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风电网 » 风电建设 » 正文

英伦“离婚”冲击波 三大清洁能源拐点已至

日期:2016-06-28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国际风力发电网

2016
06/28
15:5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英国脱欧 清洁能源 风电

导读: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在过山车式的行情中结束。英国与欧洲大陆的渐行渐远,历史性地逆转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从建构共同主权到收回全部经济主权,拥有老牌帝国、欧洲第二大经济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等诸多名号的英国,脱离欧盟,其冲击波非比寻常。寰球同此凉热,这一冲击波也将迅速传导到诸多国际关系中,并在各个方面产生近期到长期的影响。

英国23日举行是否脱离欧盟的全民公投,近52%的投票者支持“脱欧”。英国首相卡梅伦随即宣布辞职。面对这个事实,全球普遍的情绪是遗憾和尊重。尽管公投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市场随即暴跌,但结合近年来的时局变迁来看,英国出走欧盟有不少必然性。

尽管欧盟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和国际事务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根据中国社科院欧洲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最新发布的《欧洲发展报告(2015—2016)》(《欧洲蓝皮书》),2015年欧洲不仅未能彻底走出债务危机和乌克兰危机的阴影,而且还蒙受了难民危机和恐怖主义的巨大打击。2010年以来遭受多重危机后,欧洲一体化的权力机构欧盟的处理危机能力饱受外界诟病,内部发展失衡状况也长期难以解决。

本次公投本质上反映的是对英国与欧盟分歧、失衡发展的不满。英国在欧盟内部和对外事务的处理过程中,与各成员国博弈中的影响力逐步下降。之所以希望脱欧,能源也被认为是理由之一。

乡村庄园的核隐痛

“清晨,达西先生与伊丽莎白走出庄园,在静谧的乡间小路上,达西终于鼓起勇气、向伊丽莎白表明心迹。”这是英国小说《傲慢与偏见》里的美满结局,也透出乡村生活与英国人的重要关系。

英国是全球最早进行工业化的国家,但草木成片、牛羊连绵的田园图景保留至今,乡村情结也流淌在英国人的血液中,就像一位绅士所向往的标准英式生活:住在乡下,一杯一杯地喝茶。英伦三岛的田园景观得益于地理条件,因为三面靠海,850—1100毫米的年降雨量非常适于牧草的生长,也为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但核电曾给英国的乡村生活带来阴影。20年多前,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铯137等放射性物质被云层带至英国上空,随降水进入泥土,污染了草地,最终进入绵羊等牲畜的体内。此后,尽管英国政府花费超过千万英镑,加强对受污染农场的检测和监控,但截至2009年,全英国仍有300多家农场受到核物质的影响,其中的95%以上位于乡村景致代表的威尔士地区。

反对声让英国政府一直忌惮核电。尽管早在1953年,英国就成为世界上最早将核技术应用于民用的国家之一。但近年,曾满足英国经济需要的北海油田储量下滑,英国国内也掀起重启核电的呼声。与欧洲大陆的“雷声大、雨点小”形成鲜明对比,英国在《能源法案(2012—2013)》中确定了核电在英国未来能源版图中的核心地位。

但法案让英国政府面临巨大压力。首先是设备重建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英国早期建设的核电站性能差,并已大量退役,急需新建发电能力,而这需要大量持续的资金和较长时间才能见效;其次,英国的核电市场已被外国电力公司瓜分,如何监管和协调将影响未来产业的前景;最重要的是公众的阻力。目前,除了因核物质污染乡村引发的反对声浪,一些环保组织也指出,英国的核电新政,实质就是打着“低碳电力”的名义,利用高额的能源账单来助推核电运营商的利润。

西风中的开发论战

与核电的争议不断相比,风能在英国似乎更具备优势。

如果海上风电行业失去欧洲投资银行的投资,可能会带来一个大问题:2011年至2016年第一季度,欧洲投资银行在英国能源领域的投资额高达92亿欧元,是英国目前最大的独立清洁能源出贷人。英国如果脱欧,可能导致欧洲投资银行减少对英投资。但毕竟英国仍拥有欧洲投资银行16%的股权,因此英国脱欧后仍然可能拿到一部分资金,特别是如果英国可以签订友好条款,实现“和平”脱欧的话,这个可能性将会更大。

