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风电网 » 风电要闻 » 正文

央视《对话》聚焦“大风机”:下一个目标是20-30MW(附文字实录)

日期:2023-07-17    来源:风芒能源

国际风力发电网

2023
07/17
08:4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金风科技 三峡能源 明阳智能 风电机组

7月15日,央视《对话》关注中国制造诞生的全新“大”重器,特别邀请到了它幕后的打造者们:三峡能源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张龙,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总裁曹志刚,明阳智能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张启应,告诉我们全球最大单机容量16MW风电机组,它到底有多大?有多震撼?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秘书长秦海岩,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世波,汕头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王伟平一起分享了中国为什么一定要造大风机以及中国风电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建设背后的故事。

大风机,“大”在哪儿?

大尺寸

曹志刚:这台风机叶轮直径有252米,相当于7架C919并排摆放,旋转一圈扫风的面积超过7个标准足球场,叶尖速度超过高铁,仅机头部分就有570吨,相当于10列复兴号高铁车厢集成在一块的重量。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将在50层楼的高度旋转运行25年。

大产出

张龙:这个16兆瓦的风机,旋转一圈所发的电量是34度,可供一个三口之家一周用电,风机一年的发电量可供10万人的小镇居民用电。

大智慧

张启应:风机在设计之初就赋予了智能,当台风来的时候,它会做出相应的动作,抵抗18级以上的大台风,以确保安全。

大难度

张龙:为了安装这个最大的海上风电机组,我们量身打造了施工安装船“白鹤滩号”,这艘船的起吊能力是2000吨,有4条大腿,每条腿长是120米,相当于40层楼高。当作业时,4条大腿就深扎到海底,形成非常平稳的作业面,能够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为什么中国一定要开发大风机?

张龙:这是国家能源转型发展的需要,过去我们发展煤电、水电比较多,现在水电已经到了开发的高峰期,煤电受限于排放,所以风电就必须担当起能源转型的大任。

张启应:中国有大部分的沿海地区都在台风区域,如果没有风机能够抗击台风的话,那么风电在中国几乎没有未来。我们一直是在无人区里面探索,不停地经历挑战,走到今天。

曹志刚:我们最初的梦想是造中国人自己的风机,在1997年之前,中国所有的风力发电机组全部来自于进口,当时每千瓦造价超过了1万元人民币,国外专家在中国产业链走了一圈之后,说中国十年之内造不出自己的风机,因为中国没有产业链的基础,这句话激起了整个风电行业人的不服。今天我们不仅可以造出大风机,还要让中国人造的风机走遍全球。

秦海岩:企业为什么要追求这个大风机?经济性问题也好,资源开发也好,其实这里面还有一条,就是做大风机,就像我们登山运动员一样,你登上了一个一千米的高峰,你就想着登两千米,最终你想登上的珠穆朗玛峰。现在20MW、30MW,就是我们的珠穆朗玛峰。

大风机的未来在哪里?

张龙:风电的资源非常丰富,在中国陆上140米的高层,风资源技术经济可开发量就达到了100亿千瓦,相当于全国现在装机容量的25倍。我相信未来风电无论装机容量还是发电量,比重都会逐步提升。

曹志刚:我觉得风电现在既有经济性,又有单体的规模体量,又有产业链的这样的充足的能力,我觉得非常有信心让风电真正在中国能源转型的过程中成为顶梁柱。

张启应:风电的发展我个人持乐观的态度。因为风电的成本会越来越低,一些风资源未来可以低于一毛钱一度电。当风电便宜到一定程度后,新的应用场景会出现。

秦海岩:资源储量是没有天花板的。我们近期的目标,到2030年中国风电的装机要达到12亿千瓦,陆上装10亿千瓦,海上装2亿千瓦,远期的目标到2050年装30亿千瓦。

下一个目标

张龙:三峡能源,致力于成为海上风电的引领者,我们将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到十四五末期,我们将在广东阳江建成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场,我们也希望各个装备制造企业研发制造更多更大更好的海上风电机组,我们共同打造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走廊。

曹志刚:金风科技用25年的时间走过了第一个1亿千瓦的装机,接下来我们会用不到5年的时间完成第二个1亿瓦的装机,为客户带来更高价值。

张启应:我们明阳智能的话将在今年年底推出18兆瓦以上的海上漂浮式风机,将深远海能源的开发推进到100公里以外,为全球的风电行业做出我们名扬智能的贡献。

文字实录见下:(仅供参考)

