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风电网 » 风电企业 » 正文

华锐风电:新经济时代,将向新经济结构的新能源企业转型

日期:2016-04-14    来源:光明网

国际风力发电网

2016
04/14
13:1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风电企业 华锐风电 新能源

近日,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锐风电)在北京以“新机遇、新能源、新未来”为主题召开了战略发布会,华锐风电总裁徐东福发布了企业最新发展战略:在新经济时代,华锐风电将从传统的风电设备制造商向“新经济结构下的新能源企业”进行战略转型,并从科技研发、营销战略和客户服务三个维度入手,志在实现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

大规模风电的消纳一直都是世界性难题,我国在这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国家一直推海上风电,但进展一直较缓慢,海上风电的前景怎样?“十三五”风电市场将发生哪些变化?华锐风电此时宣布从传统的风电设备制造商向“新经济结构下的新能源企业”进行战略转型,是否有更有效的方法应对问题?为此,记者专访了华锐风电管理层总裁徐东福、副总裁姜松江,研发部负责人华青松。

记者:从2015年开始风电弃风限电非常严重,我想问一下“十三五”风电市场将发生哪些变化。第二个问题,国家一直推海上风电,但是一直比预期缓慢很多,我想问一下海上风电市场存在哪些问题,海上风电市场的前景是什么样的,华锐在海上风电的战略布局和目标是什么?

徐东福:弃风限电是比较复杂的话题,但是弃风限电又是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的现实,国家大力推动风电建设的时候,首先从陕北地区优质资源方面做起,经过多年的建设运营风场,投资比重比较大。但是陕北地区经济环境,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本身的消纳能力是有限的,因此造成了大量的弃风限电,同时输出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弃风限电日趋严重。我想主要是消纳和输出这两个方面原因造成的。

本身大规模建设是符合我们国家新能源鼓励激励的政策。“十三五”如何解决?第一,现在国家统一风电就地消纳,涉及到整个电网涉及到各个方面要重新调整,企业政策和一些措施,来满足当地消纳的需求或者是促进当地的消纳。另一方面,加快建设输出,特高压的输出,使优质的新能源,电力、资源输出到我们需要用电的,而且要改变当地的空气环境的一些地区。比如说陕北地区通过特高压输出到华北、华南、华中地区,既有利于当地能源结构的调整,又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使消纳问题、弃风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我想主要是这两方面。

还有一方面,解决弃风问题要求我们技术进步,装备水平、管理水平,能源网络管理水平的提高。比如说我们的电网运行,什么样的方式能满足技术进步,使弃风得到有效缓解。同时风电发电机组怎么样优化,使弃风限电得到减少。对华锐风电而言,我们的目标是不断提高自己机组的智能化水平,使机组和电网更好地衔接,同时我们还要提供一些更好的与储能相关联网源机组,能使消纳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这是我们作为制造业来说,要积极踊跃要做的事。

华青松:从能源过剩,包括刚才讲的消纳和输送问题,我想新能源行业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研发方案,我们把一些输送不出去的,消纳不了的电转化成其他的形式,比如说储能,把电能储存起来再释放解决电网的问题。再一个为了解决能源就地消纳,整个陕北地区,包括河北,包括其他的地区,通过传统的化石能源循环,能不能把洁净的能源用到供热方面,包括为其他的设备,大型的设施应用起来,这也是一个消纳的方案。

徐东福:关于你提到的海上风电,因为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力鼓励海上风电的发展,华锐风电也是作为积极参与者,特许权招标等各种方式,但是海上风电的发展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华锐风电在上海东海大桥项目,是在欧洲之外领先,第一个搞海上风电,所以我们经历了技术到产品,到实施过程当中,很重要的一个挑战。但是我们历经5年以后,现在已经顺利出质保了,而且运行可靠虑达到97%以上。说明海上风电发展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对风电制造技术,整个系统安装、服务综合来看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十三五”国家重新大力加强海上风电发展,我们海岸线长,优质资源,风力发电,风资源非常丰富,这是我们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清洁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所以“十三五”期间,海上风电也给华锐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不仅有最早的东海大桥这样成功的试验项目,同时我们的技术储备有3MW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更重要的我们有5MW,新进研发5.X风力发电机组,充分满足中国海上风电发展所要求的高端的装备机组的需要。这样的5MW,乃至我们还有提升6MW这样的机组完全可以替代国外的机组,而且我们这样的机组已经在东海大桥试验项目上得到了认证,从技术和装备水平来看,中国的大兆瓦机组完全可以满足海上风电的开发需求、要求。但是海上风电不仅是一个高端装备要满足要求,我刚才讲了,各个方面,同时当前我们在电力需求下降的情况下,打造高投资在海上风电,能给行业起到拉动和引领作用,但是如何进行消纳,如何把海上风电有效利用起来,也是大家面临的一个课题,所以需要大家社会各个方面重视并且有效推动,有序开发海上风电。

