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风电网 » 风电企业 » 正文

远景,创造下一个零碳奇迹

日期:2023-06-16    来源:能源新媒  作者:武魏楠

国际风力发电网

2023
06/16
09:3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远景能源 风电产业 碳中和

让全球60多个工厂、研发中心、办公室的运营碳排放一键归零,远景有办法。

在6月11日举行的“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上,远景科技集团(下称“远景”)宣布实现全球运营碳中和,兑现“2022年实现运营碳中和”的承诺,成为全球最早实现运营碳中和的绿色科技企业之一,并发布《零碳行动报告》(下称“报告”)。

根据报告,远景2022年在碳排放基准约为25.5万吨的情况下,通过能效提升、使用现场和场外可再生电力等方式减少约20.9万吨碳排放。尽管业务快速增长使远景的能源消耗量相比于2021年增长了一倍,远景直接排放和采购电力与热力(蒸汽)的间接排放总排放量下降约42%。远景2022年的绿电占比已经从2021年的30%左右提升到了94%。

如何实现运营碳中和?远景采用了能效提升、使用现场和场外可再生电力和碳抵消等方式,并基于方舟碳管理系统,以数字化手段落实全集团核算(Measurement)、减排(Abatement)、抵消(Offset)、认证(Certification)的全流程、端到端的碳管理。

分业务板块看,远景动力的运营碳排放占集团总量约89%,远景能源约占10%,远景智能排放占比较小。

以挑战难度最大的远景动力为例,远景动力有位于三大洲6座在运工厂,动力电池的生产耗电量巨大。

在能效优化方面,远景动力与远景智能共同打造了中国江阴和鄂尔多斯电池工厂的能源管理和环境监测系统。基于EnOS?智能物联操作系统和智能表计,对电、蒸汽、水、压缩空气使用的实时监测和异常情况预警,实现了能源使用的可视化、精准分析和动态管理。通过持续控制策略和不断优化用能习惯,每年每座工厂能耗可降低1.5-5%。

在场内外绿电使用方面,远景中国鄂尔多斯电池工厂已经开始使用5台6MW风机提供的绿电,光伏一期项目也将于2023年并网。通过智能物联网源荷互动控制系统,工厂将向超过80%能源由本地风电光伏直供的目标迈进。

对于不具备在现场建设可再生能源电站的工厂和办公室,远景持续探索使用多种方式获取可再生电力,包括场外绿电项目投资、绿电交易和绿证交易。2022年,远景的场外可再生能源中约有60%的绿电来自于自行投资开发的可再生能源项目,10%来自于绿电交易市场,30%来自于绿色电力证书的获取。

不过对于远景来说,企业自身的碳中和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下一步还要实现“2028年价值链碳中和”,以及帮助成千上万的企业实现零碳转型。

数字化助力碳中和

在碳中和时代,助力企业实现碳中和目标、实现零碳转型无疑是一片潜力巨大的蓝海市场。想成为更多企业的零碳合作伙伴,当然要首先证明自己的零碳实力。

过去一年里,远景智能风机、智慧储能、动力电池、智能物联网等业务快速发展,使远景的能源消耗量相比于2021年增长了一倍,但运营碳排放(范围1和范围2)总量下降约42%。

对于远景来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的最大亮点是数字化技术的使用。

“精准的碳排放核算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远景科技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孙捷说,“远景的业务布局遍布全球,远景在全球的60多个工厂、研发中心、办公室都接入了方舟碳管理系统,收集基于IoT的实时数据和部分人工填报数据,建立起全集团的数据收集网络。依托方舟形成的集团能碳数据监测体系,有效提升了每个场站能源精益管理的能力、数据收集的效率和数据的准确度。”

远景致力于获取可追溯、可认证的能耗数据和碳排数据,作为集团制定减排目标、追踪减排绩效、投资管理决策和公开披露的基础。

不要小看了远景在碳核查方面的成功经验。实际上在“双碳”推进的过程中,如何精准实现碳核查一直是全球的难题。小到一个工厂、办公室,大到一个国家,都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此外,方舟碳管理系统还可以进行碳信用额度的采购、核销和分配。每吨碳信用都会被记录并分配到场站实体,由此避免出现重复声明和重复计算的情况。整个认证过程中,所有数据和支持性文件直接从方舟碳管理系统导出,支持核查机构进行快速数据验证,大大缩短核查和发证的周期,相比传统的碳盘查和碳核查方式,有效节约了超过60%的时间。

而这只是远景在零碳技术领域布局上的冰山一角。

打造新型绿色能源系统

2022年,远景提出了“五新”战略,即通过技术创新让风电和储能成为“新煤炭”,电池和氢能成为“新石油”,智能物联网成为“新电网”,零碳产业园成为“新基建”,同时培育绿色“新工业”体系。煤炭是化石能源中最重要的发电能源,因此“新煤炭”必须能实现对化石能源电力的替代。