主持人:

大家好,欢迎各位收看对话,这些年来相信大家常常都会被中国制造造出了大飞机、大游轮、大火箭、大航母等等这样的消息所震撼。而今天这期《对话》节目当中,我们要来关注的是中国制造打造的又一国之重器,同样很大。各位看看我们身后的大屏幕,此刻大屏幕上出现的就是有着世界擎天柱之称的大风机,大风机到底有多大,它有多厉害?我们今天要请到对话现场的各位嘉宾和大家一起来分享。首先请大家认识一下我身旁的三位嘉宾。

张龙:

我是来自三峡能源的张龙,大家都知道三峡是做水电的,我们是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企业,其实我们还是全球领先的海上风电开发企业,刚才主持人您介绍了大国重器,就是我们跟金风科技联合研发,前不久刚刚在我们福建平潭外海成功吊装了16兆瓦,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白色风电之一。

主持人:

当时创下了世界之最的时候,我们中央电视台也做了全程的一个现场直播,来认识一下第二位嘉宾,您和大风机之间的关系是...

曹志刚:

身后的这一台擎天柱式的大风机,就是金风科技生产制造的,我们也是全球最大的工业装备制造企业。

主持人:

欢迎您的光临。第三位嘉宾。

张启应:

我是来自明阳智能的张启应,其实早在今年年初的话,我们就发布了一款比这个风机还要大的18兆的大风机,它的风轮直径达到280米,这款风机的话将于今年年底下线。

主持人:

我们刚刚被两位联手创造的世界纪录所震撼。紧接着第三位出场的您又把这个记录继续抬高了一下,果然在大风机这个领域当中没有最大只有更大。我想问一问我们今天请到现场的几位专家,如何来看待我们的大风机的记录,不断的被挑战,不断的被刷新,而且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当中。

1998年那时候我们在研制600千瓦的充电机组,到2020年我们才生产出了10兆瓦机组。但是到今年23年短短三年,您刚才也看到了,他们几个企业你追我赶,从10兆瓦一下3年时间就干到了16兆瓦,全球大风机时代,已经步入了中国引领的新时代。

主持人:

进入到了我们的中国时间。其实刚才我们都已经真切的感受到了,作为业内人士提到我们打破世界纪录的那一刻,我们心中的喜悦,但是其实回归到我们很多人的视角,特别想要了解一下,当我们提到16兆瓦18兆瓦听上去好像是平淡无奇,所以请三位来给我们透露一下,我们打破世界纪录的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一种震撼性

曹志刚:

大家从图片上可能看不出来风机的想象出来它到底有多大。这台风机它的叶轮直径有252米,相当于7架C919(大飞机)并排的摆放,然后它旋转一圈能够扫风能够的面积超过了7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而且大家看到的平常我们看到风机觉得它旋转的很慢,但是在夜间的速度,实际上已经超过了高铁大速度,已经超过了350公里(每小时)。它到底有多重呢,仅仅在机头的部分就有570吨,相当于10列复兴号高铁车厢集成在一块的物体,这样的一个庞然大物在50层楼高,也就是152米的高度,要旋转运行25年,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它背后要突破的技术难度有多大。

主持人:

谢谢曹先生给了我们这么形象的一个描述,我们顿时知道了所谓大风机绝不仅仅是你看到的这三个字这么简单。

张龙:

对于我们清洁能源发电企业,相对于外观尺寸,我们更关注它的发电能力,像这么一个庞然大物,16兆瓦的风机,它旋转一圈所发的电量是34度电,相当于可以供一个三口支架,一周的用电量,一年的发电量可供一个10万人的小镇居民用电。

曹志刚:

刚才张总说了大风机,可能一方面是大的尺寸,一方面大的产出,另外一方面其实它还有大智慧。我们通常理解,风好像是天上刮过来。靠天吃饭的。但是现在每一台风机,我们可以去预测未来的7×24小时每天的发电量,可以预测24小时之内每隔15分钟的发电量。可以根据电力的需求来做调节。而且每一台风机上装了激光雷达,激光雷达它可以感知未来3~5秒到底风资源来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然后提前去做他的叶片桨距角的调整,提前去做控制策略,来适应大风速或者说极端天气所带来的影响。所以我想大风机可能表面上是重量、是尺寸,但是它有内在的大智慧。

