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风电发展大概的历程可以看到,2011年到2013年左右,国内风电进入了低风速时代,大家开始重视选型选址,重视风资源。现在讲分布式和竞价,把整个风电场作为产品,打造整体解决方案来解决我们面对的挑战和问题。
远景能源分布式高级产品经理王智科先生在2018北京国际
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作“远景分布式白皮书与综合解决方案”的主旨演讲。对大会进行全程直播,如需了解更多会议直播,请联系微信号:13693626116。
以下为发言实录:
非常感谢刘总包括现场在座的各位嘉宾,今天由我为大家做一次汇报,关于分布式白皮书或者说远景对于分布式场景的思考以及一些尝试。
我们说技术创新其实是对于我们能源行业的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因为我们从事的是可再生能源行业,相比于传统能源,传统能源不管是石油也好,煤炭也好等等它都有一个,它的燃料其实都是带有这种商品属性的,所以说它的燃料的成本的波动有非常多的市场因素在里面,但是可再生能源与他们的区别是说,可再生资源我们有免费的风和免费的光,所以随着咱们近些年可再生能源的技术进步,我们可以欣喜的看到,可再生资源的成本度电成本不断地降低,我们说可再生能源的本质是技术的原因。
刚才刘总也介绍了我们国内分布式的大概的发展历程,所以说我们如何利用我们现有的技术,或者说未来能够我们行业能够做到怎样的技术,去开创我们分布式的能源的美好世界,这是我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一个主题。
首先从中国风电发展大概的历程可以看到,2011年到2013年左右,国内的风电进入了低风速时代,大家开始重视选型选址,重视风资源。现在讲分布式和竞价,把整个风电场作为产品,打造整体的解决方案来解决我们面对的挑战和问题。
我们首先来看对于分布式来说有怎样的挑战呢?首先大家都知道分布式的特点项目小进度快都是短频快的项目,集中以往一年半到两年的开发建设的一个时间包括它的整个的项目的开发的模型,在分布式的场景下都是不适用的,或者我们分布式的场景下有非常多的过程的合并。举个例子咱们的可研和初设的合并,设计要前置,包括核准设计和施工存在三边工程同时进行的一些场景存在。所以说我们总结一下假如说集中式我们是用能够有充足的时间用时间去控制一些风险但是分布式就不行,比如举个例子咱们不知道这个地方的风资源怎样,通过测风我测一年的时间来去做这个事情,但是分布式往往由于时间的问题,我们仅仅能够通过一个什么途径呢?就是技术去控制风险,也就说综合来讲集中式和分布式最大的开发模型的区别就是控制风险的渠道不一样。
我们来看一下,假如说分布式的开发模型四个阶段,规划开发,方案设计、工程建设、资产管理。这四个阶段当中分布式的新鲜的场景对我们会带来怎样的挑战,我们如何去面对。
首先讲第一个阶段,规划开发。
大家做风电都知道第一个面对的问题这个地方的风资源到底有多少?然后我们传统的宏观选址,或者说我通过测风的方案,可以去测量我的地方的风险,然后同时我们行业里面也诞生了非常多的叫做中止数据的一些东西,通过气象行业的一些方法能够知道这个地方大概多少个风速,但是在我们分布式的场景下我们会发现,我没有时间去获得充足的测风数据。虽然中止数据,各个平台的中止数据不一样,你不知道哪个平台到底是更准的,哪个平台它的误差到底有多少,开发的人员会非常困惑。这个时候远景做了一个什么事情,把中尺度数据的误差能够量化出来,这个量化有什么作用,我们看到点地图上任何一个点,不单能获得平均风速,还能获得平均风速误差有多少,对于设计师来说能做更多的分析,做不确定分析而且设计师能够知道他给出去的报告做出来的设计到底有多准,到底有多合理他心里有低?
