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初,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减轻可再生能源领域企业负担有关事项的通知》,希望通过进一步规范可再生能源行业管理,降低开发成本、激发市场活力。
而这并非空穴来风。
远景能源副总裁田庆军
市场洗礼
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力量,多年来高歌猛进的
风电产业如今面临着风资源开发难度加大、投建风电场成本攀升以及日趋下降的核准电价等诸多因素,不仅让开发商的收益大幅缩水,成本压力的传递,也让占比风电场静态投资超过50%的风机产品价格持续走低。据悉,风电整机报价已由去年9月近4000元/千瓦下降到如今的3000元/千瓦。
“未来二三年,风电整机厂商都将面临‘苦日子’。”远景能源副总裁田庆军近日接受《机电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他看来,近年来技术创新所带来的产品成本下降,远远跑不赢风机通过市场竞争带来价格下降的速度。
众所周知,影响风电场投资收益的有三大主要因素,一是年发电量和核准电价,二是投建风电场的融资成本,三是后期运维成本。“目前风电场的投资回报率一般在8%~12%,甚至有高达15%的。”田庆军告诉记者,开发商在开发风资源的时候,往往通过倒推法,算出风电场的收益率,如果达不到设定的目标,往往最先要求整机厂商降价。“即使是中标后,也常常面临二次议价,甚至是流标。”田庆军讲道。
如此,成本压力的传递效应,让本来经过价格战洗礼的整机厂商更是雪上加霜,利润更加变薄。“目前看,未来只有年新增装机量达到一定规模的整机厂商,才能维持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营。”田庆军表示,市场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这让具有一定年新增装机容量的整机厂商具有成本分摊的优势,也将促进行业更高的集约化程度。
他强调,在风电产业的微利时代,规模效益将成为企业竞争能否取胜的关键要素,随着市场进一步的优化整合,未来,风电行业可能仅剩下3-5家整机厂商能够生存。
共担风险
“如今,可开发的非限电地区风资源多集中在5米到5.5米之间,风资源相对贫瘠;另外,征林、征地、修路以及人工成本与现场施工安装等费用压在头上,开发商的压力很大。”田庆军非常理解目前风电开发商面临的现状。
伴随风电行业进入电价平价和竞价的探索期,开发商的成本压力下行传导已成必然。“真正舍得从自身‘割肉’,来反哺这个行业和客户,才是对行业最负责,也是希望行业向好发展的。”在田庆军看来,只有与开发商共担风险,风资源项目在未来才能得以持续开发,这才有整机厂商的生存之道。
“面对目前风电行业的挑战,远景能源有能力、也愿意与开发商风雨同舟,以促进整个风电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田庆军同时呼吁,开发商更应关注合作整机厂商的产品质量和未来的服务,以更好地规避风险。可喜的是,日渐趋于理性和稳定的风电行业,如今的评标体系已将整机厂商最新的市场排名、可持续发展、战略合作等竞争元素纳入其中。
一直以来,风电开发商并未将最终的用户纳入视线,更多的还是关注资源开发和电网消纳。“只有当发电端和最终用电企业直接对接,才有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田庆军认为,开发商如果解决好用电“最后一公里”问题,不仅能有效解决弃风问题,还能在未来占得市场先机。
“只有贴近用户,提供差异化、更丰富的服务,这样的企业才最具市场竞争力。”田庆军认为,如今一些大型电力公司已成为转型的先行者,不再拘泥于发电业务,更多关注的是如大型园区、大型企业等客户,通过供能、节能、智慧管理等电力综合解决方案来满足他们的需求。不难发现,抵御外部风险,保持行业健康发展,更需要用户群体的鼎力支持。
“未来的平价和竞价时代,电网并不是唯一的买方。”田庆军表示,未来的电网将面临“过顶传球”。“电网仅仅是个通道,电量好比网络的‘流量’,储能就是网络的‘存储’,有多少用户购买‘流量’,这对企业至关重要。”田庆军甚至预言,当创新的商业模式带给发电端足够的收益时,或许用电免费也未尝不可。
不仅与下游开发商风雨同舟,田庆军表示,整机厂商还需与其上游产业链同呼吸、共患难。“在这个产业链条上,我们之间不仅仅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命运的共同体。需要用时间成本为未来的风电发展夯实基础。”田庆军同时指出,让利过“苦日子”,不是以削减研发、牺牲产品质量和恶性市场竞争等为代价,最终要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记者手记
2017年,远景能源以新增装机容量304万千瓦,继续稳居行业第二。
随着其在黑山共和国、墨西哥成功完成装机总容量116兆瓦52台风机的吊装,以及印度新工厂的开业,远景能源拓展国际市场已初见成效。田庆军表示,拉美、东南亚和印度将是远景能源锁定的重点开拓的海外市场。
不仅如此,不断引领创新的远景能源已为未来做好准备,针对分散式风机创新的吊装方式、研发成功的海上5兆瓦风机以及市场销售势头上升的“孔明”系列风功率预测神器……更为重要的是,始终以客户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远景能源,随着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其已覆盖超过80%的风电开发商群体。
面对到2020年成为全球风电整机厂商前三的目标,田庆军始终充满信心。在他看来,无论是已进入核准计划和核准待建的风电场,还是即将迎来黄金开发期的分散式风电市场,以及待大规模开发的海上风电,未来3~5年的风电市场前景依然可期。“每年会有超过20吉瓦的新增装机量。”田庆军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