张启应:

大家可能想象会说,这么大的一个风机的话立在海上,万一台风来了怎么办?所以我们在设计风机的时候就赋予了风机这样的智能。当台风来的时候,它会做出相应的这些动作,能够抵抗18级以上的大台风,所以确保安全。

主持人:

说到海上的大风机,我们第一反应就是这得多难。这些在海上要完成这样的一个大体积、大重量的施工,它的难度到底大到什么样的程度。

肖世波:

我把海上施工的环境与我们陆上的不一样的地方跟各位介绍一下。

第一个就是我们现在目前在海上施工的时候,我们面临的风比我们在陆上要大很多,第二个就是我们在海上施工又受浪涌的影响,也就说我们在陆地上施工的时候,我们是站在脚踏实地的站在地上,而我们在海上施工它是靠船舶施工,这个一旦起了大风大浪之后,这个船舶是会出现晃动的。这种晃动对我们整个施工的对位和精度的要求是有巨大影响的。

主持人:

我觉得你们把体操的平衡木的项目搬到了一个摇晃的船上,感觉是有这样的一个难度。对。

肖世波:

第三个就是我们因为在海上施工,现在随着风电产业是深远海发展之后,水深了之后,我们对在深水基础施工这方面的难度也会大大增加,这是我们的一个环境上面的难。另外我们这几天在电视里面,已经看到了我们大风机安装的难度,大家也有印象了,它吊装受我们高空高度增加受风的影响,风的影响之后,对我们整个的吊装是产生巨大的晃动。

以我们16兆瓦的风机机组来比喻的话,16兆瓦的机组叶片,已经是123米长,这么长的一个叶片,从海平面要调到是152米高的高空。它很轻,它在调的过程中,风对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就像一片树叶在空中晃动。要对准它的姿态,要调整它的姿态是非常难的。叶片调到高空,要跟我们的叶轮进行对接,这个叶片上面有176个螺栓,它要跟我叶轮上的176个螺栓口要对接。螺栓直径是42个毫米,螺栓孔才45个毫米,那就是说,两个之间的间隙只有1.5个毫米。这个难度就相当于一个高空走钢丝的一个人要穿一个针,穿针引线一样这么大的困难。

主持人:

其实这么多的钢铁巨人一般的这些零配件要把它运到船上去,我觉得本身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我都想象不出我们是怎么把它运过去的。

张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三峡在陆上建了单机容量最大的白鹤滩水电站,为了在海上安装这个庞然大物,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电,我们也量身打造了相应施工安装船。我们也把它命名为白鹤滩号。

这艘船的起吊能力是2000吨,它有4条大船,每条腿长是120米,相当于40层楼高。当我们作业时,这4条大腿就深扎到海底,然后形成一个非常平稳的作业面。所以我们在安装时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我们就能够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渔船。

主持人:

我们刚才说了大风机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大,那伴随着风机越来越大,是不是我们安装的难度系数也是越来越大,甚至是成比例的增大。

秦海岩:

您说的特对,白鹤滩(号)刚才讲了170米的起吊高度,2000吨。最近造船业正在造起吊能力3000吨,可能还要180米这样的船去满足未来越来越大风机的吊装的要求。

同时其实还有一点,就是因为要建海上风电,才提出了这样对更先进船舶的需求,如果这种船舶用在建设其他海洋工程,也会起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这样的一个作用。

以港珠澳大桥为例,如果用我们现在的船舶去建设,因为当时是没有这样的船舶的,那建设时间可以节省一半。

肖世波:

如果说给我们一个回去的机会的话,在当时这种环境下,用我们现在这些装备去干当时的港珠澳大桥的话,这个效率刚说是提高一半,其实从某个层面上来说,还远远不止。

将来我们如果要建更大的跨海工程,或者是更为复杂的海域建更难的项目的话,以现在海上风电这些装备去做的话,效率会大大提高。

主持人:

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件事上,其实海上大风电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答案。虽然说我们做了这么多的努力和突破,但是我还是想问一问,既然它的难度这么大,为什么我们不把发展的重心就放在陆地上。实质上中国陆地空间也有非常快速的发展。

