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国际媒体再次针对欧洲海上风电产业发展进行报道,媒体报道称,欧洲由于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链不完整,设计缺陷,供应链成本不断上升等多重因素,数十个海上风电项目或将无法按时交付。
就在15天前,欧盟召开会议,宣布将2030年欧盟国家的可再生能源目标从32%提升为42.5%,这一目标的确认表明欧盟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决心不会动摇。
但实际上,欧盟国家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与当前的实际路线已然发生脱钩。
此前,英国政府曾提出,到2030年完成50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并网容量,而时至目前,这一数字仍停留在1400万千瓦左右,与目标达成距离尚远。
数据显示,2021-2030年欧盟新增风电的目标为480GW,其中包括103GW的海上风电,而当前仅17GW来自海上风电。
另外,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船运成本走高等多重因素,欧洲海上风电设备制造商面临着越来越高的成本压力。
另一方面,受各国可再生能源政策调整影响,近一年多来,欧洲国家频频出现海上风电“负补贴”投标,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商资金压力不断累积。
风电观察获悉,由于开发成本飙升,瑞典可再生能源开发商大瀑布电力公司将停止开发位于英国北海区域拟装机容量达14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项目。
相关外企高管对外表示,欧洲海上风电项目以及失去投资价值,按照目前的成本和收益率计算,一个海上风电项目需要运行20多年甚至更长才能够回收成本,这还不包括项目后续的运行维护等服务费用。
9月18日,国际风电整机巨头Enercon首席执行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为应对中国具备强劲竞争力的风电产业装备及供应链,欧洲必须要为风电行业创造一个合适的竞争环节与框架条件。
除部分关键核心技术,欧洲部分风电装备制造企业的整体技术,产品已经无法和国内风电装备企业同台竞争,需要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欧盟其实也这样做了。
比如说对中国风电企业实施的反倾销,征收碳关税等等。
而且就在上周,欧盟委员会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从风电到钢铁,从电池到电动汽车,我们的目标都是非常明确的——欧洲清洁能源产业的未来必须由欧洲自己来创造。”
对此,欧洲风能协会主席Giles Dickson也表示赞同,他表示,欧洲的风电产业应该继续保持由欧洲制造。
他提醒欧洲的风电投资企业,应该从长远角度考虑,不要被眼前“不公平的补贴”所造就的低价中国风机所诱惑,这存在安全隐患。其认为,“中国整机商正威胁着欧洲风电行业的基础,这是在重蹈欧洲严重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覆辙。”
但这并未影响中国风电企业走出去的决心,在前不久举办的德国胡苏姆风能展会,三一、中车,大金重工等十余家风电企业亮相,展现中国制造的风电产品,为风电走出去开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