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风电网 » 风电人物 » 正文

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带头推进“碳中和”,做新时代的“追风者”

日期:2021-03-25    来源:华夏能源网

国际风力发电网

2021
03/25
09:1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金风科技 武钢 碳中和 风电整机商

“我们的梦想是有朝一日,能在新疆达坂城安装成百上千台风机。第二个梦想是要用中国人的双手,制造出中国人自己的风机。”

上世纪90年代,刚刚辞去教师工作开始风电事业的武钢,有这样两个梦想。

如今,30几年过去,已届63岁的武钢两鬓已泛白,而梦想都一一实现。金风人不仅在达坂城安装了成千上百台自己造的风机,还走向了全球各地。金风科技连续数年在国内市场稳坐“头把交椅”,更位列全球风电整机商前三强(2018、2019分别为全球第二、第三名)。

从小小的一颗风电种子到成为能源系统的重要一部分,从严重依赖进口到实现国产化再到走向世界,武钢及其带领的金风科技从无到有,用自己的双手打造出了风电史上一道传奇。

如今,在“3060碳目标”指引下,风电行业迎来新发展机遇,对金风科技亦是如此。在今年两会上,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武钢提案多与碳中和相关,他将保障实现“3060碳目标”放在了所有提案首位。

“实现碳排放达峰、碳中和目标,风电是主力军。风电市场潜力巨大,2021年及未来的风电装机增长值得期待。”武钢说道。

风起时,义无反顾

“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啊/两个眼睛真漂亮……”一首经典传唱的《达坂城的姑娘》,让外界对达坂城充满了向往。

达坂城,有漂亮的姑娘,大又甜的西瓜,更有呼啸的风。达坂城的风,一年吹一场,从春刮到冬。在过去,这是让人寒冷的恶风;在新能源时代,这是宝贵的资源。

因为达坂城的风,在中国,凡是搞风电的人几乎都来过这里。达坂城是中国风电的一颗种子。武钢和他掌舵的金风科技,就是在达坂城起家的:

1988年,武钢参加并组织建设的达坂城风电场,总装机2050千瓦,是当时中国乃至亚洲规模最大的风电场。

1987年,武钢放弃稳当的教师职业,接任达坂城风电厂场长一职。此时的中国风电才刚刚萌芽,达坂城也只是边陲的一块试验田。说是场长,其实电气、液压、机械样样都得干,穿着工作服爬风机是他每天的必修课。

但就是在这苦呵呵的日子里,武钢却感到异常充实。他觉得这样的生活有挑战,“在几十米的高空作业,带着恐高的晕眩,那种一览无遗的感觉真的非常刺激。”在武钢眼中,风电是力量和智慧的完美结合。理工科出身却带有文人底子的他,沉迷于风机的美。

在达坂城风电一场担任场长的5年时间里,武钢一直冲在一线。1993年,武钢因表现出色,被调任为新疆风能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1998年2月,新疆风能公司、中国水利投资公司、新疆风能研究所共同出资成立新风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新风科工贸是中国最早进行风能产业化试验的基地,40岁的武钢出任总经理。

1998年6月16日,由新风科工贸制造的首台600kW风机在新疆达坂城风电一场并网发电。此事件被视为“中国大型风机国产化的开始”。

2001年3月,新风科工贸完成增资及改制,整体变更为“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1月,金风科技600KW风机在河北红松洼风电场并网发电。这也是“金风”牌风机首次在中国风电场亮相。

2002年5月,44岁的武钢接任于午铭,正式成为金风科技的“舵手”。武钢和他带领的金风科技,正式走上中国乃至世界风电这个大舞台。

风电路,山高水长

“小鸡”刚破壳就遭到了周围“老鹰”们的虎视眈眈,这是金风科技当初的真实写照。刚崭露头角的金风科技及其产品一出世,就面临国外成熟领先品牌的围剿。

2002年6月,当GE的专家应邀到金风科技介绍公司在风机研发制造方面情况时,专家问道:“GE都进入到风电设备制造业了,金风还有继续存在的价值吗?”

