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三峡人和产业链伙伴们领跑了全球。
这回的主角来自三峡集团福建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11月23日,我国自主研制的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这里成功下线,刷新了全球海上风机单机容量的新纪录——距上一次打破亚洲纪录,仅相隔一月有余。10月13日,同样在该产业园下线的13.6兆瓦抗台风型海上风电机组,曾是亚洲地区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的风电机组。
▲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
头雁带领群雁飞。从上海东海大桥的海上风电“起跑线”出发,到成为全球大功率风机“领跑者”,三峡人十年磨一剑,在海上风电产业链的共生群落中,打造关键技术自主创新“核心圈”、产业发展“朋友圈”、行业升级“辐射圈”,在前瞻布局、集智攻关中引领中国海上风电实现由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进击。
“起步时我们以欧美企业作为榜样,现在无论是叶轮直径、单机功率等级、塔架高度以及度电成本等方面,已经与国外前沿技术没有差别了。”一位参与16兆瓦风机研发的产业链合作伙伴坦言。
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当下,这一重要部署体现党中央着眼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全球化视野。
▲三峡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 海上升压站 摄影:陈旋
海上风电是典型的链条式产业,上游涉及原材料与铸件、主轴、轴承等关键零部件制造,中游为整机与相关塔架、海缆建设及海上风电施工,下游是海上风电场及电网运维。一定程度上讲,一国的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水平,折射的是该国的海洋装备制造水平、海洋工程技术进步和海洋经济发展能力。
历经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形成较为完善并具有一定优势的海上风电产业链体系。以三峡人为代表的“海风人”立足全局全产业链,勇当链长、敢打头阵,着力提升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优化塑链能力,不仅快速追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也对中国的海洋装备制造产生了强有力的技术引领和发展拉动效应。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的洋流环境、海底地质条件非常苛刻,加上台风多发,能够经受这些考验的中国海上风电技术有望为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清洁能源供应提供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峡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 摄影:卢忠灿
“产业链”之“链”,既是业务链,更是责任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端海洋装备历来是全球海洋科学技术的制高点。我们要站在“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的高度,深刻认识党中央、国务院赋予三峡集团“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的使命任务,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引领推动我国海上风电全产业链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要不遗余力持续增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是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要坚持把海上风电产业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建立在科技支撑之上。回顾如东海上柔直工程、“三峡引领号”、“乌东德号”、“白鹤滩号”的研发历程,科研工作者无一不是把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作为首要任务,实施创新驱动,补齐短板弱项,刻苦钻研、奋力拼搏,才换来“海上重器”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要不遗余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部署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就是要着眼产业链安全,持续提升基础产品质量和技术性能。我国海上风电相较于欧洲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在基础软件、核心部件、基础原材料等领域仍存在短板,亟待我们完善应急预案,做好战略资源物资保障和技术储备,提高产业链供应链极限生存能力。
▲三峡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 摄影:陈旋
要不遗余力激发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新活力。近年来,我国努力突破海洋装备制造关键核心技术,在创新机制方面取得不少有益探索。以三峡集团与福建省合作搭建的海上风电“奥林匹克赛场”为例——这是全球首个国际化大功率海上风电试验场,通过不同品牌风机“同台竞技”的形式,遴选出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内外风机制造厂商,进驻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孵化出多个“中国第一”、“亚洲第一”乃至“全球第一”。像这样的有益探索我们要进一步推广,促进海洋产业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高度融合。
与此同时,还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推动海洋装备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迭代升级。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海上风电也应加快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海洋孕育生命、连通世界、促进发展。今年年初播出的纪录片《蓝海中国》,翔实介绍海洋领域超级工程和大国重器,折射出我国发展海洋事业的硬核实力。放眼未来,海上风电事业潜力无限、大有可为,必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支撑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