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风电网 » 风电企业 » 正文

120年电气路|一枝国企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报春花」

日期:2022-08-10    来源:上海电气

国际风力发电网

2022
08/10
10:0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上海电气 风电企业 企业转型

1981年3月,一辆疾驶的轿车在广东顺德糖厂门口停下。上海电机厂的领导和两位工程师,风尘仆仆地走进工厂。糖厂厂长疾步赶来,一见面就拉住上海电机厂领导的手说:“这几年广东甘蔗大丰收,我们糖厂的加工设备跟不上,得请你们帮忙!”

上海电机厂领导闻言心想,糖厂要的产品用量小,技术要求高,利润微薄,被称为“老牛筋”——嚼起来既没味又嵌牙缝。对于当时年产两个多亿的上海电机厂,八九百就能在市场上买一台的电动机并不起眼。但改革开放的号角已经吹响,只有主动走出厂门,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主动寻找机会,才是大型国企的出路。于是,厂领导二话不说立即和两位工程师一头扎进糖厂生产车间,调查、测量、计算……忙得一头大汗,很快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制订了以直流电动机作动力的改造方案。

方案确定后,糖厂厂长又跑来上海,要求产品无论如何要在甘蔗收割前交货:“因为到榨糖季节,老设备拆掉了,如新设备用不上,农民用扁担挑来的新鲜甘蔗,会积压腐烂,农民会拿扁担打我们的”。面对用户要求,工厂明知有困难,还是咬牙拍下胸脯保证:“如设备和交货期有问题,我们就赶到顺德,陪你们一起挨扁担!”

要把生产周期从传统的9个月压缩到4个月,困难很大。第二天,电机厂全厂动员,决心把挨扁担的风险化为挑重担的动力,并把这批电机称为“扁担电机”。

承诺亦是担当。按生产急需的办法,厂部要求制造部门在施工单上打上“Δ”标志,使之一路绿灯,畅通无阻。供应科把常规需80多天供货的零部件,在40天里送到;车间争分夺秒,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抓紧进度……8月甘蔗成熟前,所需电机准点到达糖厂,安装调试一次合格。

上海和两广地区的新闻传媒,迅速报道了顺德糖厂技改成功的消息。对此,上海电机厂并未停步,他们与技术人员商定,根据华南气候和榨糖的工艺条件重新设计产品,使之更适合糖厂生产需要。随即,南方许多糖厂闻风而至,订购了大量“扁担电机”。从此上海的电机产品在华南站稳脚跟,赢得了市场和信誉。

1983年元旦,《经济日报》创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致创刊词,题目赫然是《赞“扁担电机”精神》。他高度赞扬上海电机厂勇闯市场、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精神,并将此称为“扁担电机”精神。

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央机械委、上海市政府都发文,要求全行业学习发扬“扁担电机”精神,并将之称为是一枝国企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报春花”。


返回 国际风力发电网 首页

风电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