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平原地带,一个新兴的“网红打卡地”最近爆红网络。
这里拥有69台随风律动的彩色风机,底部采用绿色渐变设计,与周边树木和庄稼融为一体,上部喷绘了表现汤阴特色人文故事的图案,已经成为当地有名的文旅景点。
汤阴风电场
在这个平原风电样本项目出现之前,中国风电投资商们曾试图将风电向位于低风速区域的中东南部普及。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也遭遇了众多障碍,比如人们对于风机美观、安全、环保等方面有着种种疑虑。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秘书长秦海岩认为,汤阴风电项目打破了这种疑虑,既解决了风电与环境的融合,又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国外,风电发展的最大争议就是有人说好看、有人觉得不好看,会产生很多不好的效应。通过汤阴项目,很多原来不喜欢风电的人也会喜欢上,甚至有人已经在风场拍婚纱照。”
“汤阴项目不仅在中国是个标杆,在全球也是标杆。”秦海岩这样评价汤阴项目。
这个在两三年前投建的风电场,采用的是中国领先的智能风机企业远景能源旗下的平原风电第一代风机,机型是120米高全钢塔筒2.X平台智能风机。如今,远景已经推出了第三代平原风机,可以将度电成本降低到当地标杆电价之下,完全不需要国家补贴。
秦海岩表示,“中国有69万个村子,只要有10万个村子,每个村子装2台风机,中国农村的面貌将发生很大改变。”
平原风电样本
风电改变了汤阴。
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在这里并逐渐形成聚落。据《山海经·西山经》载,上申之山、汤水出焉,东流注于河。2357年前,夏帝廑在此定居都城,“汤阴”这个名字也一直沿用至今。两千多年来汤阴历史名人辈出,武胜岳飞、文胜周文王、医胜扁鹊均出生于此。“三圣之乡”的汤阴坐拥岳飞庙、羑里城、扁鹊墓庙、夏都西河遗址、邶城遗址遗址等文物古迹,被联合国命名为“千年古县”。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座小城似乎渐渐被人遗忘。
这里遭遇着与整个河南省相仿的能源困境。目前,河南能源结构中70%依赖于煤炭,能源自给率只有40%,且人均能源水平只有全国的76%。如何提高自给率、改变以煤为主的化石能源结构,困扰着这个千年古县。
为更好地让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与时俱进,汤阴县决定以风电项目开发作为切入点。今天,绿色能源技术给这座历史小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汤阴风电场
经过华能集团与远景视觉设计团队和汤阴县宣传部门反复沟通,风电塔筒图案选用了汤阴县精忠报国文化元素和太行山水画面,包含了甲骨文图、文字演变、青铜文化、十二生肖、七彩长廊、城市符号、狩猎祭祀七大地方历史人文图案,每台120米高度的智能风机变为大地文化艺术品,既是生产绿色电力的风机,也是中华传统和地方特色文化的载体。
为了保证风电场场区美观,华能对场区内七条线路全部以地埋电缆的形式进行铺设。并对道路沿线和机位点全部进行了高标准的绿化,施工完成后,道路、植被就已恢复完好。
这个总装机容量15.18万千瓦的项目,总投资12.3亿元,2017年9月开工建设,2018年12月就正式并网,成为当地清洁能源及生态文明的地标。
风电是政府最好的投资项目
汤阴风电场是国内比较早期的平原风电场,使用的是远景第一代平原风机。远景是全行业最早提出平原风电技术的企业。
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田庆军表示,第一代平原风机又被称为“双120”风机,匹配的是120米高塔筒和121米叶轮直径。第一代的平原风机尚无法实现平价,但在原有国家补贴的基础上,能实现很好的经济价值。
汤阴风电场
在平原地区开发风电极具挑战性。但是远景发现,平原地区风资源具有高切变的显著特点,风速会随高度快速增加,可以通过增高塔筒来得到更大的风速,再将风机叶轮直径加大来增大风机千瓦扫风面积,使风资源具有更高经济开发价值。
2019年,远景能源推出第二代平原风机,风电机组匹配140米高塔筒和141米叶轮直径。今年,远景能源又推出了第三代3.0兆瓦平原风机,风电机组匹配150米高塔筒和156米叶轮直径,可以实现平价。
田庆军估算,以当前的技术,风电利用小时数可在汤阴风场的基础上提升800个小时,全年可实现3000小时以上的发电量。
以河南当地约7500元/千瓦的单位造价水平来测算,该风电场全生命周期电价可降至0.3元/千瓦时,低于河南省的标杆上网电价0.3779元/千瓦时,风电场全生命周期收益率可达7%以上,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在技术革新的推动下,即将到来的平价时代,风电已经成为许多地方最好的投资项目。
“风电是改变当地能源结构最好的途径。”秦海岩认为,风电可以大大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偏远贫困地区,风电对当地经济发展贡献非常大。
田庆军到访过众多县,他发现风电现在对一个县的财政改善、经济拉动极具吸引力。河南有很多贫困县,去年和今年刚刚脱贫。“但实际上很多县并没有资源,交通也没有优势,发展什么呢?很多是农业县,发展的产业技术含量很低,大多是很容易转移的产业。县里很着急,未来支柱产业是什么呢?”
