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2020年风电装机潮过去了,这一年:
应该说最赚钱的是吊装市场:2020年下半年,直接现款提车,现款年租吊装,不含吊装转运入场费,这就意味着,刚刚把提车款付给起重机生产厂家,马上就把提车款拿回来了,这在吊装市场上应该是绝无仅有的历史。吊装市场的火热,也给工程机械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国内龙头老大三一重工证券市场由于火箭飙升,股价从1500亿直接飙升到4500亿,大吨位的起重机为这几千亿的市值应该出力不少。
海上风电吊装施工(照片来自网络)
前几天,广东提出了海上风电2年补贴的特殊补贴政策,旨在用55.5亿的小额补贴换来超过800亿的海上风电投资,这一举动显然尤于鸡肋,让广大的广东海上风电开发商如鲠在喉,干或不干,都是难以下决心,而再次之前的几个月,海上风电的吊装市场也传来最新的火爆:海上施工船月租金超过千万,按照2-3亿元的投资成本,也就是说2年左右就差不多就可以回本,再一次刷新我们对海洋工程装备的市场期待。
陆上风电的火热,一年回本:已经开始退烧
根据球哥近期和多家龙头吊装企业的了解,陆续有起重机(全底面1000吨以上,履带吊450吨以上)下场,在群里招揽生意;从事吊装的掮客们也频频电话或微信广告咨询业务需求,但从广告来看,虽然生意淡下来,租金价格似乎没有什么调整,大家对2021年的市场似乎保持期待。
7167万万千瓦的吊装增量,我已经做过简单分析,目前市场的2.5MW的陆上风电起重机保有量应该超过了600台(含汽车起重机和履带吊),根据行业的初步分析和了解,2021年将有600-800台350TON以上的起重机继续进入陆上风电的吊装市场,如此火热的市场期待是不是理智,我个人觉得需要好好思考。
海上风电平价大限,月入1000万:重启陆上风电吊装火热场面
显然,陆上风电的市场或有短暂的断档,根据我初步了解,吊装市场的头部企业,全国前十的多数企业已经进入或正在进入海上施工吊装领域,出于市场竞争原因就不单独说,部分企业施工船即将下海。
很显然,大家对海上风电还是保持了很大的信心,我个人也对此不持怀疑,问题在于海上风电的平价门槛如何跨过去。
不错,实现平价的海上风电的最大的一道坎。海上风电的年增长量取决于施工装备,同时也取决于单位造价,只有单位造价降低到度电成本低于现有的火电标杆电价。从现阶段来看,还有2-3年的时间才能实现,目前已经开始进步,广东有部分的风电场已经接近平价,造价低至13000元/kw,同时小时数3800h以上,按这两个数据分析,广东风电再给2-3分的补贴(变相),广东可能就真的就走在了全国海风发展的前列。
问题来了,一套施工船每年的安装风机30台左右,一年的装机规模也就在12-15万千瓦,年需求的数量在比较短暂的未来几年,海工吊装的市场需求并不是特别迫切。十四五期间,5GW/年的增量是目前大家认可的数据,广东给出的 补贴是2年4.5GW,这是一个非常极具挑战的目标,需要各方面的积极努力,主机,吊装,施工等。未来的施工距离,施工难度,施工水深都是往更加困难的方向发展,进入这个市场需要理智而清醒,因为一套施工船需要几个亿的投资,如果发生振江号的事故,或将致命。
主机不是未来海风降本关键:合伙造船-降低风险的理智之举
大家一直在关心海上风电的主机价格,实际上,过去几年海上风机的价格已经最低跌至6000元/kw以内,就这个规模和开发的时间来看,降价的幅度已经远高于海风其他的产业链系统。未来海风风机的降价还会持续,但空间不会太大,核心在于施工装备。
海上施工装备的投资,我一直建议合伙制。吊装企业控股,业主,风机企业,施工企业参股,因为这种合伙制,将产业链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同时也可以降低市场风险。在这方面,超大吨位的履带吊都是这种商业模式,2000吨以上的履带吊,基本都是这种操作模式,包括石化行业,核工业等,采用超大吨位履带吊的企业都是如此,我想吊装行业也都非常清楚。
风电未来市场不用质疑,一片光明,但是吊装市场需要审慎对待,选择好合适的机会和合作模式,因为都是 几千万到几个亿的投资,时刻要关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