因为2020年当年的主流的装机容量可能也就不到5兆瓦,但是现在在陆地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10兆瓦,可能在陆地上比较大的问题是随着物件越来越大,比如说叶片超过100米,吨位超过100吨,它的宽度超过5米,可以说物流变得很艰难,所以体现出来了在海上做更大风机的优势。

张启应:

您说的为什么不把陆地风电开发完?那么从我们来说,首先的话就是在中国这个地理位置,因为中国能源消耗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海上和东南沿海毗邻。发出的电可以马上消纳。那么“三北”地区风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它要经过“长途奔袭”到达东南沿海的话,从它的可靠性和它的成本来说,其实都是比较高的。

秦海岩:

发展海上风电是为了解决我们沿海的一些发达城市的用能问题,你必要要发展自己身边的电力。

其实还有一个更有深远意义的事。就是我们国家海洋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海岸线1.8万公里。以前我们深远海这个经济开发项目非常少的,但是就是因为我们走到深远海,(海岸线)100公里以外去开发海上风电。所以现在有一个趋势,是把海上风电加其他产业,然后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比如说海上风电加制氢,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相结合,我们因为有固定的基础,在我们风机机组旁边可以做一些平台,可以做两个箱,甚至可以去做休闲海钓,这样的话就像总书记一直在说,我们不能只向陆上要食物,我们要向海上要食物,建设蓝色粮仓,还有一个未来我们的海上风电开发要走入专属经济区,我们把专属经济区的海洋资源开发出来,其实可以进一步巩固我们海上的主权。

主持人:

谢谢您的补充,让我们真的倍感自豪,但就在这样的自豪时刻,请允许我稍稍的泼一点点的冷水,因为我在网上看到不少人对于风电,对于大风机有着这样或者是那样的一些说法,我们把它列出来,你们觉得哪一条最不靠谱?来各位请看,我们搜集到的针对大风机的质疑。

张启应:

我说一下对于鸟类的影响,其实也挺有意思。我们每个人都开汽车,有那么多汽车,你们觉得对于开汽车对鸟类的影响大不大?

那么大家可能觉得没这个想法。但是我要告诉你一个数据,根据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服务局的统计数据表明,我们风机对鸟类的损伤,只是开汽车的对鸟类损伤的千分之一,所以其实它的影响的话相对比较小。

但同时的话,我们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一个努力。尽管他比较小了,我们是通过一些智能的驱鸟器,进一步的降低对鸟类的影响。

张龙:

我回应一下大风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吧,就拿我们这个海上风电来说,欧洲是很早开发海上风电的。最近正好荷兰莱顿大学有个研究团队,对欧洲北海6个海上风机经过11年的跟踪分析,他们发布了1个研究成果,因为在海上风电的基础在海底。并形成一个人工鱼礁效应。根据他们的分析,海上风电、风机基础周围的海域,生物的种类反而增加了两倍,海洋生物的数量增加了100倍。所以说不仅没有破坏这个海洋生物,而且更多了。

曹志刚:

我觉得最不靠谱的是土地占用,因为现在一台10兆瓦的风机所占用的(土地)面积基本上只有50平米,也就是说,我们要建一个一百万千瓦的风电厂,它所占用的面积可能也只有八亩地。随着未来的技术进步,大家看到风机的塔架会变成桁架式的塔架,也就是类似于巴黎埃菲尔铁塔的这样的结构。上面风机可以安全稳定运行,在塔架的底部,行人、走车、耕地是不受任何影响的。

如果按照这样的结构,它的占地会缩小到六平米。也就是说,相当于零用地就可以完成超百万千瓦这样的容量的风电场的建设。那同样一个百万千瓦的火电厂,它的占地会超过800亩地。那我们同样的比较,如果和光伏做一个比较,同样十兆瓦的光伏,它的占地面积会超过10万平方米。

而且从这一台风机为例,16兆瓦的机组发电一年,它可以相当于植树300万棵。那它对于

温室气体排放的减排。对于温室效应的改善都是有效的帮助。所以我觉得最不靠谱的是地面占用和生态破坏。

秦海岩:

其实还有一个对我们影响比较大的说法,就是这个风电立起来之后对景观的影响。

你说立在那儿到底是好看还是不好看呢?这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跟这个风水差不多,最近呢,我们也做了很多的,这叫去工业化的工作,比如说我们在濮阳,河南濮阳的风电厂就结合当地的甲骨文文化,在塔筒上涂上甲骨文,然后成了当地的一个网红打卡地点。还有我们在广西这些少数民族地区。我们把当地民族的图腾涂涂在这个塔筒上,当地老百姓非常喜爱。

