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间4月24日,9个欧洲国家签署了奥斯坦德宣言,旨在到2030年联合建设至少120吉瓦的海上风电,到2050年在北海建设至少300吉瓦的风电装机。
这9个国家包括了比利时、丹麦、德国、荷兰、爱尔兰、法国、卢森堡、挪威和英国。比利时首相亚历山大·德克罗称这次峰会是一个“里程碑”。奥斯坦德宣言延续了比利时、丹麦、德国、荷兰在去年设定的2050年建设150GW北海海上风电的目标。
2022年5月18日,北海国家(比利时、丹麦、德国、荷兰)的政府首脑在丹麦的埃斯比约镇会面,签署了海上风能开发和绿色氢能的合作协议。他们的目标是到2030年至少达到65吉瓦海上风电装机,到2050年达到150吉瓦。
在当时的联合声明中,这4个北海国家表示将把北海建设成为欧洲的绿色发电厂。“与我们的伙伴国家一起,我们可以更快、更有效地扩大北海地区的海上风电,并挖掘绿氢的潜力。”德国副总理罗伯特·哈贝克说,“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减少我们对天然气进口的依赖。”
2022年的4国北海风电建设计划预计将吸引1350亿欧元的私营部门投资。而现在,随着建设目标的翻倍,北海风电的投资额也将翻倍。
更重要的是,随着海上风电规模的扩大,欧洲实现碳中和与能源独立的脚步将会更快。“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更绿色的欧洲,一个能源独立的欧洲。”亚历山大·德克罗告诉记者。
经济智库Bruegel的Simone Tagliapietra表示,这些目标十分宏伟,在目前欧盟200GW的风电装机中,仅有15GW是海上风电。
但是在雄心勃勃的目标背后,是欧洲风电当前正处于发展困境的事实。全球动荡、竞争加剧等一系列问题会成为北海风电“大爆发”的阻碍么?
安全与经济
在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危机还没有彻底解决之前,如此雄心勃勃的海上风电建设计划与欧洲能源安全密不可分。
在联合声明中,9国政府明确表示为应对俄罗斯的“能源讹诈”,将进一步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和对进口的依赖。
“我们必须确保普京不再有办法通过关闭天然气阀门对我们施加压力,而生产清洁能源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方式。”荷兰首相马克·鲁特说,“北海地区巨大的风电资源潜力对我们实现目标不可或缺”。
丹麦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表示:“作为欧洲人,更多的绿色能源将加强我们的能源安全,当然也会为我们的家庭和企业提供可靠的能源价格。”
爱尔兰总理里奥·瓦拉德卡强调了开发风能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性。“我们没有时间浪费在行动上,我们必须成为扭转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一代人。”
该宣言还将目光投向了北海之外的大西洋、凯尔特海和爱尔兰海。这些国家将“进一步努力加快在更多的海域建设海上风电和配套的电网设施。”
瓦拉德卡表示,爱尔兰拥有巨大的海上风能潜力,其海洋面积是陆地面积的七倍,他希望与区域合作伙伴合作开发海上风电和电网,以“造福于我们所有人”。
除风能项目外,该宣言还着眼于“发展氢能市场和基础设施”。海上风电可以成为制备绿氢的基础,再通过各种方式运输到欧洲其他地区。
“北海可以成为未来产生大量能源的基地。”德国总理舒尔茨说。
除了安全问题,欧洲本土可再生能源的持续发展也是维持其工业优势的基础。
法国总统马克龙就强调了海上风电开发对欧洲工业的刺激作用。他指出法国计划到2050年开发40吉瓦风电400亿欧元计划,借此创造20,000个就业机会。
马克龙也警告各国不要重蹈导致欧洲将太阳能产业输给中国的错误。欧洲的风电行业正在苦苦挣扎,其五家风力涡轮机制造商在2022年全部处于亏损状态。
