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虽然今年新增装机量预计比去年有所回落,但2016年对风电行业来说无疑是红红火火、热闹非凡的一年。中国整机制造商登顶世界第一、高塔筒等技术创新使低风速规模化开发更具经济性、海上风电从“暂停模式”进入“稳步发展模式”、全球行业并购风起云涌……站在“十三五”开局的全新起点上,整个产业吐故纳新,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今年所显现出的新气象、新动态、新趋势,想必在未来几年继续影响行业的走向。
本期年终特刊,将为您盘点2016年风电行业中的那些“大事”和“大势”,从中我们或许可以窥探到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1 中国整机制造商整体排名大幅上升
今年2月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的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商市场份额报告显示,金风科技凭借7.8吉瓦的全球新增装机,超过GE、维斯塔斯等国外风电大佬,首次问鼎全球第一。除金风科技外,国电联合动力、远景能源、明阳风电三家中国企业也跻身全球十大整机制造商。
此后,知名风能研究机构MAKE发布的市场报告则认为,维斯塔斯仍为全球第一,金风科技排名全球第二。在全球前十整机商中有四家中国企业,排名十一至十五位中另有四家中国制造商。
由于各家机构数据来源的不同,最终的统计结果和排名略有区别实属正常现象。无论中国企业是否问鼎全球第一,不可否认的是,中国风电整机商作为一个整体所取得的进步的确令世界风电行业瞩目。
当然也应理性看到,良好业绩的取得与国内市场的爆发性增长紧密相关。“抢装”电价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新增装机量的多少并不能完全代表企业的竞争力。与那些具有较长历史的跨国巨头相比,除了运行业绩的短板外,国内整机商在核心技术和质量稳定性可靠性方面也确实存在一定差距。目前,中国风电整机商在海外的运行业绩仍以发展中国家为主。风电制造“走出去”一是通过自建风场的形式实现,二是通过为当地提供项目建设资金的形式进行设备输出,依靠自身品牌影响力获得的中标仍然较少。
中国风电整机商要与维斯塔斯、歌美飒等巨头在全球范围内竞争,就要在国际各个市场获得平均分配的市场开拓能力。这需要中国整机商依靠平稳的国际化发展,从管理、质量、运营等各个环节持续提升。
2 大型能源集团到海外做风电业主
无论是国家电投收购西班牙桑坦德银行位于澳大利亚的风电公司,还是三峡集团收购黑石集团旗下的德国海上风电场资产,都表明在2016年,中国风电“走出去”的步伐在加快。
实际上,早在多年前,中国风电产业就开始走向海外,比如直接的设备出口、EPC模式的工程总包、以及风电制造环节的跨国并购。而与之前这些“走出去”的方式不同,此轮“走出去”的一个显着特征是,大型能源集团直接到海外做风电场业主。
这种变化与国内风电市场的现状紧密相关。当前,大型能源企业的火电投资受到一定抑制,随着国内优质风资源区越来越少,在风电项目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大型能源企业走向海外,进行风电项目收购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也与国家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以及国际产能合作相契合。
同时,相对于国内“三北”地区持续地弃风限电,欧洲等海外市场弃风的情况很少,即使真的出现了弃风情况,按照合同的相关约定,一般也会给予业主弃风损失的补偿。因此,从整个风电项目的回报率来说,海外项目比国内项目的回报率普遍更高,这也成为大型能源集团积极到海外做风电业主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从并购海外风电制造工厂到直接接盘风电场项目做风电运营业主,表明中国风电产业“走出去”提升了层次。显然,并购海外风电场项目对产业的拉动力更强,可以带动中国制造、设计、工程、施工甚至是技术、标准全产业链“走出去”。
这一趋势在未来几年或进一步得到强化。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海外成熟市场虽有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但也不意味着零风险。风电项目投资金额大、投资周期长,属于政策敏感型的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对东道国市场的依赖程度高,决定了对风电项目海外并购进行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的重要性。
3 海上风电发展迎来“转折年”
今年以来,广东桂山等停滞多年的海上风电项目开始启动,三峡集团等企业纷纷高调布局海上风电。种种迹象预示着海上风电正在从前些年的“暂停模式”进入“稳步发展模式”。
其实,表面上的暂停并不意味着产业没有发展。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今年之所以海上风电领域显得有很多动静,主要是因为,虽然前几年前期工作一直在做,但市场上可能看不到。”