随着全球各国对可再生能源的不断推动,目前风电、光伏的上网度电成本(LCOE)甚至已经低于化石能源,具备绝对的度电成本竞争力,成为“新煤炭”。

与之相对应的,发电侧电源从稳定的化石能源变成了波动的、随机的、不可预测的可再生能源,那么电网必须随之改变。再加上储能、电动汽车、分布式能源等更多的碎片式能源主体接入电网,电网必须解决协同平衡的问题。

数字时代的到来,为解决能源系统的协同成本问题提供了非常好的技术支持,从物联网、云计算,到人工智能和实时控制,都能对解决系统协同提供技术支撑。碎片化的能源世界,需要在数字世界重新统一融合,这样的融合和重构,需要通过能源互联网来有效实现。这就是“新电网”。

石油是工业血液,是驱动交通的主力。替代石油,必须实现交通领域的电气化。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对动力电池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也带来了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动力电池成本更是不断下降。动力电池自然成为“新石油”。

对应这三新,远景一直有着自己的布局。“新煤炭”领域,远景是全球领先的智慧风机制造商,持续推动的风电LCOE的下降。

“新电网”方面,远景的布局更是领先全行业, 远景的智能物联操作系统EnOS连接和管理着全球超过600GW的新能源资产,相当于全球1/6的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连接2.24亿个终端设备。

2019年,远景并购日本电池企业AESC,填补了自己原本在“新石油”方面的空白。

远景并没有止步于此。

近日,摩根大通第十九届全球中国峰会在上海开幕。在“赋能碳中和”专题对话中,红杉中国创始人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与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以问答的形式围绕新能源革命、氢能产业前景以及人工智能等话题展开对话。

张雷完善了他对新型绿色能源系统的理解,并与远景的业务布局相对应。

“可再生能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为了实现这个使命,远景需要解决可再生能源的生产成本、储存成本、协同成本的三大挑战。”张雷说,“远景在风电技术的创新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生产成本持续降低,储能和绿氢则是解决可再生能源的储存成本的必要手段,而零碳产业园和智能物联网是降低可再生能源供需平衡产生的协同成本的有效途径。”

对于新型绿色能源系统的理解,远景推出了零碳产业园的实践。

在数字化智能技术的赋能下,风电、光伏发电侧可实现秒级响应负荷变化,储能侧可根据需求进行实时响应,在风光发电大于实际用电时将绿电进行储存,由此实现风光储协同的80%绿色能源直供,当风光储出力不足时,通过绿电交易获取绿色电力,实现100%绿色能源供应。

此外,发展绿电制氢,不仅为绿电提供了稳定、大规模负荷侧的应用场景,还可实现长时储能。新型绿色能源系统场景下的源随荷动、源荷互动离不开数字化智能技术,它像大脑一样为新型绿色能源系统解决灵活性阻碍。

远景的下一个奇迹

2022年,在4月20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氢能分论坛上,张雷公布了远景在绿色氢能领域的全球合作计划。“远景将和澳大利亚FMG集团到2030年合作开发1000万吨绿氢。”张雷认为,氢能作为“新石油”的角色正在登场,氢能高效低成本的大规模应用也已经开始。

但是在实践中,工业的脱碳并不那么容易。电能替代或者说“再电气化”过程是实现碳中和的主要路径,但是对于部分工业门类来说,电气化却无法满足脱碳需求。

以钢铁和冶金行业为例,未来,氢冶金技术、提升能源效率技术将成为炼铁主要低碳技术路线,而废钢回用短流程技术将为炼钢的主要低碳技术路线。氢冶金已成为钢铁企业坚定转型的方向。

对于工业脱碳来说,绿氢必不可少。远景氢能以远景在可再生能源、电池储能系统、数字化解决方案等领域积累的技术为基础,提供包含绿氢在内的Power-to-X项目的交钥匙解决方案,助力高载能产业的客户脱碳。

“为人类的可持续未来解决挑战”,这是自远景创立之初就建成的使命。在碳中和时代,远景正在不断地完善自身的零碳技术实力,成为更多企业和政府的零碳伙伴,打造最佳的零碳场景实践。

技术立身的远景总是给看起来传统的能源行业带来惊喜和奇迹。最早的风机业务,远景带来了智能风机和智慧管理系统;随后远景高举数字化大旗,成为电力行业数字化改革的强大推动力。在中国进入碳中和时代后,远景更是站在了零碳蓝海的领跑位上。

远景带给碳中和的下一个零碳奇迹,会在哪里?


返回 国际风力发电网 首页

风电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