超过360家发电企业参与,全疆外送电量超过25亿千瓦时。2020年合同规模扩大到14个省份,随着准东—华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输电能力大幅提升,2020年全区“疆电外送”电量首次突破千亿千瓦时大关,全年实现外送电量105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1%,为促进新疆地区优势资源转换、保障中东部地区电力供应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多方协作共建风电消纳瞩目成果
鼓励实施调峰替代交易。2016年,新疆电力公司在新疆能监办的大力支持下促成疆内各企业燃煤自备电厂通过替代交易,消纳风电等新能源电量60.7亿千瓦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积极开展风电清洁供暖。新疆化肥厂达坂城厂区风电供暖项目首台电采暖锅炉成功带电,标志着新疆首个风电清洁供暖项目投产。随后,乌鲁木齐、塔城、阿勒泰等地相继试点开展了10个风电清洁供暖试点项目,投运供热面积113.6万平方米。
加强分散式风电项目建设。2018年,新疆自治区发改委发布了《新疆分散式风电项目2019-2021年实施方案》,在“十二五”已核准在建的基础上,共新增19个项目,装机规模16.6万千瓦(具体项目见表1)。
表1 新疆分散式风电项目汇总表(2019-2021)
储能措施:政策引导厘清储能发展方向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提升向边远地区输配电能力,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
首先,从宏观上明确了新疆储能建设的基本方向和具体目标。新疆发改委强调重点推进以下储能项目规划建设。
表2 当前新疆储能设施项目一览
其次,明确具体实施细则,鼓励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独立辅助服务提供商等企业投资建设电储能设施。对根据电力调度机构指令进入充电状态的电储能设施所充电的电量进行补偿,补偿标准为0.55元/千瓦时。《规定》的出台调动了电力储能行业建设和投资的积极性,降低新疆地区电力能源流失率。
3、融资政策热“风”频频,产业发展喜“爆”连连
随着新疆风电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所需的建设资金也必然水涨船高。风电项目前期固定资产投资数额较大,且建设时期较长,导致风电企业的财务费用普遍偏高,贷款利息负担较重,且企业融资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为债务融资,资本性融资相对较少,这就会导致企业资金链十分脆弱,企业资金流动性和筹资能力不足,成为影响企业和产业发展的绊脚石。
针对能源行业融资难,结构单一的问题。2017年,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深化能源行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2018年,新疆自治区印发并实施了《自治区关于深化能源领域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发挥政府在能源领域的引导作用,推动能源投资主体多元化。
2021年2月24日,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引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促进风电和光伏发电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鼓励金融机构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通过发放确权贷款、续贷等措施缓解新能源企业现金流紧张的问题,促进了可再生企业的持续发展。
新能源企业多渠道融资的典范——金风科技
新疆风电产业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行业中的佼佼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新疆金风科技有限公司。金风科技作为我国风电发展的龙头企业,见证了我国风能产业融资政策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融资经验,其融资手段包括股权融资、股权质押、债券融资、银行授信等多种方式。
图4 金风科技融资结构
截至目前,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以来累计募资3572,755.22万元,其中直接融资比例为36.32%,间接融资比例为63.68%,直接融资中首发占比5%,股权再融资占比11.69%,债券融资占比19.59%。间接融资中新增短期借款占比7.23%,新增长期借款占比56.45%。从募资比例来看,金风科技间接融资比例仍占据主导地位,说明传统的银行信贷仍是其融资的主要手段,债券融资次之。
2015年7月23日,金风科技携手中国银行、德意志银行、兴业银行发行我国首单绿色债券,开辟了我国新能源企业绿色债券融资的先河,为公司成功打开了国际债券融资市场,提升了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为我国风力发电企业树立了榜样。
图5 金风科技融资结构占比情况
不仅如此,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境外还进行了融资创新。如2018年10月8日将其开发的美国Rattlesnake160MW风电场项目完成了税务投资人融资。此次融资由金风科技子公司美国金风、BHE Renewables(Berkshire Hathaway Energy旗下子公司)和花旗共同完成,是企业进军北美市场的里程碑。
综合来看,融资政策的不断发展丰富了我国风电企业的融资途径,降低了企业的资产负债比,增强了资金的流动性,进一步强化了我国风电产业投资和建设的积极性,推动整个产业实现爆炸性增长,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做出了突出贡献。
4、丝路观点
1、风电建设应更加重视消纳问题。
政府要合理规划自治区内风电产业布局,对于“弃风”严重的地区要少建或者停建,建立相应的监督和惩罚机制(如新疆发改委针对“弃风”严重地区提出将各地新能源新增规模将与消纳能力挂钩,对于消纳工作落实不力、弃电限电严重的地区,采取不安排新增项目、不予项目并网等惩戒措施)。
风电企业应当在积极并网的基础上加强分散式风电项目建设,尽量做到“就近建设,本地消纳”,同时也应注重风电资源储能建设,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做到储能消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企业应该拓展风电企业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
企业应结合企自身财务状况和业务发展需要,选择适合的融资方式,诸如国家现在正大力支持的绿色债券。
金融机构选择符合条件的能源信贷资产、企业应收款、信托受益权、基础设施收益权等为基础资产,开展形式多样的资产证券化(ABS)业务,盘活存量能源设施资产。
政府应加强与民间资本的合作力度(PPP模式),同时可以引导社保资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等风险较小的资产用于收益稳定、回收期长的能源项目,减小行业发展的波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