主持人:

所以其实,大风机现在跟景观的融合度已经变得越来越高了。那刚才我们破解了,大家的一些担心或者是质疑之后,我们也聚焦一下大家的关心。随着海上风电不断的发展,其实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就是装机容量不断的在提升。从我们之前提到的十兆瓦,16兆瓦到18兆瓦,我相信我们今天在提大风机的时候,一定不是说为大而大,在背后一定有我们特殊的原因,所以想请问一下我们的三位哈,为什么我们一定要造大风机。

张龙:

我想这个也是我们国家能源转型发展的需要啊,过去我们发展煤电、水电比较多,现在水电已经到了一个开发的一个高峰期,那未来会逐步下降。煤电受限于这个排放,所以未来也不会太大规模的去开发。所以风电就必须担当起我们能源转型的大任。

主持人:

能源转型给我们提出了一个现实的需要了。

张启应:

首先大风机,大肯定不是我们最终的一个目的。那么其实风电就是不断的产生着绿色低碳能源。

其实它背后本身的经济的一个推手的话,还是它要足够便宜。在风机大型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这个经济性变得更好。

主持人:

以前大家都觉得新能源的电是垃圾电,我们都用不起,甚至有人说这是垃圾电,你发出来了,最后也是浪费了。所以在这个大的背后,我们是不是解决了大家之前的吐槽或者是诟病。

张启应:

对的,不断在解决这些问题。

曹志刚:

金风科技刚成立时,最初的梦想是造中国人自己的风机。为什么要有这样的一个梦想?

在1997年之前。中国所有的风力发电机组全部来自于进口。

当时的每千瓦的造价超过了1万块钱,然后我们从国外引进技术,聘请了国际的专家,到中国来看中国的产业链,包括刚才谈到的叶片、齿轮箱、发电机、偏航系统、电控系统。

国外的专家在中国的产业链走了一圈之后,给我们这样一个结论。说中国十年之内造不出来自己的风机,因为中国根本没有这样的产业链基础。

主持人:

这样的断论。对于你们的从业者而言,会不会是一个特别大的打击?

曹志刚:

我觉得这个在当时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激将法。就一下子激起了金风人当时的不服,也激起了整个风电行业人的不服。我记得特别清楚。从1997到2000年,短短的三年的时间,我们中国人用自己的双手造出来了中国人的叶片,造出来了中国人的齿轮枪,造出来了中国人的发电机,造出来的偏航系统和电控系统。最后实现了第一次的中国制造的风机安装在达坂城风电场投入发电运行。

我觉得正是有了这样的一个过程,能让中国有自己的造大风机的梦想可以实现。而且我们这个梦想还在延续。我们现在想的是怎样要让中国人造的风机走遍全球。让所有的全世界的客户可以用上中国人造的风机。

秦海岩:

企业为什么要追求这个大风机?经济性问题也好,资源开发也好,其实这里面还有一条,就是做大风机,就像我们登山运动员一样,你登上了一个一千米的高峰,你就想着登两千米,最终你想登上的珠穆朗玛峰。现在20MW、30MW,就是我们的珠穆朗玛峰。

主持人:

今天我们联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行业内的世界纪录。当我们成为新纪录的创造者的时候,用秘书长的话来说,我们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峰,那么站在这个顶峰的时候,你们的内心是一览众山小的那种自豪感,还是高处不胜寒的一种担心。

曹志刚:

当我们创造了新的风机容量的记录,安装的记录,发电运行的记录的时候,心理上其实既有自豪,也有如履薄冰的感觉。自豪,我觉得其实不是我们自己,而是身后的中国的产业链,

在过去25年的时间之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只有产业链的长足的进步,其实才支撑了我们现在看到大风机的整体,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大风机在中国有很好的土壤。

张启应:

其实今天我们站在这里,或者我们坐在这里。我们的成功的话,不是无缘无故。

其实我们遇到了很多很多的困难。记得在2007年的时候,我们为了研发在台风地区所能用的这个风机的时候,德国的合作伙伴就是说我也研发不了。

那怎么办呢?欧洲都研发不了,德国人都做不了,我们中国人自己行吗?对吧?最后董事长的话,最后坚持说我们还是要办。

主持人:

他给出的理由是什么?为什么中国人一定要造自己的大风机?

