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子制造和服务商富士康科技集团宣布与旭智资本签署协议,拟发起规模70亿元绿能开发基金,布局太阳能、风电以及配套储能等绿电产业,在推动供应链降碳的同时创造投资收益。节能降碳的风吹到各行各业,风电行业正迎来更多跨界资本,非新能源公司的快速涌入不仅拓宽了融资渠道,更借助自身固有技术打开市场空间。业界普遍认为,风电行业有望迎来更多增长动力。
跨界者众多
据富士康公告,该公司制定了在2050年达到净零排放的目标,同时也设定2030年绿电使用比例提高到50%,过去几年富士康采用营运节能、直购绿电、绿电建置、投资购买绿电凭证四大手段,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但富士康也指出,如何取得绿电却是整个供应链最大的挑战。为此,该公司宣布开启“合作模式”,运用旭智资本在全球能源开发领域多年的投资及运营经验,双方合资设立资本总额人民币20亿元的绿能资产投资公司,聚焦绿色发电项目,最终目标是每年取得20亿千瓦时的绿电权益。
宁德时代作为电池产业巨头,同样在近期选择投资海上风电。早在2021年,宁德时代注资25亿元成立时代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并在去年下半年宣布入局海上风电,介入海上风电开发建设和运营业务。
从宁德市自然资源局公告来看,去年底宁德时代宁德深水A区海上风电场项目正式获批,该项目规划容量达到800兆瓦,时代绿色能源则是该项目的投资主体,项目投资规模超过129亿元。
在业界看来,随着全球减碳行动的推进,各行业的绿电需求不断增长,制造业跨界投资新能源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对制造企业来说,入局风电、建设自有风电项目一方面能够获取稳定绿电供应,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绿证等方式降低产品碳足迹。”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瞄准“风电+”
从全球范围来看,非新能源公司跨界投资风电的现象也并不鲜见。2020年,欧洲家居巨头宜家就宣布收购多个芬兰陆上风电项目,就地生产绿电自供自用,随后更有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公司宣布注资建设风电场,利用风电场为其数据中心、云服务等业务提供绿电。
记者观察到,从各大公司跨界“奔赴”风电的行动来看,获取绿电只是第一步,风电项目投资仅是其新能源布局的一环,结合自身特点的“风电+”融合模式受到更多青睐。
去年4月,格力集团旗下珠海格盛科技就与三峡新能源阳江风电有限公司、阳西县人民政府签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提出格盛科技将立足半潜式波浪能专利授权技术服务,携手三峡新能源挖掘阳江市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谋求产业融合。同时,还将合作建设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试点项目,探索“蓝色能源+海上粮仓”典型模式示范。
格盛科技总经理王振鹏公开表示,将紧紧依托海上风电能源与结构优势,探索发展深远海养殖产业,走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海域资源集约生态化开发之路,拉长海洋经济产业链,实现产业多元化拓展。
今年1月,国家能源局就《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以推动分散式新能源就地开发利用,促进新能源多领域跨界融合发展。提出积极推动围绕公共建筑、居住社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铁路高速公路沿线等建筑、交通领域,发展新能源多领域融合的新型开发利用模式。
激活新动能
传统能源、电池等相关领域纷纷布局,高铁交通、电子产品、互联网等非能源行业公司也选择入局,跨界新能源的空间不断拓宽,在业界看来,不同领域企业有望借助自身不同核心技术、资源以及“原领域”优势带来差异化竞争。以深圳高速公路集团为例,该公司就在2023年加码风电业务,新增多个自持风电项目,同时还拓展进入风电场后运维服务业务板块。该公司称,将继续发力环保板块,为城市提供“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另有公开信息显示,宁德时代也颇为看好风电光伏装机增长下的储能需求,正在新建的宁德深水A区海上风电场项目预计也将配套储能设施。
入局者虽众,但跨界有门槛。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风电技术进步以及运营成本降低明显提高了风电发展空间,但风电开发运营项目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回报周期长等特点,同时对行业专业技术能力要求较高,对于跨界公司来说具有较高的资金、技术和政策壁垒。因此,与具有实力的企业合作,或成为介入风电业务领域的一大重要途径。
彭澎也表示,当前风电投资已经成为相对比较成熟的产业,即使非新能源行业公司没有多少风电投资经验,但风电行业内成熟的EPC团队以及产业链都能够帮助非新能源公司推进相关项目。随着跨界资本投入增加,也将为风电行业带来更多客户,进一步扩大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