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海上风电发展快车道的青岛天能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能重工”),在2020延续着加码大戏。
5月22日,天能重工发布公告称,公司与陆丰市人民政府、中广核新能源投资(深圳)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签署《汕尾海洋工程基地(陆丰)建设项目投资合作协议》(简称“投资合作协议”),加码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业务。
投资合作协议显示,天能重工拟在汕尾海洋工程基地(陆丰)投资建设年产40万吨海上风电配套装备制造项目,包含海上风机塔架、单桩、多桩导管架基础等海上风电装备制造、组装、运输。投资总额约为6亿元(具体以实际投资情况为准)。
与此同时,天能重工为推进在汕尾海洋工程基地(陆丰)投资海上风电配套装备制造项目落地,拟以自有资金在陆丰市设立一家全资子公司——广东天能海洋重工有限公司(最终以工商核准登记文件为准),注册资金人民币1亿元。
天能重工表示,本次投资紧紧围绕公司海上风机塔架、单桩、多桩导管架基础等海上风电装备生产与销售展开,该项目符合公司投资收益测算。如新子公司有效运行,将对公司在海上风电装备领域的长远发展和企业效益产生积极影响。
天能重工成立于2006年,是国内领先的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塔筒)设备制造商和供应商,专业从事兆瓦级风机塔架及其相关产品的制造和销售,在塔筒制造行业排名前列。其业务除去风力发电,还涉及光伏发电、生物质能源发电等方面。公司于2016年11月登陆深证证券交易所上市。
近几年来,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天能重工适时作出战略转型,加大对风电场的运营投入,并迅速进入海上风电塔筒、单桩的等制造领域。这让天能重工在业绩上受益匪浅。
天能重工在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4.6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6.8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3.33%!
进入到2020年,天能重工业绩表现依旧稳定。2020年一季度,天能重工实现营业总收入3.2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8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11.4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01%;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手订单约40.48亿元。
诸多利好之外,天能重工也存在着隐忧。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天能重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0亿元,与去年同期的6330万元相比,由正转负,且降幅达-463.86%。
根据投资合作协议显示,天能重工本次投资的6亿元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在公司现金流为负的情况下,投资资金从何而来?如何保证资金顺利到位?还有待天能重工去解决。
国信证券最新研报显示,天能重工战略布局海上风电核心赛道,预期未来三年营收和盈利能力将迅速提升;预计2020-2022年每股收益1.69、2.26、2.61元,对应动态PE为8.5、6.3、5.5X;维持合理估值区间20.8-25.1元/股,较当前股价溢价46%-76%,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