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国电投江苏H4/H7海上风电场第4号桩顺利完成沉桩作业,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正式进入全面推进阶段。这根桩的施工完成,再次刷新国内海上风电场单个规模记录,容量达到80万千瓦,同时也刷新国内远海风电规模,H7风电场中心距离大陆海岸距离达到62km。值得一提的是项目的平均水深约为16米、19米,总体来说还属于浅海风电。此前距离海岸最远的风电场为三峡大丰项目风电场中心距离海岸为45km。
海上基础施工(照片自网络)
根据全球海上风电大致分类表明,距离海岸超过50km就属于远海风电,水深超过35m就属于深海风电,对于海岸超过50km的远海风电,其建设周期相对要长,施工窗口期相相对要短。2017年开工建设、2018年投产的三峡大丰项目风电场中心离岸距离45千米,当时为国内离岸最远的的海上风电场;场区水深10-17m,属于近海风电项目,由于水深较浅,基本都采用单桩基础结构,施工相对简单。
海上风电的开发越来越受限,尽管我国海岸线较长,但海洋的特殊性,受到渔业,运输,军事等敏感条件限制,同时从南到北的风资源条件海洋地质基础条件以及各个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开发难度很大,广西地处北部湾,风资源条件并不差,但因为地处敏感的海洋军事区域,国家直到十三五期间还给与一个探索开发的指导政策,2020年开始试探性的测风开发动作。
从各省的海上风电规划来看,近海风电基本开发已经完成。从目前已经开工建设的海上风电项目来看,绝大部分还在50km范围以内,国电投H7项目开工之所以到今天才开工建设,也是基于目前的风机造价水平,施工装备以及其他综合造价下降的形势才开始。
风电的未来在两海战略:远海和深海。以广东为例,全省规划海上风电场址23个,总装机容量6685万千瓦。包括:近海浅水区(35米水深以内)海上风电场址15个,装机容量985万千瓦;深海(35-50米水深)规划海上风电场址8个,装机容量5700万千瓦。基本上广东省85%的风电项目都属于深海风电。
大唐海上牧场(照片来自网络)
2020年上半年在建和开工项目(北极星统计,截止日期为6月30日)为1297.28万千瓦和542.06瓦千瓦,合计总容量达到1837.54万千瓦,除了江苏大丰个别项目外,基本都属于近海和浅海风电项目。这也意味着下一步的海上风电将面临几个最大的挑战:
1,平价海上风电的成本如何控制
2,远海风电的造价和施工周期及施工效率如何控制
3,基础施工难题如何解决。
未来海上风电如何发展,最近大唐海南给海上风电带来了一个新的希望。就在上周,大唐海南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结合开发专题研究报告编制服务招标。项目建设地点在海南省东方市(乐东市),项目装机规模50万千瓦,项目结合海南省近海、远海(深海)的实际情况,对海上风电场+海洋牧场的布置实施方案,风电场基础结构型式采用塔式+漂浮式,建设和运营采用融合发展的方式,项目不仅是为发电,同时还实施海洋渔业养殖方案,应该说这个为我们未来的海上风电提出了一个新的创新,值得期待。
昨天我提出了一个观点:技术创新只能提供产品竞争力,而商业模式才能提供产业的竞争力,作为未来新能源的主力,海上风电是当之无愧的生力军产业,大唐的这次创新为远海和深海风电进行了一次风电发展的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终究有天花板,商业模式的创新可能会打破我们海上风电发展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