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正在朝着哪些方向发展吗?国家制定这些政策有着怎样的初衷和重要意义?如果您不明白,那这篇文章太适合为您“解渴”了!因为深刻理解这些政策非常重要。
4月28日,由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的“2016能源互联网与光伏微电网峰会”在南京举行。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员、高级工程师时璟丽在会上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的六大方向进行了权威分析,其中包括今年即将出台的“十三五”能源规划、落实发电企业责任和建立绿色证书机制、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以及电价和补贴政策等内容。
【可再生能源发展形势和目标】
可再生能源在能源和电力消费中的比例稳步增加
风电:增长规模大、近中期发展规模最大
2016年一季度新增533万千瓦,累计装机13467万千瓦,占比8.8%,发电量552亿千瓦时,占比4.1%
光伏:增速最快、潜力巨大、战略性
2016年一季度新增714万千瓦,累计装机5031万千瓦,占比3.3%,发电量119亿千瓦时,占比0.88%
生物质发电:稳步增长,物尽其用
2016年一季度新增40万千瓦,累计装机1080万千瓦,占比0.7%,发电量142亿千瓦时,占比1.1%
国家目标和实现的可能路径
【政策方向——“十三五”规划】
目标
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比重指标
全部和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
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1%
可再生能源发电
全部装机7.55亿千瓦,发电量1.89万亿千瓦时,占比25%以上
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全社会总发电量中的比重提高到9%以上
供热和燃料
替代化石能源1.5亿吨标准煤,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3%
技术进步
大型风机、多晶电池效率、智能能源网
约束考核
各省市区能源占比、发电占比
政策方向——项目管理
原则:减政放权
风电光伏:地方层面核准或者备案项目,国家层面总量和布局的宏观管理
全国风电开发建设方案
光伏年度指导规模
“十三五”方向:推进市场化
光伏:竞争方式配置项目(除屋顶光伏和完全自发自用光伏系统外)
完善太阳能发电规模管理和实行竞争方式配置项目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
光热:竞争性比选,示范项目推进
其他尚未明确
政策方向——目标引导制度
为可再生能源应用提供持续的增长空间,2016年3月文件正式颁布。
原则依据
建立明确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根据各地区资源状况和能源消费水平,依据全国总量目标,制定各省(区、市)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可再生能源比重目标和全社会用电量中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量比重指标
电网责任
对电网企业等规定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量最低比重指标
建立新机制
建立绿色证书制度,证书可通过证书交易平台按照市场机制进行交易
发电企业责任
对权益火电发电装机超过500万千瓦的发电投资企业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投资和生产情况监测评价
2020年除专门非化石能源生产企业外,各发电企业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应达到全部发电量的9%以上,可通过证书交易完成占比目标的要求
各省市区和电网企业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指标
年度指标分解和考核
发电企业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指标
范围:完成指标和被考核范围
确定比例基数
年度指标确定和考核
政策方向——落实发电企业责任和建立绿色证书机制
建立燃煤火电机组承担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指标和考核机制,2016年4月开始征求意见
政策方向——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
2016年3月文件正式公布,以缓解和解决风光非技术性限电问题以及电价政策执行效力问题(“量”和“价”),向电力市场化过渡打基础。
落实关键 :区域确定和保障性小时数确定
电网企业根据国家确定的上网标杆电价和保障性收购利用小时数,结合市场竞争机制,通过落实优先发电制度,全额收购规划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不存在限制可再生能源发电情况的地区,电网企业应根据其资源条件保障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发电量全额收购。
年发电量分为保障性收购电量部分和市场交易电量部分。两部分电量均享有优先发电权。国家核定各类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保障性收购年利用小时数并予以公布。
保障性收购电量范围内,因电网调度安排导致的可再生能源限发电量视为可再生能源优先发电权或优先发电合同自动转让至系统内优先级较低的其他机组,由相应机组承担对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补偿费用
保障性收购电量范围内的可再生能源优先发电权不得主动通过市场交易转让
政策方向——电价和补贴
新原则:风光随发展规模调整电价水平(风光)
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如实施后,电价政策和机制调整(风光)。
输配电改革后,固定标杆电价如何结合市场化实施,逐步转为度电补贴或市场溢价(可再生能源电力)。
绿色证书实施后,电价政策和机制调整(可再生能源电力),降低补贴资金总需求。
【 能源互联网与光伏微电网 】
拟定目标:2020年建成100个新能源微电网示范区
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
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2月)
推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2015年7月)
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7月)
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
分布式光伏是未来电力互联网和微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系列政策推动下实现了快速增长
发展规模显著低于各界(政策、行业)预期。 2015年新增装机139万千瓦,累计装机606万千瓦,在光伏发电中占比14%。 2016一季度新增96万千瓦,在新增光伏发电中占比13%
中国光伏发电市场
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关键问题
结合电力体制改革,输配电独立,售电放开:推进第三方售电模式
培育民用建筑光伏市场:4S店模式;居民电价较低带来的经济性问题需要创新政策解决
工商业建筑光伏市场
商业模式和投融资模式:扩宽投资主体范围
分布式光伏发电资产证券化
绿色保险和信贷政策,建立透明信贷体系
光伏发电市场各类型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