华青松:中国海上风电是丰厚的资源,但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有得到大力的发展,我想这里面有一些关键的技术问题还没有完全掌握。再有一个,我想海上风电建设要考虑成本的问题,现在来看海上风电造价比较高,从行业自身规律来讲,造价比较高,利润比较低,所以没有得到快速发展。今年2016年国家规划一千万以上的海上风电规划,我们上海东大桥的项目有一定的积累,我们现在正在积极响应国家海上风电建设的号召,降低机组的成本,这个成本不是机组的制造成本而是综合的成本,包括制造,包括运维,包括全生命周期的费用降到一个合理的水平之下。

再一个海上风电质量可靠性,我们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具备了把大兆瓦风机在海上进行大规模发展,我们已经具备了这种技术,这也是我们公司在“十三五”期间重点。专门为了适用海上风电建设的渠道,结合我们综合的解决方案,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适应海上风电的建设需求。

记者: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智慧风能吗?

徐东福:现在叫中国制造2025,德国叫工业4.0。如何有效利用风资源和使用,能够使它的经济效益、经济价值发挥到最高,智慧风能技术覆盖了整个风电产业发展所有的环节,从机组本身,产品本身,一直到风场接入,运行维护,对电网的影响等等,综合各个方面,所以它是比较广义的话题,核心的几个方面,针对华锐风电来说,我请我们管技术的负责人,华博士给你进行详细的解答。

华青松:智慧能源这块,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作为我们装备制造到今天提供一体化的综合解决方案,首先要把我们风电机组,包括我们的设备,把单个的设备做成智慧化,风机运行的时候,风机控制的时候,风机维护的时候要做到智慧性,同时风电建设,包括新能源发电场的建设,风光互补也要做到智慧,对发电场的规划、运维,包括输送,发电以后怎么和电网集散起来,都要做到智慧,这就是发电场智慧装备的概念。最后要做到“互联网+”,互联网技术和装备制造跟工业化结合起来,这就是国家的两化深度融合,这是华锐风电的一块,另一块就是华锐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所有多元化的个体集成起来,让整场有一个最好的运营效果,最后还是要通过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我不能简单把风力发电机、光伏、储能、储热拼凑在一起,这个是不现实的,成本造价极高,大家一起运作可能还有问题,这个时候需要系统的智能化的综合解决方案,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智慧风能。

记者:刚才说到“互联网+”这个问题,我想了解一下,在这个领域咱们华锐风电之后会又何对策?

徐东福:首先我重新介绍一下,华锐风电原先定义自己是一个装备制造企业,专业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以生产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组涉及到学科众多,它不同于普通传统的装备,机组生产制造过程当中和技术的进步一定要符合时代的要求,“互联网+”时代对技术提升和进步更高的要求,华锐风电在这方面有足够的信息,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包括我们形成了大批的装机机组的积累,使我们在提升自己的技术适应“互联网+”时代,得到有效的保障。

同时“互联网+”这样的概念,有助于我们给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在这个方面,我们要把客户所要求的,通过互联网技术跟我们的机组的结合,使客户得到更大的价值,比如说客户已经形成了装机机组,怎么样通过“互联网+”这样的技术进步和优化,使发电质量,发电的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互联网+”这样的机组使我们在新能源,除风电自己的产品之外,与其他的新能源产品有效结合,促进“互联网+”得到更好的实现。