张启应:

他是这么想的,就是我们公司在广东地区,中国有大部分的沿海地区都在台风区。

如果没有风机能够抗击台风的话。那么风电在中国其实几乎没有未来。只能在“三北”这些地方用。所以他坚定地一定要做这个东西。我今天理解的话,这也可能是所谓的企业家精神吧。

所以,那个时候的话,没有办法,我们首先就去研究什么是台风。我们去搜集了我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日本,甚至美国的一些数据。我们先一起研究把台风的,适用于风机设计的这些模型研究出来。研究出来之后,我们在2007年立起了这个全球第一台抗台风风机。所以今天为止,就是我们说大风机,无论是我们明阳还是金风,说我们今天面临的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个局面。其实我们一直在中国,就面临着这种挑战。

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说的话,我们一直是在“无人区”里面探索。至于未来的话,其实我们这些方法论,我们经历了这些,就是后面的一些逻辑和方法,我们其实已经掌握了。

那我们继续就是用这些方法,应用逻辑,我们继续往前走,来面临我们新的挑战,解决新的问题,把我们的风电的研发,风电的技术推向新的高度。

主持人:

张总,您认同您身旁的两位,他们描述的为什么中国人要造大风机?背后的这些理想也好,追求也好,实力也好。

张龙:

我非常认同,就是过去啊,我们刚开始开发海上风电的时候,可供选择的风机非常少。只有少数的国外企业,他们几乎垄断了整个海上风电这个市场,价格卖的很高。所以说我们安装,建设成本很高。但是随着这几年,特别近三年我们国产风机的加快发展,大幅降低了成本。

现在我们已经自豪的说,不需要国家补贴了,可以平价上网。这是在很多资源风资源很好的地方,我们比传统的能源成本更低。

秦海岩:

我们(为什么)要研制自己的风机,研制我们自己的大风机,其实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中国是一个能耗大国,也是排放的大国。那我们现在60%电力还来自煤电,煤电的排放是最高的。

只有开发出我们自己大风机,然后才能开发我们自己的风电资源,才能支持我们的能源转型。才能实现我们的碳达峰碳中和。

主持人:

所以我们对于能源替代这个问题而言,我们同样对于大风机是寄予厚望。那我们来看看到目前为止,风电在我们发电的贡献度上有过什么样的一些表现。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2022年全国发电量的一个占比情况。

排在首位的当然是我们最传统的火电了,占比达到了66.5%。排在第二位的呢,是我们的水电,占比达到了15.3%。风电虽然是中国的第三大电力能源,它的占比只有8.61%。说第三,我们很骄傲,仔细一看贡献的占比,确实还有点儿小哈。

张龙:

首先这是一个静态的数据,目前我们风电从发电量确实占比只有8.6%。我们火电、水电都是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现在在我们整个能源结构里面确实是一个主力军的地位,但是我们往后看,我们风电的资源非常丰富。在我们中国就陆上,在140米的高层,我们的风资源技术经济可开发量就达到了一百亿千瓦,相当于我们全国现在装机容量的四倍。

所以说我相信,未来三、五年或者五到十年之后,我们风电无论装机容量还是发电量,比重会逐步提升。

张启应:

风电的发展,我个人持乐观的态度。原因的话就是风电他的成本越来越低。我们可以低到什么程度呢?在一些风资源,现在好的地方的话是低于2毛钱1度电。那么在未来的话是低于一毛钱一度电,这是完全可能甚至低于1毛钱1度电。那么在未来,我们设想一个场景。

那么我们有这么便宜的绿色的能源。另外一方面的话,我们的电动汽车越来越多,我们的智能家居越来越多,它们在电网上的话,它可以智慧的去选择便宜的风电。

这样的话风电的话在整个电力系统的穿透率的话,它会大幅提升的。那么还有的话当我们风电便宜到一定程度之后的话,那么我们新的应用场景遍会便会出现,比如说风电制氢制氨制醇。这样的话风电一方面的话。在其他燃料方面的替代作用也显现出来,不只是在电能的替代,而在其他方面也显现出来,那么风电整体给我们人类所带来的这一个减碳减排作用的话,会远远超过现在的8.6%。

