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中国华电首个海上风电--福建福清海坛海峡海上风电项目最后一台风机成功并网。至此,该项目46台风电机组已全部并网发电。此次全容量并网,标志着中国华电在福建省打造的千亿级新能源航母——华电福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全新启航。
一、项目完成比计划工期提前了5个月,彰显了华电速度、华电精神、华电力量,为今冬明春能源保供攻坚战再添新动能
此次华电福清海坛海峡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比计划工期提前了5个月,为今冬明春能源保供攻坚战再添新动能。
该风电项目是福建省重点建设工程,总投资约为60亿元,装机容量299.2兆瓦,年发电量约11.3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31.9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3.91万吨。项目于2016年12月获得核准,2019年11月主体工程正式开工。
项目开工建设以来,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精心组织施工,科学防控疫情,先后攻克了海底地质复杂、水上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等多项施工技术难题,守住每个施工窗口期,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彰显了华电速度、华电精神、华电力量。
2020年9月首台风机成功吊装,同年12月底首批两台机组并网发电,2021年10月2日,全部风机吊装完成。
华电福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注册于福州,是注入中国华电旗下全国风光电资产的平台公司,目前已注入2340万千瓦装机、1800亿元资产。
二、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融合发展新模式打下基础,实现“风电与渔业互补共生”
整个项目建设贯穿“精品工程”理念,坚持基建服务生产,稳步推进基建安全标准化创建,实现全程安全施工,获得基建安全标准化一级达标评级。
同时,项目加强科技创新,首次成功投运福建公司、国电南自等四方联合研制的“华电睿风”自主可控国产6.2MW海上风电主控系统,研发投运了集团公司首套海上风电场一体化监控及运维系统。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采用六桩直桩高桩承台、“犁沟填埋”海缆敷设等新技术,最大限度减小海滩占用面积以及对近海养殖影响,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融合发展新模式打下基础,实现“风电与渔业互补共生”。
下一步,华电公司将积极推进上市有关工作,打造全球最大的新能源上市企业,并以此为平台,投资发展全国乃至全球的新能源,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助力福建能源产业特别是风电产业发展。
三、A股市场风电板块逆势走强,估值优势凸显,产业发展前景向好受到资金青睐,公募基金三季度已开始增配风电赛道
11月以来,A股市场新能源板块整体呈现冲高回落的态势,但其中风电板块逆势走强,市场分析指出,估值优势明显、产业发展前景向好等因素是板块近日受到资金青睐的主要原因。
A股11月18日风电板块表现突出,中证风电产业指数逆势上涨1.66%。其中,天能重工涨幅超过12%,时代新材、通裕重工、江苏新能、大金重工均上涨5%以上。
11月以来,中证内地新能源主题指数在创出历史新高后回吐涨幅,累计回调5.46%。与此同时,中证风电产业指数累计上涨5.42%。由于风电板块当前的估值优势,公募基金已从三季度开始增配风电赛道。
截至目前,已有10余家基金公司上报了风电主题ETF申请材料,均已获接收。从产品形态来看,这10余只风电主题ETF均采取指数基金形式,跟踪的指数均为中证风电产业指数。
正是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可再生清洁能源行业迎来了加速发展。风电尤其是海上风电具备可开发资源丰富、清洁安全的特点,未来有较大的降本增效空间,有望成为未来新能源投资新风口。
四、当前风电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在缩小,有望成为下一个投资蓝海,具备广阔投资成长空间
当前,我国海上风电已完全进入规模化、商业化的发展阶段。国内风机技术与施工技术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海上风电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逐步缩小,并正逐步从近海向深远海发展,远海风电的可开发空间巨大。2020年,海上风电快速发展,全年新增并网容量30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4.5%。
风电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生产制造、中游的整机制造和电缆铺设、下游的风电运营商三个主要环节,参与其中的上市公司众多。
位于产业链最前端的玻纤及碳纤维增强材料生产商,以及下游运营环节的毛利率逐年提升,且各零部件竞争格局及产品价值量预期也将发生较大变化,轴承、法兰等零部件大型化提升了供应链准入门槛。
中小厂商逐步淡出供应链,头部厂商因竞争格局优化,市场份额、盈利能力均将有所提升和改善。在成本下降刺激下,紧跟大型化、海上风电趋势,加速先进产能布局,中标和出货提升的二线整机厂商和其他优质零部件与整机厂商成为受关注的焦点。
当前风电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海上风电大基地的建设将加速海上风电平价进程,各环节的海上风电龙头企业将持续受益,未来10年海上风电市场前景向好,风电尤其是海上风电有望成为我国低碳能源发展的下一个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