记者:咱们也提到,在其他的研发、制造和维护以外,咱们也要拓展海外市场,咱们现在华锐风电下一步拓展海外市场的重点的区域市场有没有圈定一个范围,在拓展海外市场有没有具体的计划。第二是关于市场营运方面的,咱们希望故障营运到智慧营运方向转变,咱们进展到什么程度了?从技术储备和能源准备方面来介绍一下。

徐东福:提到国际市场,华锐风电是最早走出去的中国风电制造企业。华锐风电在8个国家有15个风场在运行,从发达国家一直到发展中国家,从意大利、西班牙、瑞典,一直到印度、土耳其、南非等等。在走出去的过程当中,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也总结了一些经验。但是随着我们在国内这么大量的装机机组,华锐风电将近有九千多台机组运营,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使我们装备走出去。华锐国际化的战略,一直是华锐追求的战略,因为中国制造要走出去,是中国坚定不移的目标,我们的装备水平要提高,一定要让自己的产品具有国际化的水平。

具有国际化水平的前提就是机器的可靠性和质量要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这一方面,我们经过十年的高度发展,在技术进步优化,质量提高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不仅华锐风电,中国风电制造行业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我们走出去有坚实的基础。中国制造走出去,风电不久的将来会真正成为中国风电走出去的标志。

目前华锐要做好自己,虽然我们第一步在目前国外装机机组依然排在前列,但是我们总结经验与教训,夯实自己自身发展的基础,我们在国外市场战略布局上,一想加大我们在“一带一路”国家出口的力度,比如说像增长比较快的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南美、阿根廷等这样的国家加大力度,而且我们在这些国家地区已经储备了我们的项目,正在推进。同时我们也与国内的各大能源开发企业一起走出去,通过合作,建设自己的风场,实现我们走出去的战略。

华青松:公司从去年成立了运维板块。现在我们的运维主要讲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我把它看成新能源综合解决方案的前提下,增值服务的模块。从运维最开始,说到底我们运用了一系列关键技术手段实现运维的制度化包括智能化。我们借助SIP系统,我们搭建了自己运维的信息系统,哪个风机需要怎么运维,我怎么调配人力物资对风力发电厂进行维护,借助技术搭建信息化平台。

第二我们把运维当程公司新能源综合解决方案重要的部分,通过它实现增值。在这个目标下,我们成立了运维公司,这是专业化运维和服务的公司,它进行独立的运行,完全推向市场,让它自己确定自己的市场地位,为客户提供服务。目前我们运维公司运行特别好,经过去年一年的探索,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今年在国内获得了重要的运维的订单,通过运维的手段,第一满足客户需要,第二实现我们华锐风电自身的增值的目标。

记者:刚才发布会各位领导从多方面华锐风电的未来的战略布局,我想问一下华锐开展各项业务,具体的亮点有哪些?

徐东福:华锐重要的战略措施的发布,华锐将成为新能源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工业制造领域,我们不乏有很多这样的案例,比如说IBM、GE、西门子这些,都是从产品发展到一个给客户带来综合解决方案的系统化的企业。基于此,我们在未来的产品发展战略上,不仅仅是装备制造业,今天我讲到的装备制造业,延伸到工业服务,变成一种服务型企业,这是一个本质上的进步和提升。服务业企业,我们有很多具体的措施,刚才提到的是我们运维,给客户带来增值服务的一部分,通过我们技术优化和技术升级,使我们已经存在的基础,怎么样提供新的服务产品,让运行机组得到价值最大化的体现,这都是很细节的一些举措。

那么我们还要提供包括金融服务这样的满足客户和市场对新能源领域的要求。同时我们通过投资推动新能源产业穆德产业的发展,能源行业处于变革的时代,新能源经过十年高速发展,无论是太阳能、风能为代表主要的新能源产业,也处于变革阶段,变革过程当中,带来了很多的机遇,我们都有一些详细的具体的措施来推动,使华锐风电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综合性的,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全方位的有竞争力的企业,使它能可持续发展。

记者:今年看来华锐风电有几位高管已经离职了,高管的流动去年已经开始了,公司高管频繁流动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什么新问题,导致公司高管从去年开始频繁流动。第二个问题,华锐从上市以来最高达到90.94元,现在一直徘徊在3块多的水平,华锐风电股价一直萎靡不振,我们市值管理有怎样的看法和规划?