曹志刚:

从动态的数据来看,现在中国风电的产能一年有1万台的产能,如果按照每一台风机即便只有10兆瓦的容量,一年它可以安装的容量将超过1亿千瓦。截止到去年,中国累计的风电安装容量接近4亿千瓦,风电现在既有经济性,又有单体的规模体量,又有产业链的这样的充足的能力,我觉得非常有信心让风电真正在中国能源转型的过程中成为顶梁柱。

主持人:

这个顶梁柱目前个头还稍微小一点,您看我们经常会提到其他的一些,像光伏啊等等,这些产业的发展似乎更加的吸引人们的眼球啊,在资本市场上它也更受追捧,他的造富的能力也更强。很多的首富都先后诞生于那样的一个领域。那回过来我们看风电。这么有实力,这么好,然后这么有未来,可是目前还常常被别人忽略。你们会有一种心理的落差吗?

张起应:

我是这么理解的啊,因为风电,就是它是一个大型复杂系统工程,他牵涉的这个学科非常多,包括空气动力学,包括这个结构动力学、转子动力学、电磁学、新材料等等等等,所以呢,就是一般人啊,不太轻易看得懂。那么在我不多的这个投资的一些知识,我了解到哈,这些投资人的话,他一般喜欢看一些简单的看得懂的东西,那么他会去投入,那么所以说,可能我们太复杂了,所以不是马上轻易能看得懂,我想今天的话就是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向全国的电视机前的所有的观众来讲述我们的这个大风机的故事,它其实背后有很多很多的科技,很多很多的未来。所以呢,我相信他们了解我们之后的话,也许此时此刻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主持人:

好像在能源圈啊,关于光伏和风电有一个很有趣的、很形象的说法,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脊椎动物和草履虫之间的关系。

秦海岩:

我觉得这个主持这个比喻啊,一个脊椎动物,一个草履虫还是挺恰当的。因为光伏呢,相对风电来说,它可能更简单一点,风电更复杂。因为光伏只要太阳出来了,它就可以发电,但是要风机利用风的力量来发电,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这个行为。我们要对风机的运行的工况进行仿真模拟,你知道有多少种工况吗?2000多种工况,2000种工作情况下,我们要采取不同的对策,才能使我们风机能发出更多的电。

张应启:

如果有人问我,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有多大?我想告诉大家的话,那它就在我们身后。一台巨大的风机,它其实就是相当于一个巨大的一个机器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每一台风机上,它已经配备了1000多个以上的智能传感器,他确确实实能够感知到环境的变化。包括风速、温度、波浪等等。所以从这种这角度来看的话,我们这个风机它确实像一个人一样的,它是一个脊椎动物,那么而且它还在不断的进化。因为他的大脑的话,我们的新的算法不断在出现,我们的深度学习,我们的这个预测这个能力,我们的人工智能大数据都会不断的加持着我们的这个大风机,所以这个大风机的话会不断地变得更好,更智能。那么从这,推动高质量发展,记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主持人:

其还在风机这个领域,不是只有我们中国在奔跑,全球大家其实都在跑,但刚才各位给我的信心和自豪就是,我们现在正在做引领大风机领域的事。那我想请三位给我一个肯定的,确切的答案,为什么是中国在做引领全球大风机的事?

曹志刚:

为什么是中国引领大风机?经过25年的时间,中国风电企业、中国的风电产业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到了可以去支撑全球风电产业的基础。我讲一个这个数据。在中国本土生产的风电的核心部件,比如说叶片,中国本土占到了全球产量的60%,中国本土生产的齿轮箱占到了全球风电齿轮箱的70%,中国制造的铸造件在风电行业里面的占比超过了85%。有这样的一个很强的产业链的基础,是促成了我们可以去引领大风机的这样的一个坚实的支撑。

张启应:

跨度今天这个结果其实有非常强的逻辑性。因为,我们中国,其实幅员辽阔,在经度和纬度跨度都非常大,然后我们的自然条件比欧洲要复杂很多。比如说我们遇到的挑战也大很多。比如说我们有强台风,这个极限风速超过80米每秒,而在欧洲没有;我们有高海拔,空气密度只有0.7米每秒,欧洲也没有;我们有低风速,平均风速只有6米,甚至是5点几米,我们还要去开发我们的这个风电,这些课题其实在欧洲都没有。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加上我们有巨大的市场,所以我们必须面临去解决这些挑战,要去攻关。那么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当中的话,我们得到成长,得到发展。所以我们今天引领的话,其实是在这么一个环境下,不得不去做的这么一个结果。

