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风电网 » 风电人物 » 正文

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风电产业面临三大挑战

日期:2022-12-12    来源:电联新媒  作者:武钢

国际风力发电网

2022
12/12
14:2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碳中和 金风科技 风电行业 海上风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国家对绿色发展的高度关注,让我十分振奋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

在全球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共识下,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成为主流。风电、太阳能、水能的碳排放量远低于传统能源,而风电相较于其他可再生能源又具有更加明显的低碳排放特性。因此,在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道路上,风电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双碳”目标下风电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面对碳中和的巨大机遇,中国风电行业雄心勃勃。风电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性高端绿色装备制造产业之一,形成涵盖风电开发建设、设备制造、技术研发、检测认证、配套服务的完整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中国风电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能源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依托全产业链优势推动建成绿色能源实践项目,不仅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和就业岗位,更为当地的能源结构转型和碳减排注入动力,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风电的智慧和力量。

实现“双碳”目标的信心和底气不仅来源于我们看到的这些现实,更基于这些现实背后的数据。中国风电装机在全球连续10年排名第一,中国现在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业基地,而且也是整机和零部件的出口基地。在过去的1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连续多年成倍增长,其中海上风电增长超过了百倍,风力发电现在已经成为继火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主力电源。

与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全寿命周期碳排放不到火电的1%;在各种发电形式中,风电用地是最小的,塔筒占地不足200平方米;风电功率密度相对较高,且发电持续时间较长,便于替代火电或和其他能源形成互补;风电建设周期短、安装灵活,是未来清洁电源的主力电源。

一是规模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发展目标,2021年底,风电、太阳能消费比重不到8%,是2030年目标的1/3,装机容量只有6亿千瓦,到2030年距目标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十四五”期间,国家高度重视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同时鼓励建设海上风电基地,推进海上风电向深水远岸区域布局;还鼓励分布式风电构建智慧园区和促进乡村振兴,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80%以上,规模化发展空间更大。

二是风电与产业融合、风电与城市融合前景广阔。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绿色低碳发展不再仅仅是能源行业的责任,而要成为整个社会产业结构调整、交通运输结构优化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风电与装备制造园区、风电与港航物流、风电与石油加工、风电与制氢、风电与现代制造业等行业的融合大有可为,解决了占全国碳排量约70%的工业和约10%的交通运输业的绿色低碳发展问题,同时也就解决了全社会绿色转型的最主要矛盾。

三是中国风电产业装备能力的国际化输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风电产业取得骄人成就,作为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我国风电机组零部件及整机产量已占据全球50%以上,风力发电机、叶片、齿轮箱、轴承轮毂、塔架铸锻件等关键零部件的产量占到全球市场的70%,未来,这个比例还会增加。

截至2021年底,中国风电机组累计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风机超过了950万千瓦,其中金风科技出口风机占到了500多万千瓦。预计到“十四五”末,中国每年将会有不低于1000万千瓦的风机出口到世界各国,中国制造的风力发电装备将绿色能源传送到全球千家万户。

面对我国风电产业取得的长足进步,风电人必须清晰地认识到,风电产业面临的挑战任务还很艰巨。

一是如何持续保持创新?如何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大国担当责任,真正引领全球风电行业发展,实现技术源头的持续创新;如何超越自我实现技术和产品的突破,如新材料、轴承、芯片、新工艺创新、智能化与数字孪生的创新,这是摆在中国风电人面前最大的挑战。

二是如何避免最低价中标的恶果?高的可靠性是能源装备的根本,也是低价成本的红线。低成本依赖供应链国产化的实现及供应链可持续的发展,但是这些都需要依靠脚踏实地的积累而不是急功近利。最低价中标违反高质量设备发展的规律。从中标企业经营的角度考虑,肯定会想方设法压缩成本,理性科学的降本,而最低价中标不得不采取非理性降本措施,比如采购低质零部件材料或降低设计安全裕度,缩短技术进步的应用和验证时间,导致整机厂家因市场生存压力而降低创新动力和创新投入,提高了机组技术和质量风险。可以说最低价中标是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杀手,是个别企业为了实现自我发展目标的一种不正当竞争方式,严重影响了“中国制造”在世界上的品牌地位。

三是如何持续推动消费端和体制机制革命?“双碳”目标实现的最大动力和潜力在消费端,习近平总书记在能源转型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中把消费端革命摆在了首位,欧盟的碳边境调节税机制也是从消费端入手。

建议国家尽快建立碳账户体系,在碳账户建立标准和规则设计过程中,纳入绿电扣减碳排放量政策细则,衔接绿电消费和“双碳”达标两大政策体系,实现绿电消费量和降碳贡献计算统一科学管理。建立碳账户体系可为“双碳”达标提供数据支撑,准确评估降碳量,明确碳减排方式。绿电替代是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这一数据支撑作用非常关键。

当前,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最大潜力在于,鼓励消费端多用绿电,用市场化的方式促进绿电消费,拉动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促进“双碳”目标落地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要用好节能减排和绿电替代两个重要手段,其中绿电替代是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

促进能源消费端革命,抢占全球绿色制造制高点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国家已要求企事业单位在每年3月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公布各自上一年碳减排情况。欧盟碳边境调节税虽还没正式颁布,但是欧洲市场已经开始对进口制造业要求出具全寿命周期的碳排放报告。建议政府尽快出台购买绿证和使用绿电对实现碳减排的标准和规范,促进消费端更加积极地使用绿色电力,让稀缺的绿色能源充分发挥好自身作用和价值,保持中国在绿色产品出口方面的优势地位。

促进“隔墙售电”政策落地,鼓励高耗能企业利用周边空闲场地及屋顶,就地取材,建设分散式风电与光伏,并按标准支付电网支撑服务贡献的价值费用,简化电网接入审批程序,加强分散式风电项目“一站式”服务政策落实,通过促进消费端革命,带动体制机制变化,促进“双碳”目标实现。

建立健全全国企事业单位碳账户机制

力争早日实现碳账户体系全国覆盖,做到“减碳达标,数据说了算”,摸清全国碳减排家底,建议由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发改委共同牵头,能源局、工信部等部委参照现有全国和试点省份碳市场碳排放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出台全国性企事业单位碳账户管理办法,完善乡、县、市、省多级碳管理体系,指导全国各企事业单位在三年之内有计划地建立碳账户,推动碳账户标准与企业能源及碳减排系统衔接,增加碳减排可度量性和可操作性。

建议全国人大、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尽快对招投标法实施修改,摒弃最低价中标的不合理现象,推广平均价中标原则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一直以物美价廉在国际市场著称,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号召全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但现行招投标法没有体现高质量发展的原则,造成依据最低价中标现象,不利于“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全球竞争,也不利于地方政府获得合理的税收。最低价中标不仅给客户带来较大的质量风险,限制了企业的科技投入,也使得企业放弃了对未来发展的长期投入,同时最低价中标引发的价格战致使地方政府难以获得应有的税收。

未来,国家将以更大决心和力度加快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创造新的、更大的发展机遇和光明前景。

返回 国际风力发电网 首页

风电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