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风电网 » 风电人物 » 正文

向着风电行业第一梯队的目标奋勇前进——访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主持工作)、董事温剑波

日期:2021-10-20    来源:中国船舶报  作者:宁湘舒

国际风力发电网

2021
10/20
17:5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中国海装 风电行业 风电发展

随着国家对能源与环保问题关注度日益加深,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已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中技术成熟、具备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面对全球绿色浪潮,清洁能源装备领域国家队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企业紧抓战略机遇期,积极推动风电新能源发展。值2021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开幕前夕,《中国船舶报》记者特别采访了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满昌,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主持工作)、董事温剑波等人,邀请其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的实现,如何布局风电行业、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以下为《中国船舶报》采访温剑波全文。

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向着风电行业第一梯队的目标奋勇前进

访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主持工作)、董事

温剑波

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以“技术创新、海陆并举、向海图强”为发展思路,将做强海上、做大陆上作为经营工作重点。2020年,中国海装实现营业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87.28%,利润总额1.1亿元,同比增长59%。目前,中国海装正全力加速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成绩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发展道路?

记者:请问中国海装在产品结构、技术路线、区域布局、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有哪些特色和优势?

温剑波: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目前,中国海装正在创新开展“穿透式”管理,其含义可以从三个方面说明。一是技术穿透。中国海装是一个系统集成单位,中国船舶集团要求中国海装对集团公司风电全产业链发展起带动作用。在市场竞争压力持续增大的环境下,我们只有不断提高整机性能,才能不断发展。此时,就需要与齿轮箱、叶片等配套单位大力协作,进行技术穿透。二是质量穿透。零部件、套件的质量决定整机质量。中国海装需要从全局出发,严把质量关,做到零缺陷,进一步增强整机质量优势。三是供应链穿透。中国海装正在从项目营销逐渐转变为客户营销,这就需要按照客户需求,依靠信息化、大数据和优秀人才,对供应商进行精细化管理,力争早日进入国内风电行业第一梯队。

中国海装拥有以下四方面特色和优势。在产品结构方面,秉承着军品“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方式,形成了产品梯度。当前,中国海装已具备提供定制化最优技术经济性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在机型方面,陆上风电机组覆盖2.X~6.X兆瓦(MW),海上风电机组覆盖5.X~16.XMW,具有高设计安全性、高运行稳定性、高智能性等特点,可满足不同风能资源区的开发需求。其中陆上方面:H185-5.XMW机组风轮直径为185米,扫风面积约26866.625平方米;H176-6.XMW机组风轮直径为176米,扫风面积24316.16平方米。海上方面:H171-8MW机组风轮直径为171米,扫风面积22954.185平方米;H220-10MW机组风轮直径为220米,扫风面积37994平方米;H256-16MW机组风轮直径为256米、扫风面积51445.76平方米。

在技术路线方面,中国海装坚持“自主研发主导设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路线,严格遵循着样机、小批量、大批量的过程,确保技术状态稳定,源自军品基因的产品可靠性与安全性获得了行业的高度认可。

在区域布局方面,当前,中国海装已在重庆、江苏、辽宁、内蒙古、新疆、云南、山东、浙江等地建立了总装生产基地,年产能超1000万千瓦,运行维护全球220多个风电场。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中国海装拥有军民协调发展能力。由于在诸多环节上存在“技术同源”的特征,中国海装可以在集团公司内构建起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开展协同创新。我们联合集团公司内的相关院所和零部件供应商,创建了风电机组研究开发平台,形成了包括正向设计能力、与供应链协同设计能力、设计管理能力及设计验证能力在内的综合系统集成能力。在关键零部件的研制上,中国海装坚持与军工产品做到“生产同线”,将军工产品制造中的精益管理理念渗透到风电产品中。在可靠性验证上,我们充分利用集团公司建立起的完善军工产品试验验证条件,使风电机组具备稳定、可靠、安全的优势。

记者:目前国家已经取消新能源电力补贴,风电进入了平价时代。同时,因为风力市场规模扩大,很多企业都进入了风电行业,激烈的行业竞争带来了哪些挑战?中国海装是如何应对平价时代和目前行业竞争现状的?

温剑波:

风电平价上网时代,降价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但是,一方面,过度的低价竞争会影响新机型、新技术研发的投入,降低机型迭代更新和技术进步的速度;另一方面,恶性的低价竞争会打破质量与成本的平衡,为机组的后期运行和安全带来隐患。

中国海装从以下方面来应对挑战。一是建立市场引导的产品开发模式。依托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结合目标市场资源现状,打造全新的整体解决方案体系,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引领的产品开发模式,精准进行产品定位。今年上半年,中国海装共完成11款新机型的开发,实现了新机型和在研机型销售、订单转换,并使技术进步成为实施降本工程的核心关键要素。二是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机制并建立配套的管理体系。通过市场价格倒逼采购成本的模式,促使成本核算按照“1+1≠2”的方式进行。例如,通过与中国船舶物贸西南公司明确各机型的目标采购成本,有效提升招标结果的成功率,实现主力新机型采购成本较2021年年初平均下降约10%。

记者:中国海装对于海上风电发展目前有哪些布局,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温剑波:

中国海装依靠中国船舶集团,在海上风电发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海上风电是我国风电产业下一阶段的重要增量市场。对整机企业来说,要实现海上风电的平价上网,就必须考虑如何更好地研制出符合中国海上环境特点的产品,并为未来发展做好技术储备。

在操作和运营层面,我认为未来方向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一是加快关键装备的研制步伐。大型化是海上风电机组技术发展的主线之一,中国海装基于成熟的5MW以及6.XMW平台设计与运行经验,相继推出了8MW、10MW机组,助力风能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综合成本的降低。目前我们的8MW、10MW机组均已在大连成功下线。中国海装还将进一步依靠集团公司的船海能力优势和集海上风电工程勘察设计、装备制造、工程建设、运行保障等于一体的海上风电全产业链体系,全面提升海上风电整体解决方案的竞争力,加快16MW级及以上海上风机的研制工作,同时加快10MW级和浮式风机等海上风电装备的应用步伐。

二是增强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能力。中国海装对海上风电场从风资源评估、发电量提升、运维优化以及延寿等方面进行最低LCOE设计,实现精细化管理,确保风电场度电投资最佳。此外,考虑到当下国内海上风电专业施工、运维船舶严重不足的情况,我们与集团公司内的相关机构共同努力补足这些短板。由中船海工自主投资的“中船海工101”号风电安装平台已经投入使用。目前,我们还在打造一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30米级专业运维船,并将在2021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正式发布相关信息,该船预计于今年年底下水。

三是针对深远海储备前沿技术。开发深远海风能资源是海上风电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在多年前就启动了相关布局。2019年,中国海装申报的“海上浮式风电装备研制”项目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立项,该项目已经在浮体设计、一体化仿真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正在广东湛江部署示范工程。

四是积极探索“海上风电+”。与其他领域紧密结合,深挖海上风电的综合价值,包括探索与海洋渔业的结合,打造移动式海上牧场;研究海上风电制氢;推进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等。


返回 国际风力发电网 首页

风电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