秦海岩:中国呢,这个是全球最大的规模的单一市场。没有这个市场的拉动,中国的风电不可能有今天的进步,但是在这个单一规模最大市场拉动情况下,我们的建立起了一个完善的产业体系、产业链,我们的优势就是说通过这样的单一市场,可以把我们的所有的成本给摊薄,所以使我们这个产业有很强的竞争力。下一步呢,他说我觉得产业集群,还要进一步去完善,到强练补练,需要地方政府方方面面的支持,然后才能使我们这个产业走得更强,才能说让我们的电价更低。汕头的王局长在是吧,他们已经在汕头准备打造我们下一代的这个产业集群。

王伟平:

目前呢,汕头市正在建设的国际创新风电港呢,它不同于传统的海上风电产业园,它不是简单的引进几家企业都研生产,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它是全球首个实现四个一体化模式的这个先进制造产业集群。所谓四个一体化呢,就是研发设计一体化、工艺流程一体化、生产制造一体化、检测认证一体化,那么在这么一个园区里面呢,从这个产品的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道,从零部件的生产到整机的组装,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能够构成。这样子的产业链呢,能够的打消这个原来的这种物理隔阂,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的这个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同时呢,我们在这个创新港呢,我们还建设了一个超大型的这个海上风电机组的实验室,那么这一个能够这个支撑我们超大型风电机组的研发和这个设计及填补了我们国内的空白。

曹志刚:

海上风电国际创新港,这样的一个产业集群是在过去产业链条的基础上又是一次升级。刚才提到的生产制造的一体化。对于过去生产制造的类型来讲,每一个企业都是有自己的厂房,有自己的厂区,有自己的围墙,那在国际创新港这样的一个环境之下,我们是彻底的打开了企业之间的篱笆。就是每一个大部件的生产完成以后,以前是跨城市、跨工厂的这样的运输,现在变成了就是不同车间里头的必须的流转,大大的提升了协同的效率,也压缩了库存,也能够为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起到非常高的作用。

张启应:

我们在和国际的厂商进行竞争的过程中的话,其实有两个要素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要素的话是成本,另一个要素是速度。那么有中国的这些产业集群,这种现象的话,是对这个都非常有利的。那么就是我们在风电这个复杂的这个体系下面,我们可以在一个固定的一个区域里面,就完成设计研发一体化。比如说我们的叶片设计完了之后,马上在这里制造,制造完了之后,在旁边的我们的这个,比如说建行的实验中心,我们就可以进行测试。这个迭代速度很快。有时候速度,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速度就是其中的一个要素。第二个的放在一起,刚才,几位老总已经讲过了,对成本的这个优势,效率的提升都非常棒。所以呢,这些优势比较在一起,才有了我们今天在全球的这么一个地位。

主持人:

今天特别感谢几位嘉宾,从自己的经历和实践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风电狂飙背后,我们付出的努力、我们心怀的梦想。接下来请三位在我们今天的《对话》现场来做一个独家发布。这个发布关乎我们在狂飙之后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来,时间交给三位。

张龙:

三峡能源致力于成为海上风电的引领者,我们将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到十四五末期,我们将在广东阳江建成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厂。我们也希望各个装备制造企业研发制造更多、更大、更好的海上风电机组啊,我们共同打造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走廊。

曹志刚:

金风科技用25年的时间走过了第一个一亿千瓦的桩机。接下来,我们会用不到五年的时间完成第二个一亿千瓦的装机,为客户带来更高价值。

张启应:

我们明阳智能的话,将在今年年底推出18兆以上海上漂浮式风机。将深洋海的能源的开发推进到100公里以外,为全球的风电行业做出我们明阳智能的贡献。

主持人:

谢谢三位,三位刚才的独家发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风电人他们在狂飙道路上的实力和勇气。我想此刻我们也要被中国的风电人送上一杯酒,我们也借这杯酒祝福大家在未来的狂飙道路上,可以越奔越快,越走越好,也让我们进入到更深、更远更蓝的大海。

返回 国际风力发电网 首页

风电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