徐东福:今天是华锐风电战略发展发布会,关系华锐的发展是大家一直以来很关注的。华锐风电经历了10年的发展,十一五期间抓住了发展的机遇,使自己在风电行业通过专业化的生产满足社会的需要,为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在这个过程当中,华锐也经历了波动和波折,在于产业进行调整,在于生产运营管理过程当中高速发展积累的问题。处理问题过程当中,我们经营管理团队也出现一些变化,原经营管理团队随着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所必须所要做的一项工作。最重要的是,我们新的经营管理团队,无论从技术,从管理,从各方面对原管理团队进行补充提高,更有利于华锐风电长足发展,使它的结构进行调整,使它这个企业更有生命力。

一个产业经过若干年的快速发展以后,如同中国的经济一样,都处于调整的状态,华锐风电面临这种情况,对过去高速成长遇到的挫折,遇到的困难,进行结构性,从技术方面,从运行管理方面,都需要调整,我们新的优秀人才的引进,新的团队的建设,也是我们华锐风电急需要的。

您说的有关于其他的资本市场的股价的问题,作为生产经营管理者来说,我们要把企业做好,我刚才说产业波动过程当中,市场会有相应的反应,作为我们生产经营管理来说,市场和企业做的有质量,使它更好满足客户的要求,使华锐能够更符合行业和产业的发展,使这个企业更有生命力是我们经营管理者当任的职责。

记者:从弃风限电这个事做一个延展,这两天比较火热,央视的报道,还有甘肃、吉林也有就地消纳试点的方案。大家觉得这个事很好,方向对,也不认为这个会有一个很快的变动,能有一个很好的改善。短期来看弃风限电会不会影响市场投资热情。作为长期关注新能源领域,我们不希望有太多负面的东西影响行业的发展。第二个问题,我想知道我们现在海上风电的成本大概是什么样的,我们降低成本的目标是怎样的,方不方便给出一个比较准确的答案。在整个新能源领域,不光是风电,包括光伏领域的企业,都在向服务转型,都在从过去单一的制造业,后来变成下游电站的投资人,建造商或者EPC,现在都在提解决方案,包括协鑫他们做的一些项目。我们哪一个点,我们综合解决方案这块,我们最核心的点,技术优势在哪里,在竞争比较激烈的大环境,什么是我们的制胜法宝。

徐东福:关于弃风限电,您问题的核心,既然大家搞新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核心的行业就是风电业,风电业整个链条从发展企业、制造企业,一直到整个产业里的各级供应链,这是巨大的产业。如果弃风限电的事情解决不好,如果现在产生的现状使大家都有发展的压力。我们先看清弃风限电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我认为核心是结构性的问题,也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

从结构性角度来看,中国整个风资源的开发是不均衡的。2016年国家能源局公布的风电开发计划当中,绝大多数已经转向了南方地区,华东、华中、东南沿海地区。这些地区以前发展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从资源来看,就要充分利用和使用,同时又可以大力发展,通过这些地区发展分布式带动这个产业。整体来说中国的风电产业还有很广的空间。既然陕北地区弃风限电,为什么在那里大范围干,那里没有消纳条件,又输送不出来,我们就要调整布局。从欧美来看,也没有说一个产业要集中在一个地区,随着低风速机组的选用,智能风场的建设,使那些具备风电开发的地区越来越广,我们不能想象,原来在河南、湖北、湖南都有开发的条件和价值,均衡性发展,使中国风电行业还有很长的发展道路。

分布式微网,大家想5万、10万的装机,50MW、100MW的装机,在欧美,尤其是在欧洲,三五台、十台八台一个风机一个微网,更容易和电网结合,提高电源质量。在内蒙地区,我们华锐风电就有一个分布式微网项目,三台风机的微网,接入到当地的电力系统当中。从投资的角度,规模化小了,但是价值对电网质量,对各个方面,经济价值更大。也就是说,既是内蒙这样弃风限电的地方,大范围的开发微网、分布式,依然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我们中国高速扩张发展的时候,集中大规模应该结构调整,区域调整,从建设上、投资上都要进行调整,弃风限电只是结构性的问题。系统上的问题,这么大范围的建设,输送和当地消纳的结合是需要系统解决。我们加大投资,从长距离的传输,特高压,随着经济下行,还是能源结构供给侧结构改革也好,内地消纳不了问题,输出来也是有问题的,系统还是要调整,我们应该从系统上进行调整。