表面上的“静悄悄”,背后却是相关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储备。正是这些背后的努力使得海上风电在2016年迎来了外界能够看得见的转折。
而正是有了前些年的曲折,使整个行业更深刻认识到:海上风电风险大,一旦出现问题常会导致不可逆转的后果。因此,发展海上风电必须要做好技术、市场、运维等方面的准备,要稳中求快,不能单纯追求速度。也正是基于对发展海上风电难度的理性认知,刚刚发布的《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下调了海上风电装机目标:到2020年底,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以上。
显然,对于中国海上风电而言,我们的目标不是简单建设几百万千瓦的风电装机,更重要的是,要培育出完善的和有竞争力的海上风电产业体系,包括设备制造、施工安装、标准规范等。因此,海上风电的建设,如何统筹管理、如何共享信息、如何通过实践形成海上风电标准体系和规程规范显得格外重要,也需要各方形成合力。
4 全球风电行业并购风起云涌
2016年可以称之为全球风电行业的“并购年”。西门子并购歌美飒、GE收购阿尔斯通海上风电业务、维斯塔斯收购德国运维公司Availon……当前,国际风电行业并购频发,这也从侧面表明风电制造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从目前这些并购案来看,主角并非中国企业,但风电制造产业作为一个高度全球化的产业,中国风电制造企业作为全球风电制造的中坚力量,这些并购案对中国整机商实则将产生借鉴和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中国风电整机企业无需盲目跟风,首先要专注于自身的研发;另一方面,也要学会并善于运用并购等资本运作手段,通过并购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提高在全球不同区域市场的驾驭能力。
目前,国内一些企业的并购倾向于快速做大的考虑,而跨国公司的并购更多的是战略并购,其着眼点是前沿技术和潜在市场。
作为中国同行来说,从今年一系列并购案例中所要学到的,不是通过并购获得规模上的扩大,而是如何通过并购真正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不应单纯以占有资源为目的,而是要转向以技术创新为出发点,甚至是利用被并购企业研发机构逆向融合企业在国内的研发机构,从而搭建国际化创新平台,获得技术创新优势,增强自身竞争力。
5 分散式风电崛起带动风场开发模式转变
在今年底发布的风电“十三五”规划中,中东部和南方地区的分散式风电开发成为一大重点。然而,中东部和南方地区地形复杂,风资源状况差异大,因此,过去适用于“三北”地区的风电开发模式必定要做出较大调整。如何使这些地区分散的风能资源更充分高效地得到利用,风电开发商和风电制造商都将面临新的挑战。
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预计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8000万千瓦以上,其中,中东部和南方地区陆上风电新增并网装机容量将占到4200万千瓦以上。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十三五”期间“三北”地区陆上风电新增并网装机容量则为3500万千瓦左右。这意味着,若算上海上风电的新增并网装机容量,中东部和南方地区新增并网装机容量将占到全国新增并网容量的57%,远高于“十二五”时期的26%。同时,这一地区累计并网装机容量在全国的占比也将提升至1/3。
传统的风电开发模式中,从风电场的总装机容量到单机容量、从机位的个数到塔筒高度等都有明确的约束。目前投运的风场,基本上同一风场必须是单一机型,鲜有不同机型混排的现象。这种标准化的设计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短工期,节约初始成本投入,但也存在无法充分利用有效风资源的问题,限制了风电场整场发电量和效益的提升。
中东部和南方地区的风资源情况、道路情况、地形情况等千差万别。显然,只有针对每一个项目,甚至是每一个机位点进行针对性设计,才能保证风电场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在分散式风电开发渐成重点的背景下,“三北”地区的标准化风电开发模式必然要转变为个性化、定制化的风电开发模式。
对于风电开发商来说,这意味着要从过去单纯的设备招标转变为风电场开发解决方案招标,从而保证风电场被看作一个整体,进而最大限度地提升风电场的内部收益率。
此外,在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利用风场风能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机组性能,未来在安装风机台数方面也会给予企业充分的自主权,因此,可以推测风电机组容量的定制化设计也将逐渐成为趋势。
6 海上风电酝酿下调电价引争议
《关于调整新能源标杆上网电价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推出,犹如给刚刚被点燃的发展海上风电的热情浇了一盆冷水。根据该征求意见稿,拟对海上风电项目比现行电价下调每千瓦时0.05元。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企业巨大争议。
