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发展“金钥匙”系列
上午十点多,座落于攀枝花仁和区平地镇的老君山一片热闹非凡。
在山顶,兴高采烈的彝族老乡正聚集在这里载歌载舞。他们穿着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服装,敲着羊皮鼓和铜锣,跳着欢快的彝族舞蹈。在彝族毕摩(祭司)的鼓声中,大家齐齐面向东方,对照他们心目中的太阳神鞠躬祭拜,许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愿。
传说,这样的民族风俗在当地已经有千百年的历史。而在他们身旁,一架高大挺拔又绘满了彝族民俗图案的风力发电机巍然矗立,见证着当地人的向往和喜悦。
时间回溯到2014年。彼时,新疆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风科技”)位于攀枝花的风电场项目正式开工,拉开了以清洁能源助推当地绿色发展、构建可持续社区的序幕。随着项目规划和实施一步步推进,项目团队也越来越关注一个重要课题,那就是如何让绿色风场的“能源新生态”,更好地融入到当地的“民族原生态”之中。
原来,风场所处的核心区域是彝族老乡们世代聚集的村落。如果风场建设对当地居民的经济利益或民族文化风俗造成影响,那么即使风场收益再高,也是一个短视甚至失败的项目。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金风科技项目团队的同事们走进了一个个彝族村落,和淳朴的彝族老乡面对面拉起了家常,虚心倾听他们对风电场项目的看法和建议。
尽管山路崎岖难行,但这一走一聊,大家得以收获很多彝族老乡的淳朴心声。一次,金风科技的工程师得知,当地彝族有举行祭拜太阳神仪式的习惯,这是当地彝族民族信仰文化的一个鲜明体现。但不巧的是,二期项目中有一台风机的选址位置却正好占据了祭祀台的位置,有可能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此外,风力发电机一般是白色,这也不符合当地的民俗要求。
金风科技的工程师们一边和当地老乡交流探讨,一边也从技术的角度,带领大家思考着解决方案。最终,项目部决定按照当地习俗,在风机的位置为居民修建祭祀台,满足原来的祭拜方式。同时,金风科技还专门联系了一家深谙彝族文化的广告设计单位,为白色的风机设计了富有彝族文化特色的风机彩绘。
当现代的风机穿上了传统民族文化特色的美丽“衣裳”,当地的彝族老乡脸上也绽放出了喜悦的笑容。这架风机不但没有影响到居民的祭祀活动,反而为当地增添了一道独特而亮丽的民族文化风景线。
在施工过程中,还有的彝族老乡满面愁容地告诉项目部人员:“我们仁和这里的山区土地金贵,寸土寸金,项目一施工一动土,肯定影响到我们的生产,这可怎么办?”为此,金风科技也为风电场“量身定做”了土地管理恢复方案。
金风人按照“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草则草”的原则,将施工阶段风机周围开发回填土方交给当地农民复垦种植经济作物,扩大了当地彝族居民的耕地面积,给老乡们增加了实实在在的收入。当富有现代科技美感的风机成为一道风景后,当地还引入了婚纱摄影基地等新的旅游服务业态,进一步提升了当地的客流量和经济发展。到后来,很多居民已经把金风科技的员工视为了一家人,逢年过节都要邀请到家里热情做客。
在民族文化共融发展的保障下,这一项目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效应硕果累累。项目不仅保留了当地的绿水青山,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新能源。目前,该项目一至四期198.5MW和五期35MW已完成并网发电,五期剩余装机65MW预计2020年7月实现全部并网发电。截至2019年10月,攀枝花项目总发电量达148189万度。
今天,建设生态文明的风潮正在神州大地奔腾呼啸,将绿色发展的种子播向无垠的山川。当融合了前沿智能技术的绿色风机,扎根于凝结民族文化之美的热土之上,将带来一副自然和谐的新美景。金风科技交出的这一份社区协调发展、共融共赢的答卷,也让“科技新生态”和“民族原生态”巧妙地水乳交融,描绘出一幅民族融合发展的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