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景能源在三北地区又落一子。
记者获悉,据消息,7月8日,榆林高新区与远景科技集团正式签署项目入园协议。根据协议,远景科技集团将在榆林高新区投资50亿元,分三期建设智能风机整机制造和储能电池制造基地,充分发挥智能风机和储能电池头部企业的聚集效应,在榆林高新区形成以风电、储能等为核心的高端绿色能源装备产业集群。
榆林高新区表示,发展高端能源装备,加快推进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榆林高新区的新使命和新定位。榆林高新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相继引进了中煤陕西、未来能源、华电榆横、延长榆林煤化、中石油兰石化等一批重大项目,这些支柱产业的积淀,奠定了高新区良好的发展基础。
据公开信息,陕西风能、太阳能可开发规模分别为3800万千瓦、3500万千瓦,均高度集中在陕北。其中,榆林地区新能源资源总量约占全省的70%。
从通稿跟相关信息来看,远景集团的该布局应为投资换资源,剑指榆林新能源基地。
而据记者查询, 2个月前,这一幕也曾在浙江(海上风电)上演:5月20日,苍南网发布消息称,5月19日上午,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人民政府与远景能源、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签订新能源产业合作框架协议,将在绿能小镇投资建设远景苍南零碳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50亿元,计划分三期开发建设。
苍南县县委书记陈永光称,此次三方强强联合,必将进一步优化县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加快海上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制造业的发展。下一步,苍南将以最大的诚意、最大的努力支撑、保障、服务三方合作项目,致力于将该项目打造成为集科技研发、生产制造、运维服务、工程服务、物流储运、人才培养等功能于一体的零碳产业标杆,支撑苍南打造全国清洁能源发展示范地。
综合上述信息,除了可以看到平价时代,在经济性的考量下,整机商在往三北地区、海上风电加码布局、加大倾斜外,还涉及到行业普遍性问题——“投资换资源”。
该现象在业界并不罕见,评价不一。
除了老生常谈的地方保护主义、资源分配存在问题,非技术因素扭曲风电市场竞争、阻碍行业进步外。还有其他角度可以来讨论,比如距离近、运输降本,促进产业链互相交流、协同降本等。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改表示,资源、订单、产业三角循环,也是市场受各方因素叠加引发的。不能单方面评价该模式的好坏,需要辩证地看。地方政府也是为了地方经济,这是可以理解的,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风电行业蓬勃发展。
吴改称,但是到了“十四五”,可能就需要反思下前面的做法了。没有补贴之后,流动性会变差,这个铁三角可能就不像之前那么好运转了,很容易因为某个环节操作不谨慎出了问题。吴改建议,接下来,最好从省市(自治区)角度对整个产业布局有个统筹规划、结构性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