他给许多县领导建议投资新能源,益处众多:第一投资大,可以帮助县里完成上级政府交给的任务;第二可以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华能在河南台前县投资的40兆瓦风电项目,当地县政府就采取入股方式,每年可以拿到稳定的分红,政府可以用来做20年扶贫。华能帮其管理风场,政府不需要操心项目管理,只需要拿一点钱就可以分享20年收益,比存银行更好;第三可以带动当地一部分就业,一般风场检修运行工人就在当地招聘;第四给当地财政带来很大税收。”
一个县由众多村镇组成,如何推动这些村镇脱贫甚至致富?秦海岩做过一个测算,他以一个贫困村安装两台3.0兆瓦风机进行估算,一个机位占地一百平米,合计只需要占地200平米,一年就可以给当地村集体贡献接近300万元的纯利润(在平价的基础上)。
要知道,江苏省曾发文在2020年底力争让每个行政村集体收入超过18万元。而仅仅安装两台风机,一年纯利润就接近300万元。这完全能改变一个村庄的命运。
平价后平原风电可开发容量仍超亿千瓦
七八年前,由于当时风机技术经济性较差,河南还不具备开发风电的可能性。
那时,中国风电多集中于风资源更好的“三北”地区。
然而,三北地区地广人稀,消纳有限。随着集中式风电的大规模开发,三北地区的风电送出瓶颈愈发明显。
于是,风机厂家通过不断创新和迭代技术,寻找新的开发区域。随着风机智能化的提升和风机叶轮直径增大、单位千瓦扫风面积增加,高塔技术的应用、控制策略和智能化的提升,以及制造成本的降低和效率增加,使得平原地区、低风速地区具备了风电开发条件,其装机量快速增长。
“十三五”期间,我国风电开发重心开始向中东南部地区转移。风能资源具有分布广、占地少的特性,因此更适合就地开发,就近利用,在处于负荷中心的中东南部开发风电项目更符合其资源禀赋。
起初,中东南部每年新增装机容量只占20%,与“三北”地区相差甚远。如今中东南部地区每年新增装机占比已达60%-70%。秦海岩称,从目前已经核准情况来看,平原风电在陆上风电市场占有率约为10%-15%。
同时,中东南部省份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也更为迫切。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各省级行政区域202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通知》,对各省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有了具体要求。中东南部多数省份正在进一步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力度。
秦海岩把中东南部地区称为“风电下一个希望的田野”。他表示,“保守估计,中东南部地区有10亿千瓦的风电装机容量,平原风电储量非常大。”
他以德国为例,德国风电开发状况与我国中东南部相似,没有“三北”地区这种集中式大基地项目,都是小规模的分散式风电,德国98%的风电场不超过5台风机。即便如此,德国的风电装机总量将近6000万千瓦,单位国土面积装机量为175千瓦/平方千米。然而我国中东南部装机密度高的地区才刚刚达到20千瓦/平方千米,相差将近10倍,所以中东南部的开发潜力非常大。
汤阴风电场
技术革新为风电在中东南部以及平原地区大规模安装创造了条件。田庆军表示,根据现在风机技术发展及价格趋势,在未来一两年内,几乎所有中东南部省份风电都可以实现平价。
中国有500余个县是平原县域,据初步估算,平价以后可供开发的平原项目容量在1亿千瓦以上。
然而,由于风电是新兴事物,推广难度较高。如何跟当地政府和老百姓去沟通是在中东南部地区开发风电的障碍和挑战。况且,风电项目审批要求和流程较复杂,需要与当地政府多轮沟通,导致效率低下,增加了前期成本。
秦海岩认为,发展中东南部风电应该坚持“集中规划,批量核准,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思路和原则。应以县域为单位将项目进行打包核准,从而简化前期手续,避免增加不必要的成本。甚至可以借鉴国外社区风电发展的经验,通过土地入股、PPP模式等方式增加地方的参与度,并借鉴汤阴风电项目,将风电开发与各地旅游开发、特色小镇建设、民生改善工程等相结合,使当地社区和居民切实从中受益,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过去几年我们接触了很多地方政府,县里的领导对风电了解的大部分都支持风电,对风电不了解的一般都会抗拒。如果讲清楚风电的种种好处,大部分县里都会欢迎的、不会抗拒的。”田庆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