英国脱欧可能并不会给该国的可再生能源和碳排放政策带来太大改变。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英国实现2020年可再生能源目标的压力,不过英国似乎已经无论如何都无法真正实现这个目标了。

不过,英国脱欧可能并不会限制英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愿景,也不会导致该国停止在达成碳排放限制目标方面的努力。作为碳排放交易的一贯支持者,英国在脱欧之后仍极有可能继续留在碳排放交易机制之中。

英国脱欧之后,在制定能源政策时将拥有更大的自由度,但具体自由到什么程度,仍将取决于英国与欧盟之间的关系。尽管如此,即使英国不再受到国家补助政策的限制,我们预计这一持续已久的趋势并不会发生显著变化——从2000年至今,英国从未否决过任何与电力和天然气有关的国家补助政策。

更广泛地说,欧盟的能源政策一向趋向于追随英国的步伐,这意味着英国脱欧对能源领域带来的最大影响之一,可能是英国将不会再对欧盟的能源政策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业内预计,未来英国并不会退出欧盟内部的能源市场。对英国而言,退出欧盟市场的代价非常高昂,主要原因在于国家间电力市场的缩小、电力平衡成本增加,以及英国国内电力市场效率不够。

此外,英国脱欧有可能减少针对新增跨国互联电网的投资,而跨国互联电网不但有助于加强英国的电力供应保障,而且还能降低批发电价、促进良性竞争。国家电网曾在2014年估计,跨国互联电网的覆盖范围每增加1GW,就可以促使英国的批发电价降低1-2%。

加快布局光伏海外市场

近两年来在光伏应用市场上大放异彩的英国,其脱离欧盟事件正呈现硬币的两面,让身处不同产业链上的中国众多光伏巨头们喜忧参半。

业界资深人士李原在得知英国公投脱欧后的第一时间指出,从整个光伏产业分析,英脱欧事件相对于上游的太阳能制造商来说将会不利,利润越来越少的组件产品将无法避免下跌的态势,赢利空间继续受到挤压;而对于电站开发商等终端市场则有利,这主要是由于整个系统的建设成本将出现大幅下降。

与侧重轻资产运营理念稍有不同,对于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出货商天合光能来说,其对英国脱欧事件保持淡然。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则表示,现在还不能断定英国市场就会全面开放中国光伏企业的准入。“天合在东南亚等多国设立了生产基地,可以自由进入欧洲,无论脱欧后的英国是一个自由贸易的地方,还是一个对中国产品壁垒的地方,实际上对天合来说已经不构成特别大的影响了。”高纪凡认为,天合光能在过去遭受欧盟双反的长时间里已经提前行动进入全球市场,不会简单受到一些单个事件的影响,更不会受到局部贸易壁垒的限制。

高纪凡同时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不光卖产品更要全球化生产。高纪凡说,目前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为中国光伏企业“走出去”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下一步的重点是制造布局走出去,不仅是在中国境内或者英国,视企业发展需要,可以放眼全球去设立制造基地。

有来自业界的乐观人士表示,英国脱欧或许会让多年来遭受欧盟“双反”打压的中国光伏组件及电池片制造商们暂时得到一丝喘息,对中英能源合作总体有正面影响,英国未来或有更大的自主权。他们的理由是此前对中国光伏制造形成围攻之势的欧盟列强已现裂痕,此前因高额关税失去竞争力而无奈大步撤离的中国一线企业,或存在欧洲卷土重来的可能。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称,英国是最新崛起的光伏运用市场。2014年,英国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增长了60%,这得益于众多中国一线光伏企业的贡献,过去数年来,包括天合、晶科、英利和阿特斯在内来自中国的全球光伏巨头在光伏技术领域的不断创新,让光伏安装成本和度电成本能快速下降,从而推动太阳能成为英国发展清洁能源的重要板块和首选技术。

返回 国际风力发电网 首页

风电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