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网讯:近年来,随着风力发电的不断发展,加上国家在风电政策上的支持以及国际上对风电发展的大力推进,对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在与中国风电一起经历了5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我国风电设备制造商快速遭遇到成长的烦恼。
高速发展后,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面临着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的产能过剩问题。依照国家相关部门的配额制计划,2011年至2015年间,中国平均每年装机量约为1500万千瓦,而2010年中国风电设备产能已达3500万千瓦。
2011年,随着全球风电产业进入低谷,中国风电市场放缓,中国风电设备制造商也随之进入低潮期。
近年来,为消化产能,国内各主要风电整机及零部件制造商纷纷将市场开拓重心转向海外。尤其是去年以来国内风电产业的急速降温更加快了“风机出海”的进程。2010年全国生产的风电机组出口量为13台,总容量仅为1.56万千瓦,而到2011年底这一数字上升到141台,总容量达22.06万千瓦,一年时间我国风机出口量迅猛增长14.14倍,凸显目前全国风机“出海”进程之快。
5月30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对中国输美应用级风电塔筒征收26%的临时反补贴税率裁决,这是国内新能源行业一个月时间内第二次遭遇美国“双反”制裁。美国针对国内风机塔筒做出的“反补贴”裁决让中国风电企业心生寒意。
尽管2012年“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最后将对整个风电产业盲目扩张的“制止”改为了“防止风电设备制造能力的盲目扩张”但对设备商来说,这种措辞的改变似乎并无二致。无论是对整个市场的限制还是对这个产业的限,都会产生影响,加速洗牌。
由于规模不断扩大、效率逐步提高以及风机制造产能过剩。2010年主要风电市场的陆上风机价格均出现大幅下降,风电机组价格被全面压缩至5000元/千瓦以内。截止到2011年2月,国际风电市场整机的均价降至100万欧元/兆瓦以下,而中国的风电机组的报价自2008年以来降低了三分之一,从8000元/千瓦的水平下降至3500~4000元/千瓦,逼近平均制造成本,风机千瓦造价提前进入“3000元时代”。
地方政府为了“以资源换市场”大举建造风电设备基地,也造成许多重复建设。
“2009年国务院38号文已经提出要抑制这种重复引进和重复建设的问题,这个思路很对。在一些风力资源丰富的地方建风电设备厂是有必要的,既支持当地经济,也减少设备商的运输成本,而且风电场建设完之后还必须有相应的维修中心。但如果太多了必然会造成产能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