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发展至今,无论是风能、太阳能还是潮汐能均在各自的技术上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发展势头迅猛。可是追根溯源的一个待发展的问题便是如何找到一种大容量、低成本运行的稳定储能手段。储能无疑是解决新能源不稳定运行最好的办法,如果想要让新能源完全替代传统能源在生活中的地位,储能的发展势在必行。
纵观世界储能容量和技术发展的情况,美国和日本无疑是业界的先行者,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据中国储能网的数据统计,美国与日本的储能容量分别占全球装机容量份额的40%和39%。两个国家对储能方面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技术的投入换来的是相对等的能源回报,并且两国所发展的方向也各不相同。美国更倾向于利用幅员优势建设大规模的抽水蓄能电站,而日本则开始在技术方面进行革新,电池储能技术突飞猛进处于世界领先。
世界现有的储能技术手段主要概括为:
1.物理储能
其中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等都是物理储能的主要手段。
抽水蓄能是在整个电力系统中最为广泛应用的储能技术,由于抽水蓄能技术具有“黑启动”能力的特性,它在电力系统中的安全地位也是不可取代的。其工作的主要作用还包括削峰填谷、调频、调相等等。从理论上来分析,抽水蓄能也将会是解决风电不稳定的一个好办法,当风力多于电网需要时,多余的电能将水抽至上水库储存,当电网需求增加时,再放水发电补充电能。这看起来天衣无缝的配合却受与地形与自然环境的影响,我国目前也仅在青海几个地区有风、光、水互补的成功案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际上的研发集团也在研发创新解决办法,提出了小型、分布式的抽水蓄能电站,采取当地建设靠近风场的原则来试图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
压缩空气和飞轮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并且在分布式风光电站中国外有着不少的示范电站,容量和成本是制约该技术发展的最大难题。
2.化学储能
化学储能以电池技术为主,例如较早的镍镉电池、铅酸电池,也有新型的技术包括液流电池等等。
关于电池技术的发展,中国和欧美国家一样都在向日本取经学习。日本在福岛核电站事件后开始意识到寻找核电替身的重要性,其中早期阶段在抽水蓄能领域尝到的甜头后而开始大力投入发展电池储能技术。日本的钠硫电池,技术成熟,早在2000年开始已经进入了商业化的阶段,向海外进行设备和技术的出口。
我国现阶段也开始进行电池储能技术的研发工作,在今年举行召开的2014年风电、太阳能并网会议中,中国电科院就表示已经完成了相关电池储能的研究工作,期待更多的合作。并提出了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全钒液流电池具有寿命长、容量大、充放电次数多的优点,今后有望进一步完善技术,大规模的投入使用。实际上作为液流电池的代表,全钒液流电池已经在国外形成了产业化。
3.电磁储能
超导线圈、超级电容器等。
对于电磁储能领域所需要面对的挑战似乎更大。超导储能简单来说是利用理论上电流可以无损失的不断循环从而进行储能,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对超导材料和储存环境的极高要求,世界上的超导材料均需要在液氦或者液氮的低温条件下才能保持超导的特性。因此,即便超导磁储能具有转换效率高、响应速度快、大功率、大容量等特点仍旧难以大规模的推广和发展,如何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将会是首要任务。
如上技术哪一个才是最适合大规模的储能?就现在的新能源发展趋势来看,很难说哪一个会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就三种储能方法自身的情况来讲,各自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空间,这也是为什么能源强国仍在投入精力去研发不同的储能方法的原因。
综上所述,中国的储能发展仍然具备着无限的潜力,同时也是中国风电弃风现象有效的解决办法之一,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领域更快、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