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风电要达到平价上网,我们还需要降低多少成本?9月6日,华东勘测设计研院有限公司新能源工程院院长戚海峰在盐城召开的“2020中国新能源高峰论坛”上交流分享风电的降本之路。他表示,目前还有3000-4000元产品降低的压力。
中国海上风电从2005年开始发展,到现在已经走过了15年。今年1月20日,三部委出台了四号文,要求今年新增的风电不再纳入中央财政补贴。如果说风电要达到平价上网,我们还需要降低多少成本?
戚海峰称,华东院根据将近40几个已建和在建的项目,根据1800多座风机机组及一些造价做出计算。计算中采用了辽宁到海南所有的风资源情况跟利用小时数、造价水平,以及一定收益率的电价。去除今年抢装潮的因素,目前距离平价各省是一毛钱到三毛钱的差距,
戚海峰表示,按照现有的造价水平和反推的一个造价,可以看出来目前还有3000-4000元产品降低的压力。像福建资源禀赋特别好,利用小时数高,降本的压力比较小。在江苏、浙江大概还会有3000元的成本压力。
戚海峰认为,风机成本在整个总成本里面占了45%左右,所以必须要降低30%左右的成本。我们的规划布局必须要连片开发,规模化的规划项目,一个是可以大大的减少前期成本的投入,地勘海洋水温,而且加快了这些项目前期的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