根据行业组织WindEurope的说法,这是由于审批缓慢、供应链问题、国际竞争和设计不当的拍卖机制所导致的。
“2022年,没有一个大型海上风电场在欧洲达成最终投资决定”Tagliapietra评论道。他警告说,如果没有政策支持,所有的海上风电目标很可能只会停留在纸面上,因此呼吁建设北海“超级电网”以连接北海周边国家。
荷兰首相吕特回应了舒尔茨有关改善风电行业所面临困局的呼吁。他告诉记者,欧洲需要“减少对关键原材料单一供应商的依赖”。尽管他没有准确说明,但舆论普遍认为他指的就是中国。
事实上,这些都只是欧洲风电行业所面临一系列问题的冰山一角。
树立行业壁垒
虽然欧洲各国政府提高了他们的风力发电雄心,但该行业正在努力应对不断上升的生产成本和来自中国日益激烈的竞争。
2023年或许对于欧洲风电开发商来说是胜利的一年。2030年120吉瓦海上风电的目标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能够提振该行业。到2050年,北海风电更是有望实现300吉瓦的装机目标。
但在本周于哥本哈根举行的行业游说团体WindEurope年度会议上,人们的情绪却显得更加悲观。
那里的行业代表哀叹,欧洲风电行业正在受到“商品价格上涨、俄乌冲突造成的全球不稳定、利率上升”的三重打击。
挪威能源公司Equinor副总裁安德斯·汉格兰表示:“总的来说,现在的商业环境充满挑战。开发商和供应商的整个供应链回报和收益都面临压力。”
快速变化正威胁着行业的未来,它们也会影响行业对现有项目的最终投资决定。
丹麦能源巨头Ørsted的首席执行官Mads Nipper周二在向各国政府发出的呼吁中表示:“在危机之前就已经确定价格的项目在财务上正在变得脆弱。”
他补充说,最近关于欧盟电力市场设计未来形态的讨论“增加了监管的不确定性”。
欧洲的风机制造商,包括西班牙-德国公司西门子歌美飒和丹麦的维斯塔斯,目前都处于亏损状态。他们还面临着来自中国公司的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国企业在供应链方面更具优势,成本更低。明阳智能已经赢得了英国凯尔特海一个海上风电项目的招标。
此外,欧洲也担心在稀土等原材料方面过度依赖中国。
根据Equinor的汉格兰的说法,“我们在这方面过度依赖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并没有好处”。
随着问题越来越多,风能行业现在正在向欧洲政府寻求帮助。
“我们如何激励进一步建立和加强靠近能源生产市场的供应链?”汉格兰发问道。
欧洲的风电行业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虽然过去的项目严重依赖国家支持,但风力发电现在已具有成本竞争力。
这同时也导致了欧洲公司所说的“价格竞争”。随着出价下跌,开发商开始为在国有土地上开发海上风电的特权买单,增加了行业的财务负担。
这重新激起了关于为公共风电招标制定标准的辩论,开发商提供更广泛的服务类别——如生物多样性保护,而不是单纯的价格竞争。
维斯塔斯执行副总裁Javier Rodriguez Diez建议,此类标准可能包括尊重人权、网络安全或供应安全,这些应在招标过程中得到奖励。
欧盟委员会已经在考虑定性标准作为其净零工业法案的一部分,以促进欧洲清洁技术行业的发展。一些可以成为强制性的,而不是仅仅是自愿的。
但有些人想走得更远。
Ørsted相关人士认为,定性标准应该“适用于资格预审的投标人”。这意味着可以彻底禁止部分公司参与竞争。
法国能源部长Agnès Pannier-Runacher支持这一立场,称欧洲在风能招标中“必须有一些当地含量标准”,以有利于欧洲投标人。
国际能源署负责人法提赫·比罗尔也支持风能行业的请求,他说:“我们必须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其他国家竞争。”
“风能在欧洲诞生和成长。”他评论道,不要重蹈光伏行业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