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风电行业在上半年疫情和年底抢装潮的双重压力之下,运力紧张局面无可避免,那么如何做到真正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做到万无一失,确保完成运输工作呢?
面对新条件 首创“新舟渡”
近日,联合动力安徽宿松新洲渡项目第一批2套叶片抵达项目现场。该项目运输过程中,联合动力在行业内首创了“公路+长江内河往上游”运输的联运模式,第一批设备从工厂生产到现场交付仅用了7天。
宿松新洲渡项目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境内,2020年安徽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灾害,项目场内风机基础被淹没,造成施工窗口期延后,导致安徽宿松新洲渡项目启动时间晚、供货量集中。
在项目集中发运期,由于沿途多条高速公路均在进行道路及桥梁施工、养护,替代线路也由于设备超限、不满足大件运输通行、不能取得超限运输许可证等原因无法采用,联合动力接连做出了五种陆运运输方案,但均无法满足设备在业主要求的时间节点前到达现场。
千方百计 携手并肩
首创的“新舟渡”运输方案,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联合动力转换思路,在运输方式上做文章,选取多个上下游码头及陆运运输线路,千方百计,充分论证,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运输方案。
这个行业内首创的“叶片公路+长江内河往上游”运输的方案,从工厂到项目所在地,充分发挥了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利用社会公共港口码头以及特种运输船,通过设计专用船载运输工装,最终实现了水陆联运。
在方案中,水运方式的单次运输叶片数量由陆运的1套增加至4套,与陆运方式相结合,为项目实现年底投产保电价抢得了宝贵时间,确保了项目运输的时间表,也是为了该项目能够确保争取到未来20年的国家新能源补贴得以实现。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在宋代诗人陆游的笔下,楼船夜雪中船战舰飞奔驰骋,跨马纵横捷报频传。如今新洲渡项目的“新舟渡”,也似长剑飞驰,跨越山海。
安徽宿松新洲渡项目能够实现顺利供货,一方面得益于联合动力的创新运输方案,一方面源自于联合动力对全年物流运输工作的统筹。
为了实现所有的最终时间表,为了匹配业主项目现场吊装节奏,结合设备生产时间、车辆办证时间、证件有效期等,物流车辆需要行成小气候、小循环。最终是要将运输能力发挥到最大化,确保全年近8000余车次的运力资源,为所有项目的并网投产提供最有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