如此挑衅让武钢深受刺激。同样让武钢难以入眠的还有一组对比鲜明的数据:2003年,在中国市场,外资风电机组制造商累计市场份额高达89%,大多数风电场用的都是进口风机。

这是当时中国大量市场被国外风电企业“吞食”的一个缩影。突围,是以金风科技为代表的中国风电企业甚至行业达成的共识。

自主研发是金风科技选择奋起直追、杀出一条血路的不二法门。2005年4月,金风研制的1.2兆瓦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在新疆达坂城风力发电厂试运行。这是国内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兆瓦级风机。

“我们得到反馈,说与GE同样单机容量的风机比,我们的发电能力要高20%。这中间也可能有其他原因,比如人家可能停机调试了几天,但打个折扣,高出10%总是有的。”武钢的嘴角终于有了一丝笑意。

国家层面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特许权招标、《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实施、风电机组国产化率70%的政策、风电电价政策,在这一系列雨点般密集的政策支持下,中国风电市场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

已经在完全自主研发路上摸索了一段时间的金风科技,在政策的保驾护航下受益匪浅。2007年12月26日,金风科技成功登陆深圳中小板。当日开盘后其股价瞬间从36元狂飙至160元,收盘价为131元,市值一度超过700亿元。

初心在,万水千山

2008年,金风科技连续八年的高速成长戛然而止。2008年和2012-2013年中较长时间内,其A股市值一度仅剩100多亿元。金风科技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华锐风电的强势崛起,更让金风科技一度丢掉了风电龙头地位。

武钢却觉得“松了一口气”。他说道:“我觉得现在这种形势对我们来说也挺好。一个企业不可能10年、20年都发展得那么火热,在适当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冷却的时刻。高速的成长和扩张,很容易在公司内部滋生一些浮躁的、骄傲自大的情绪,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松懈。现在突然一下子降温了,我觉得非常好,能够让大家冷静下来思考。”

在武钢看来,成熟的企业理应接受市场的洗礼,需要经历衰败与阵痛,“企业中的每个人有了这样的心态,再把企业从逆境中挽回,企业才能获得重生”。

金风科技挺了过来。从“苦日子”熬出来的武钢和金风科技最擅长稳扎稳打。即使是在2016年,中国风电产业最困难的时期——抢装过后需求有所透支,叠加国内弃风率维持高位,政府出台更严格的管控措施应对弃风问题,金风科技也保持着自己的节奏。

武钢经常对金风科技的员工们说的一句话是,“金风科技是苦孩子出身,在行业冷下来的时候,正好也可以让我们自己冷静下来思考。我们要将以前取得的成绩都归零,继续保持过去艰苦创业的传统,苦练内功,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机遇。”

“风电是制造业,只有这种踏踏实实,你才有可能走得更远。”在武钢的带领下,金风科技一路远行。在国内风电市场,占有率连续九年排名第一;在全球风电市场上,连续多年排名前三甲,大有继续向前问鼎全球霸主之势。

“在达坂城安装成百上千台的风机、制造出中国人自己的风机和实现国际化。”这是武钢最初创业起步时的三个梦想,也是老一辈风电人的风电梦。回首梦想与初心,武钢和他带领的金风科技在逐梦路上经历了风风雨雨,这不仅是一个风电企业的发展史,更是中国风电发展史上的一个缩影、一个代表。

如今,风电正式走向平价,“3060碳目标”把风电的天花板彻底掀开,一个属于风电新能源的时代已经开启。

在武钢看来,风电增长潜力依然巨大,完全能够满足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需求。对落地“3060碳目标”,风电企业有能力也有义务承担关键的支撑作用,风电行业正式进入发展快车道。金风科技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期,将加强创新、加快发展,为碳中和带来更大贡献。

(人物简介:武钢,男,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A+H上市公司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五一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曾任新疆新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前国家风能协会副主任,前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


返回 国际风力发电网 首页

风电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