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风电网 » 风电项目 » 正文

海南风电建设终发力 13个区域成为候选风电场

日期:2018-11-20    来源:电缆网

国际风力发电网

2018
11/20
10:2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海南风电 风电场 海南龙源

近日,在东方市八所镇月亮湾一带,18台高耸的风机的转子(叶片)以每分钟27转的转速转动。这个总投资达1亿多元的中国和德国财政合作项目,是目前海南唯一建成投产发电的风力发电厂。

沉寂了十多年,海南风电建设今天终于发力。但风电开发热的背后亦存有隐忧,制约风电快速发展的瓶颈亟待打破。

海南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睿分析说,海南风电建设从试验阶段到步入规模开发阶段,期间之所以经历十几年,主要受风电造价高、国家产业机制不完善、行业配套政策没跟上等主要因素的影响,但目前此种状况已得到很大改善。

他说,国家已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包括风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比如《可再生能源法》规定,电网须无条件收购可再生能源发出的电能(含风电),去年国家发改委还发布通知,规定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费用实施分摊制度,按照风电造价分摊机制,全国每一个火电厂每发一度电都要提1厘钱给国家发改委,作为扶持清洁能源发展的基金。

胡睿认为,十几年来,尽管风电成本一降再降,但较之火电,风电成本相对较高,这是阻碍风电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每千瓦火电造价为五六千元,这一数字大大低于风电造价。”我国风电价格平均上网电价每度0.5―0.6元,火电约0.3元。

“除却风电建设成本高外,风电人才及技术缺乏也是制约风电发展的重要因素。”海南东方风电公司厂长助理赵永炬说,目前国外许多风电厂家纷纷抢摊中国建立合资厂,在国内组装设备,由于风机制造的核心技术基本都掌握在譬如丹麦Vestas公司等外资手中,许多贵重的核心设备仍需从国外进口。这无形当中也增加了风电成本。

“国内风电开发风起云涌,但目前只有少数国内厂商有实力提供规模设备,绝大部分厂商仍处于替外资‘打工’的地位,组装的风机设备质量参差不齐。”胡睿说。

但从长远看,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和瓶颈得到打破,我国风电建设的前景依旧令人振奋。

就海南而言,随着华能、中海油、龙源集团(国电集团的全资企业)等知名企业的进驻和扎根,这些企业借助自身在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发利用海南的风能资源。目前我省已初步确定13个区域作为候选风电场,其中4处风电场位于海南东部沿海,9处位于西部、西北部沿海。今年开建的5个项目即位列其中。

业内人士认为,油价持续高企,或将催生海南风电开发的黄金时代。(来源:海南日报)

 

返回 国际风力发电网 首页

风电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