第二对于开发商来说能够通过不停的不确定分析的结论,能够做出不同的决策,这个地方风很好,项目往前推,风不好,刚刚在盈亏平衡线上我做的是把地方的成本算清楚,把地方的这个收益率能够算清楚,这样我继续我推进我的项目支撑决策假如说我项目风速不好可见性非常大,老老实实去测风这样都是一些场景,只有量化误差了以后才能带来的一些场景。
第二个问题,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区域性的分布式的规划。以一个真实的项目为例,我们发现在这个项目中,我们费尽心力在里面找出了50个机位,找出10个接入点,10个不同等级的变电站,但是我们发现我不知道怎么接才是最合适的,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这个时候我们假如说通过传统的方式我们的设计人员花了一周的时间,研究出了左边这样的一个方案,通过传统工具,但是它只能说基于它的经验,大概这种方案是比较优的,但是究竟在那么多的排列组合之下,哪种方式究竟是真正作用的算出来才知道。
我们依托于超算这样计算能力的平台,能够把所有排列组合中最优的接入方案找寻出来,在你做接入系统报告之间,你就能有一个参考,心里知道哪样的接入对你是最有利的。这是我们在规划和开发这个阶段我们做的一些尝试和一些思考。
到了方案设计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我们第一个遇到的问题,对于设计来说,第一个就是选型,选址,选址究竟怎么选,分布式的选址和集中式的有什么区别?远景做了一些分布式的项目,我们做之前,对这个临港区做一个规划,传统的选址规则去做能够做多少台,只能做两台,因为非常非常多的限制性区域,限制非常密集的居民点,导致你只能这样。
我们觉得这个规则一定是要突破,那么如何去突破?我们运用了新的选址规则。容量扩充到了接近五万,这只是领导区的一个案例,究竟如何去做,我们把那些限制性的区域的居民点分成了不同的等级,居民点住人的居民,包括医院可能最高优先级的,规避的距离最长,最远等等一共四类,以此来指导我们选址。大家可能会问你既然规定了这个距离,究竟你的硬件能不能达到你的这个水平包括安全也好,包括噪音也好,到底能不能达到这个要求,我们不能光提标准,自己的硬件却不升级,于是在这个硬件升级的需求的倒逼之下,我们在2018年的5月份远景正式对外发布国内分布式风电的白皮书,这个白皮书其实归纳和总结的就是我们国内的分布式场景下我们的硬件我们的风机,究竟应该满足怎样的要求,满足怎样的规则才能够把我们的这个分布式的行业能够健康的发展,这是远景的一个思考。
我从第一个特点来说,当风电发展到分布式的时候第一个面临的挑战就是安全,大家可能在各种论坛大家参加非常多的论坛,分布式,最近论坛比较多,大家都在提安全安全。大家也都知道,假如说分布式离城市那么近,一旦发生些许的安全事故对行业有非常大的影响,如何做到真正的安全呢?对于风机来说,风机它是一个大的机械电器的一个集成设备。如何让它安全?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假如说是一个人的话,首先这个人他必须具备感知自身感知周围环境的能力,它得有视觉,有听觉有五官才能保证,首先它得是一个健全的人,所以我们为风机配备了非常多的视觉、听觉的传感器,以此来保证它的获取的信息是足够多的。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远景的分布式的智能风机配备一个激光测风仪的东西,能够做什么事情呢?能够做的是它能够在8到10秒时间的尺度上提前预知前方的风速,以此来为风机提前获取一些信息,为风机的决策提前8到10秒,这就是为什么安全落在了我们类似于人的眼睛或者视觉传感器的上面,传感器激光测控仪只是举一个例子还有非常多的各个方面的传感器都是为了风机更加的安全。
就像人一样,人有了五官,人即使有了五官也不能保证是绝对安全的,得有一个处理五官获取信息的一个能力,所以说呢能够通过海量分析数据的计算能力去反馈风机的控制,实时的去进行适应环境变化的控制,也是风机安全的非常重要的环节。
除了安全以外,我们分布式走到现在第二个问题,第二个挑战就是噪音,说大一点环境友好,谁都不愿意把非常吵的风机竖在自家的后院,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手段?高扭矩的齿轮箱,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的集成,能够把分布式的风机从传统的选址距离500米能够缩短到300米,这是我们面对第二个挑战的工作。
第三个挑战在城市里面大家都知道土地非常宝贵,我们如何能通过更少的占地去获得更多的装机重量。
我们想一下,假如说一台分布式的风机,就是一个风场,那该有多好,我们发现风机的外面还有箱电还有开关站,这些占地都是在城市里面很难去获取的,我们做了一些集成创新的一些尝试,大家可以看到这边这一台风机,假如说各位领导去参观的话,可以看到这就是我们立在江边的分布式的风机,它的特点没有箱电,发电机出口的电压,这样就导致我的接入点就是10千伏,我风机出来直接接着道路10千伏,不需要任何的箱电。第二开关站,开关站占地更大,比箱变更大,传统的四五百平都是有的,但是我们发现经过风机与开关站一些设备的融合,一些技术创新能够把开关站放到爬筒里面去,风机外面,爬筒里面没有其他的占地。这就是以上都是讲的风机方面的一些创新,这些创新都集成在我们发布的分布式白皮书里面,回到我们的主题综合能源解决方案,设计方面远景通过格林威治的升级,升级到3.0能够支持分布式的各种复杂的场景,大家如果参加了昨天的风资源论坛的话能有更多的体会,我这里不再赘述了。
第三个工程建设阶段。分布式建筑物复杂,运输条件都非常复杂,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前期根本还在规划一个项目的时候,我们通过对当地的三维的建模,物流的模拟,吊装的模拟。数字化模拟的手段去解决工程方面前置就觉方面的管理。
最后如何进行区域级的资产的管理,这是一个开发商都会遇到的一个挑战。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个分布式不可能每一个风场派人驻守在那里,一定要做到无人值守,除了做到风机的可靠性以外,需要综合的区域级的分布式的监控。第二个运维期间遇到的一个问题,如何进行区域级的FC,所以以上就是我们分成四个阶段去看如何综合的去管理我们的分布式,从端到端的角度,跟大家做的一个分享,对于我们未来的美好的分布式的能源时代远景能源希望能够携手行业内的各种角色的公司,能够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去跟大家共同进步共同来去开发分布式的风电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