鼓励在当地进行消纳,其实依然有广阔空间,这也是系统性问题。我们工业制造企业,当地的居民生活依然需要大量的能源,发电企业就要上网,上网就带来了巨大压力,怎么把多余的风电进行消纳,整个陕北都是用燃煤进行供热、供暖,造成环境污染,一般性中小城市,你会闻到严重的煤烟味,我们电力不能充分利用和使用,这方面有一些办法和措施,使当地利用上,人民日常生活可以利用上。新疆一个小的城镇,一般性的城市20万人口,完全可以利用清洁能源保证整体的生产生活使用,包括电动汽车,系统的全用电,便宜的电发出去,为什么不在当地进行系统性的消纳处理呢。

北方的工业制造企业,有一些工业企业,比如说一些非常典型的工业企业,用电网的电对它的经济价值、经济利益,都是白天峰,夜晚谷,怎么把弃掉的电跟它结合,这是企业迫切需要的,这就是我们的系统问题。我对新能源发展,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我认为有非常好的前途,而且是社会发展趋势之所在。同时我对新能源有效消纳,有效利用也充满信心。我们有太广泛的空间可以消纳新能源了。

华青松:海上风电的造价按单位千瓦来算大概在一万五到一万八,陆上风电机组大概在七八千左右,海上风电机组发电可能比陆上风资源不好的地方要多,但是工程造价高。头两年国家采取对海上风电有一些补贴政策,但是海上是八毛多,陆上也有四毛九、五毛,国家补贴的电价不足以弥补电力公司建设风电场的投入,有一个投入产出比的问题,我认为这是导致我国海上风电,虽然国家鼓励这么多年,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大规模发展的原因之一。

第二个原因,海上风电机组,从可靠性、质量等方面还是有不同的方面,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是上海东大桥的示范工程,做了5年,我们也发现一些维修问题,在维护当中感受到技术升级,到今天我们掌握了海上风电维修技术,但是不能代表中国风电企业都掌握了海上风电维修技术,不能保证达到高质量的程度。第一是国家的鼓励政策,第二是整个海上风电的技术和质量的高要求,这是影响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两个主要的因素,或者说两个主要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有方法解决,第一个,海上风电应该争取国家的补贴政策,我个人觉得,行业内更大程度让海上风电市场化,市场化怎么做呢?还是海上风电长综合解决方案,机组本身作为装备,能不能把制造成本降下来,再一个海上风电的运维,十年二十年不出问题,我出的问题很少,运维成本大幅度下降,这也是全生命周期造价降低非常重要的手段。

还有一个,可靠性这块,从装备制造到整个海上风电的管理采取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制造到最后的管理,一是有一个智能化的海上风电系统,再一个对制造企业有一个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这是海上风电场应该注意的。

我们上海东海大桥的项目,江苏的如东,包括江苏其他的地方,包括在南非我们装了一些3MW的机组,上海5MW的,我们经过多年的积累,对海上风电机组,对我们自身的产品有一个优化和提升,我们的设备具备了在海上大规模推广的先决条件。下一步工作,以海上风电机组指皁为基础,推海上风电场建设综合解决方案,风电场的选址、机型的搭配、运行监控、运维管理等等还是做一个综合的解决方案,就是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降低海上风电机组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克服成本高的缺点,希望我们能跟上国家推广海上风电发展的步伐。

记者:您提到通过技术升级降低海上风电的成本,目标还不太明确?

华青松:目前来讲,我们要根据市场实际情况,供应链的情况考虑。总体来讲,单位造价降到一万块钱左右是比较合理的价格。

记者:更适合市场推广。

华青松:从经济性角度是这样的,比如说九千到一万二。

返回 国际风力发电网 首页

风电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风电头条

储能头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