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满昌看来,虽然短期内面临着平价上网的压力,但在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等利好因素的加持下,风电产业势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他认为,经过战略性调整,通过发挥自身在技术与经验上的深厚积累以及借助集团化的优势,中国海装会在新的发展周期中大有所为。
记者:
结合目前的全球形势,您如何预判风电的未来发展走势?
王满昌
当前,风电产业的发展迎来历史性机遇。一方面,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沉重打击,各国都在积极寻找后疫情时代重振经济社会的最佳路径。“绿色复苏”成为众多国家的战略性选择,旨在以绿色经济为核心实施刺激计划,将经济复苏与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目标紧密结合,为经济社会的长久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在愈演愈烈的环境和生态危机下,加大碳减排力度被各国列为关键议程。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向零碳社会转型的长期政策信号,意味着中国经济社会将迎来全面变革。
无论是基于“绿色复苏”的需要,还是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加快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可持续能源体系都变得更为紧迫和重要,风电产业将由此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
记者:
平价上网无疑是“十四五”期间业界关注的重中之重,您如何看待即将到来的平价过渡期?
王满昌
任何一个行业都是朝着高质量、低成本的方向发展,风电也不例外。因为,市场是检验竞争力的最终标准,所有产业的发展都必须符合市场导向和商业规律。市场需要清洁能源,同时也要求价格低。
只不过是在向平价上网过渡时,我们感到了“阵痛”,“痛感”取决于产业的成熟度以及产业政策的出台时机。陆上风电经历过相对平稳的发展周期,在广泛创新的推动下,过去10年间成本下降了接近40%,产业已经较为成熟,对于平价上网,大家基本做好了准备,所以更容易接受。当然,看似平稳,其发展历程也是波澜壮阔的。
现在大家在心理上仍难以接受的,更多是海上风电的平价上网时间节点选择。当然,从长远来看,海上风电同样一定会实现平价上网,甚至是低价上网。眼下,在大兆瓦机组、施工及运维船只、新材料替代、数字化应用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创新空间,这些都会是未来5年我国海上风电产业走向平价上网的突破口。
记者:
面对产业形势的变化,中国海装做出哪些战略规划调整?
王满昌
2018年年底,通过对内、外部两方面环境的分析,中国海装确立了“三年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即2019年,夯实中国海装高质量发展根基;2020年,重整装再出发;2021年,夺取高质量发展新胜利。为此,我们围绕技术、管理、市场、人才等方面脚踏实地做了大量工作。
以管理为例,中国海装依托中国船舶集团强大的装备研发和制造能力,按照军工品质打造风电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众所周知,军工企业以管理严苛著称,我们完全沿用了其中的方法与经验,涵盖研发、工作程序管理、质量管理等环节。今年以来,集团专门针对精细化质量管理下编制了指导手册,海装就据此制定了自己的落地细则。同时,对于出现的问题,集团要求各个机构“一把手”必须从技术与管理两个角度找准问题,深入剖析发生的机理,明确责任人,并提出整改措施,做到举一反三,最终实现问题“归零”。
再比如在人才培养上,我们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对待人才,我们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希望能与更多的有志之士合作。中国海装不仅可以帮助员工进步,还能带领团队一起走。同时,我们也力争做到因材施用,并建立起完善的考核和奖惩机制,做到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
记者:
平价时代,风电市场的竞争逻辑发生了改变,对于参与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国海装将如何抓住新一轮机遇期?
