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立陶宛国有能源公司LietuvosEnergija向全球各大
海上风电开发商发出邀请,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本国海上风电。
三个月过去了,“招募”工作进行得怎样呢?这个东欧国家是否有足够吸引力呢?
日前,立陶宛国有能源公司LietuvosEnergija宣布,已经有10家公司回应了他们的邀请,有意向与这家立陶宛国企合作。不过,目前阶段立陶宛方面还没有透露这些公司的名字,只是宣称这10家公司都是“欧洲海上风电市场的领导者”。
今年2月,LietuvosEnergija公布了一个海上风电“两步走”计划:首先,作为少数股东,参与开发欧洲海上风电项目;在积累了经验之后,主导开发本国在波罗的海的海上风电项目。
长期以来,立陶宛国内电力供应严重不足,全国70%的电力依赖于进口,拉脱维亚、瑞典、俄罗斯是主要卖家。为摆脱这一现状,去年,立陶宛制定了本国的“能源独立战略”,其中也有关于绿色能源的规划——到2030年前,绿色能源发电装机达到3GW,而其中,风电将占全部电力供应的50%以上。
立陶宛进口电力呈逐年上升趋势
为了实现这一宏大的转型计划,作为国有公用事业企业,Lietuvos Energija当仁不让地站了出来,他们首先挑选“战略合作伙伴”,与被选中的企业在欧洲其他国家开发海上风电,作为参与者,他们将积极努力地从中获取经验;而后,他们将在立陶宛的波罗的海海域开发属于立陶宛本国的海上风电,第一轮规划容量为500MW。当然,也不会亏待了之前给过他们帮助的“小伙伴们”,后者都能分到一杯羹。
相比于北海,波罗的海鲜有极端天气,水深更浅,离岸距离更近,非常适宜开发海上风电。波罗的海目前已有海上风电装机1.5GW,主要项目有:
400MW的Anholt
288MW的EnBW Baltic 2
385MW的Arkona
207MW的R?dsand II
根据WindEurope的预测,到2030年底,波罗的海的海上风电总装机有望达到9~14GW。
从Lietuvos Energija收到的各大开发商的回应来看,波罗的海中的这片未被开发的处女地有极大的吸引力。Lietuvos Energija计划在今年年底确定一家或多家企业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然后最早可能在2021年开始波罗的海500MW项目的开发权竞标。
立陶宛能源部长Zigimantas Vai?iūnas表示,海上风电是该国下一波可再生能源建设浪潮的主推动力,既能提高本国发电量,又能带动沿岸产业链发展,为经济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