业内普遍认为,此时不是调价的合理时机,目前我国正式投运的海上风电项目还为数甚少,需要通过规模化发展,探索技术经济最优的方案,为未来海上风电的大规模发展奠定基础,在积累足量的相关实际运行数据之后,根据运行项目反馈的比较全面的信息再研究电价调整方案比较合适。
而对于海上风电投资过热的担心,有观点认为,本来海上风电投资就高,进入的门槛也高,有能力进入的开发商屈指可数。在海上风电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现状下,即使不下调电价,海上风电投资短时间内也不会过热。
实际上,电价调整是主管部门引导行业健康发展非常重要的一张牌。当前,不论是主管部门,还是行业企业,基本上可以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成本下降和补贴退坡是包括海上风电在内的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主管部门和企业的分歧在于,下调电价的时机选择和下调幅度。
在主管部门看来,包括海上风电在内的整个风电产业若不尽快降低成本将失去竞争力,难以担当由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转变的重担,甚至有可能被光伏等其他新能源挤压空间。而在企业看来,过早下调海上风电电价将导致开发商不得已将成本压力传导给设备制造商等其他环节,甚至给整个风场的全生命周期埋下不可预知的隐患。
位置不同,视角不同,对产业的判断有所差异实属正常。要解决这样的分歧,一方面,要求主管部门不能想当然出政策,更不能为了调价而调价;另一方面,作为风电企业,也要开诚布公地亮出底牌,让政策制定者清晰地知道技术的进步到底能使成本控制在什么水平,而不能打自己的小算盘。因为,过早地“断奶”和过度地依赖补贴,两个极端最终带给产业的将会是相同的伤害。
7 风电产业尝试融资创新
今年3月,协合风电成功注册国内首单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这为以风电为代表的绿色项目拓宽了融资渠道,打破了信贷渠道的局限性,同时将引领更多的绿色渠道创新。
风电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具有资金需求大、建设期短、融资周期长等特点。由于融资额大,导致年度财务费用居高不下,对企业来说是长期沉重的财务负担。目前,在风电行业,一般是以项目公司作为融资主体,项目的融资额、融资结构的设计均与项目本身的资产价值以及未来净现金流量紧密联系。
随着风电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国家风电项目审批权的下放,近年来民营风电占比大幅增加。与之相伴的是 ,资金成为民营风电开发商最缺少也最迫切需要的支持。中小型民营风电投资商得不到足够的金融支持,面临着重主体、轻债项,重历史、轻预期,强制资本金比例,项目融资品种单一等融资难题。
当中小风电开发商遇到融资困境,无法解决资金难题时,不得不做出一些现实的妥协:将项目批文卖给国企或其他上市公司,获得批文转让收益;将项目公司的控股股权转让给国企或其他上市公司,由控股股东融资、建设、运营、分红,自己作为没有投票权的小股东被动接受;由第三方EPC总包方全垫资建设项目,并且在约定时间偿还全部垫资款,若到期无法得到中长期贷款偿还总包款,也将面临项目被总包方收走的局面。
可以说,伴随着风电开发融资需求增多,融资方式也应当越来越多样化。绿色债券为风电融资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与此同时,针对民营中小风电开发商的资金需求,包括GE、金风科技、三一重能等在内的一批风电整机制造商也都在探索推出相应的方案和服务。
可以预见,未来,整机制造商要想获得更多的项目订单,不仅要提供全套的技术解决方案,还要能拿出完美的资金解决方案。
8 高塔筒等技术创新提升低风速风电经济性
单机容量越来越大、叶片越来越长、塔筒高度越来越高,成为近来风电行业一大趋势。在风电量提升越来越向精细化发展的背景下,增加风机塔筒高度被认为是低风速区提升发电量的一种直接有效的手段。2016年,维斯塔斯、金风科技、远景能源等领先企业都在积极推动高塔筒技术在风电行业的应用。
过去,由于传统的全钢塔筒在增高的同时也面临着塔筒厚度、运输高度及重量、制作成本等方面的限制,导致传统的塔筒技术通常难以突破百米高度。随着国内高塔筒技术的成熟,使得塔筒增高成为可能。
目前,我国高塔筒技术路线主要有全钢柔性塔筒和砼钢混合塔筒两种。全钢柔性塔筒以造价低廉、结构传统、供应链成熟、运输便利、吊装高效而着称,但在实施过程必须要解决好共振和摆幅等问题,因此对控制策略提出了较高要求。砼钢混合塔筒虽然对控制策略没有过多的要求,但也涉及到整机设计、结构设计、生产模具设计、现场施工设计等多个环节,对施工工艺和施工队伍的可靠性方面提出较高要求。
可以说,两种技术路线各有千秋,其适用的风资源环境方面也略有差异。无论是柔塔技术方案,还是钢混塔筒方案,最终哪一种技术方案能占据主流,还要交给市场来定夺。我们乐于见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同的技术路线和方案取长补短,共同推进风电行业的进步。
同时,对于高塔筒技术我们也应秉持科学精神,理性看到在一些起伏山地等比较特殊的地形,增高塔筒不一定能获得更高的风速。因此,需要对当地的风资源和地形条件进行针对性分析,从而判断高塔筒技术是否确实能有效提升其发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