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已经有1.3GW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在欧洲乃至全球都处于领先地位。”Peter Madigan表示,“英国已经树立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在这个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能够参与进来。”
3轮发展达48GW
根据维基百科的统计数据,在2011年开端,英国的风电装机总量超过了5.2GW,位列全球风电装机排行的第8位。虽然,与眼下中国44733.29MW(1GW=1000MW)的装机总量相比,英国的装机量未免显得寒碜,但其海上风电的发展速度却也让中国望尘莫及。
去年9月23日,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场,位于英国东南部的Thanet Offshore Wind Farm(萨尼特海上风电场)正式开始并网发电。这个总投资超过7.5亿英镑,装机容量为30万千瓦的风电场,产生的电力足够约20万家庭的使用。
可萨尼特还没风光多久,就被人抢走了第一的宝座。3月8日,丹麦DONG Energy、德国E.ON 和阿联酋Masdar三家公司就共同宣布,首个海上风力涡轮机基础已在50米深的泰晤士河河口安装完毕,这标志着新的世界最大海上风电项目London Arrey Offshore Wind Farm正式启动建设。
英国皇家财产局的数据显示,在第1、2轮的海上风电项目发展中,已经完成了1.3GW装机容量,并有1.1GW正在建设之中;政府已经批准再建的项目达到2.9GW,另有3.2GW容量在规划中。此外,英国皇家财产局还在2010年5月批准了7个1、2轮计划中的项目额外增大装机量,增加的总量达到1.5GW。
在第三轮计划中,英国皇家财产局确定了9个海上区域,目前开发商们已经承诺的项目装机总量达到32GW。而除了已经包括在第3轮项目中的计划,苏格兰政府和英国皇家财产局还特别对苏格兰海域进行了测风,并完成了5.7GW项目的招投标。
目前,在英国发展海上风电,每兆瓦发电量可以获得2个ROC,并且按计划这个标准将一直持续到2014年。“2009~2010年度,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市场交易价为37.19英镑。”Richard Hall说,“我们相信,这些制度的实施无疑将鼓励海上风电的发展。”
100亿英镑资金缺口
“但英国仍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一个是如何为这些项目融资,另一个是没有这么大的电力市场需求去撑住这个规模。”Justin Wu表示。
在中国,一般情况下电力运营商开发一个风电场,项目所需资金的80%都是来自于银行贷款。而在英国,即使是实力较强的开发商,也只能获得约为60%的银行贷款。“因为海上风电项目的风险性,它的利息还会比一般项目高250~300个基点。”Justin Wu介绍。
即使电力开发商接受所有这些苛刻的条件,也只能找到10~14家银行愿意为英国海上风电项目提供贷款,而2008年前有40家愿意这样做。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能源业务负责人Andy Cox坦言:“现在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争取信贷委员会的信任,他们普遍对这些项目面临的风险有所顾虑。海上风电项目的巨大资金缺口正逐渐呈现出来。”
事实上,尽管可能面对资金上的困难,仍然有人十分看好英国的海上风电产业。“政府去年承诺投入10亿英镑成立绿色投资银行(Green Investment Bank),来为清洁能源和低碳项目筹集资金。”Peter Madigan表示,“而且巨额的资金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不一定需要制定全新的筹资方式。许多国际投资者的涌入,自然会带来资金。”
“我们希望可以和一些中国的风机设备商合作。”Lionel Avignon表示,他是欧洲第五大电力运营商Vattenfall在英国的首席运营官。“我们已经和华锐风电、金风科技以及三一电气有过接触。”
实际上,英国并没有本土的风机制造企业,市场由Vestas、Repower等欧洲企业占据,风机售价一般在约100万欧元/兆瓦(相当于人民币1万元/千瓦)。而中国企业在国内报价目前已经低至约3400元/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