王满昌
我们坚信,中国海装能够借助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核心优势在新的发展周期中有所作为。
其一,中国海装已经具备提供与环境、电网、人文相和谐的定制化最优技术经济性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在机型方面,陆上风电机组覆盖2.X~5.0MW,海上风电机组覆盖5.X~10.X MW,它们具有高设计安全性、高运行稳定性、高智能性等特点,可以很好地满足不同风能资源区的开发需求。在运维方面,中国海装打造了专业的海上风电工程安装公司、海上风电运维事业部,并结合集团内企业、各基地的当地服务资源等,组建起较为完善的运维体系。此外,我们还推出了基于大数据的LiGa智慧系统,具备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地理信息系统(GIS)综合分析、全场尾流控制、并网条件优化、风能资源条件优化管理、智能运维等功能,能够实现风电场智能评估、智能诊断、智能决策、智能运维。
其二,中国海装具有雄厚的研发实力。目前,我们依托“两个中心”构建了完善的研发体系。早在2009年,科技部就批准中国海装成立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着眼于海上风电装备技术研究、系统设计、集成制造及其海上风电场工程技术研究。2019年,中国海装又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开启了中国海装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双子星”时代。同时,我们背靠的中国船舶集团拥有多年的海洋装备研发历史,对海洋及海洋工程的理解非常深刻,这些积累均为中国海装从事海上风电机组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9月22日,中国海装申报的《高效安全海上风电机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19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也是对我们研发实力的高度认可。
其三,我们拥有军民融合的协同能力。由于在诸多环节上存在“技术同源”的特征,中国海装可以在集团内构建起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开展协同创新。作为兄弟单位,彼此间长期以来建立的高度互信,为我们与供应链开展更加高效的协作创造条件。我们联合集团内的相关院所和关键零部件供应商,提出了风电机组系统匹配与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并创建风电机组研究开发平台,建立了风电机组设计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得益于此,中国海装实现了包括正向设计能力、与供应链协同设计能力、设计管理能力及设计验证能力在内的综合系统集成能力等。在很多风电机组关键零部件的制造上,中国海装坚持使其与军工产品做到“生产同线”, 从而将军工产品制造中的理念渗透到风电中。同时,在可靠性验证上,我们充分利用集团建立起的完善军工产品试验验证条件,使风电机组具备稳定、可靠、安全的优势。
近几年,集团还在不断强化这方面的工作,将新能源板块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今年6月,集团正式发布《高质量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重点发展防务、船海、应用、船海服务四大产业,风电属于应用产业,并被归入需要“壮大一批”的业务板块之列。为此,中国船舶集团加大了推动系统内的资源整合、协同创新力度:一是由中国海装牵头在集团内成立风电事业群,以风电装备制造为龙头,带动集团内各个相关业务单元,在技术研发、供应链配套等环节开展合作。二是成立风电建设公司,主要从事资源开发、投融资等,与装备制造形成合力。
记者:
海上风电是我国风电产业下一阶段发展的重要增量市场,但它又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平价上网,中国海装针对这一局面做了哪些工作?
王满昌
对整机企业来说,要实现海上风电的平价上网,就必须考虑如何更好地研制出符合中国海上环境特点的产品,并为未来发展做好技术储备,越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时刻,越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目前,中国海装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创新:
一是加快关键装备的研制。大型化是海上风电机组技术发展的主线之一,中国海装基于成熟的5.0MW以及6.X MW平台设计与运行经验,相继推出了8.0MW、10.0MW机组,助力于风能资源效率的提升、综合成本的降低。此外,考虑到当下国内海上风电专业施工、运维船只严重不足,我们与集团内的相关机构一道努力补足这些短板。由中国船舶集团海洋工程公司研发制造的中船海工101风电安装平台,已经在华能大连庄河海上风电项目完成“首秀”。目前,我们还在打造一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专业运维船,预计于2021年年底下水。
二是针对深远海储备前沿技术。开发深远海风能资源是海上风电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在多年前就启动了相关布局。2019年,中国海装申报的“海上浮式风电装备研制”项目获得工信部立项,旨在通过开展海上浮式风电装备总体设计、系泊系统设计、制造与调试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完成大功率海上浮式风电装备研制,并实现海上浮式风电装备的工程示范应用。该项目已经在浮体设计、一体化仿真等方面取得突出进展,正在广东湛江部署示范工程。
三是与其他领域紧密结合,深挖海上风电的综合价值,包括探索与海洋渔业的结合,打造移动式海上牧场;研究海上风能制氢;推进清洁能源的综合能源利用。
记者:
要真正抓住机遇,对于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您有哪些建议?
王满昌
从中长期来看,为了使风电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以及经济转型升级目标逐步落地的关键支撑,政策制定者与产业界依然需要通力合作,通过出台支持性政策,优化发展环境,来推动产业更快、更高质量发展。
在政策层面,一方面,国家应当推出更加积极的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释放出加快风电发展的强烈信号,以此提振市场信心,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其中;另一方面,建议尽快推行强制性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绿色电力证书交易等配套机制,不断提高各个领域的绿色电力消费比重,为产业发展打开新的空间。
在产业链合作方面,上、下游企业应当将彼此视为全方位的合作者,与之成为利益共同体,在设计、研发、制造、服务等环节紧密合作,甚至分担融资方面的压力。行业越开放,就越有生命力。企业之间增加技术互动,有助于增进对整个体系的理解,促进全行业成本的降低、质量的提升。
在这里,我还希望呼吁风电同行认真思考质量与创新的命题,树立高度的风险意识。尤其是海上风电,相对年轻,我们决不能把风电场当成试验场,在没有经过充分检验前就批量装机。中国海装在研发新机型时,严格遵循“样机验证—小批量—规模化”的过程。我们的5.0MW机型从2012年安装样机,到2017年才批量装机,经过长达5年的反复优化,确保了其此后在三峡福清兴化湾样机试验风电场、华能江苏如东八仙角海上风电场等项目中保持高效、可靠运行。我们的10.0MW机型于2017年立项,计划在2021年下线,仅研发就用时4年。我们认为,这是所有参与者在风电这样不容许出现任何批量事故的行业中求发展必须坚守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