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市场很热,国内各种协会组织到印度的商务考察,莫迪政府的100GW光伏装机目标更是吊足了国内企业胃口。到印度去、到印度的想法估计在很多企业决策者头脑中萦绕!
相较于国内日益升高的人工成本、逐渐趋于饱和的市场空间,印度发展空间简直是无限的,一片空白,等着开拓。中国电力设备占印度市场的60%多,除了供应设备,特变电工还在印度建设工业园开始“本地化”,一批能源企业都在想着进入印度市场分羹……
不过,问题也很多。无所不能(caixinenergy)注意到这一趋势,9月20日举办了印度能源投资研讨会。在印度有EPC经验积累的国有公司、处理过具体项目的律师、以及一些对印度深有研究的专家一同探讨如何在印度市场打开局面。
参与研讨会的包括德恒律所合伙人贾怀远、中银律所牛宝源律师、中国电建国际公司副总经理陈观福、中国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张世国秘书长、科诺伟业海外项目经理李逾彤。下面除特别注明外,都是讨论内容。
1、印度能源投资空间大,但不容易做到位
中国电建在印度有40多个项目。其国际公司副总经理深有感触,认为印度投资前景非常诱人,有点像瑜珈,看起来非常优美,就是做不到位。市场很大很诱人,但是很难做到位。
为什么?印度人口多,自然有电力消费需求。印度电网投资缺口非常大,其煤炭集中在东部,用电负荷集中在西部、北部,南部有一些水电和风电、太阳能,但是季节性明显,印度的电力是西送、南送、北送、东送,从客观情况分析市场很大,机会很多。但是并不容易做。
2、新能源主要是税制推动,持续性存疑
印度100GW太阳能装机的目标很诱人,新能源企业纷纷去打探消息。但过来人认为,印度新能源蓬勃发展更多是税收政策下的投机行为,印度政策规定第一年折旧达到80%,一些企业为规避交税发展新能源。
美国也通过税收政策鼓励新能源发展,但只是五年折旧,政策到2014年底就结束了。微软、google投资新能源,都有加速折旧,少交税的考虑。但是如果税制修改,印度新能源将会断崖式下降。随着税制改革,新能源投资会加速下降。
3、印度电费倒挂,投资电厂无法盈利
印度的电力基础设施差是现实,缺口造就的机会也很大。不过印度的电价机制比较复杂,电费收不上来。
德恒律所合伙人贾怀远认为,印度电价非常便宜,实际销售电价和官方价格倒挂,印度居民用电价格大概是正常价格三分之一,国家补贴居民电费,按正常商业逻辑发电企业难以盈利,更加不可持续。
4、商业模式要考量,本地化难度大
目前在印度投资的中国企业涉及电力行业、通讯企业、路由器电视、互联网、机械装备制造、医药和医疗设备、原材料等。山东电建、华为等企业做的比较好,山东电建主要供应设备,并不在当地生产。
特变电工在当地建设工业园区。贾怀德认为,一旦介入生产环节,将面临繁琐的事情。对于工程企业而言,EPCM比EPC更具优势,即只介入管理比直接引进中国工人过去更容易操作。张世国也提出,印度EPC总包不好玩,印度希望把制造业留在当地,所以设置了高关税壁垒。
5、签证风险大,会影响后续投资落地
印度人口多、青年人口比例大,但那是客观情况,没有考虑到政策。专家、律师、企业人士都将签证风险列为到印度投资要面临的风险之一,而且都列在前面。国内人员的效率高,但到印度面临拿不到签证的风险。
德恒律所的贾怀远形象地说,拿印度的working paper 比当年唐僧西天取经还要难!央企也认为,劳工签证真的是一个问题。
6、土地私有,征地的风险比国内高太多
印度的土地非常复杂,既有1952年独立之前的土地,又有之后分配的土地,还有部落用地等,非常复杂。征地需求一家家,一户户落实签字。
要在印度建生产线,就涉及到征地。征地会涉及到印度普通人的低效、政府低效和办事特点,没有耐心不行,有耐心还得熟悉当地各种规则和潜规则。处理不好,项目很难落地。
7、印度的低效很普遍,要考虑清楚应对之策
贾怀远回忆起在印度的3个月时间,说到了印度,仿佛时钟停止了,进入慢悠悠的节奏。效率风险反映在各个方面,普通人的低效、政府的低效会拖长项目审批的节奏。
如果能在印度落地做好的项目,就相当成功了。
8、政府信用风险,会对投资有影响
包括上面所说的电价机制、电费等问题都要面临。除此之外,多位发言嘉宾都表示,印度审批的潜规则很普遍,通通都要“打点”。
各个环节的官员都会推荐当地公司,但专家的建议是需要谨慎。政府信用风险还涉及到各个方面,印度各邦的政府效率差异很大,古吉拉特邦政府效率最高,但也面临上述各种风险。
9、文化差异的风险
这个不细说,亲身体会更好。大家普遍认为,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是骨子里的,不容易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