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歌猛进,全面升温。这是2015年风电行业呈鱼贯之势发展的真实写照。这一年,风电并网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大关,我国并网风电容量持续3年领跑全球,并成为首个达到1亿千瓦的国家。这一年,风电站在由替代能源向主体能源过渡的博弈关键节点上,弃风限电问题反弹,弃风率达15%,同比增长7个百分点。这一年,陆上风电价格两次下调,风电在向合理布局、技术升级发展的道路上逐步尝试摆脱补贴扶持。
“十三五”是我国能源转型关键期,也是可再生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期。不论装机风潮、政策护航,还是弃风瓶颈、降价风向,风电此刻的处境正是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大局中向主体地位跻身的必然经历。
政策铺轨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2015年的风电会让人永远铭记“1亿”这个数字。2月底,我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首次突破1亿千瓦,我国并网风电持续3年领跑全球,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达到1亿千瓦的国家。风电也成为继火电、水电之后,第三个迈入我国“1亿千瓦俱乐部”的发电类型。风电行业提前10个月完成“十二五”并网装机规划目标。
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过后,风电行业继续一路突进。受政策力度不断加码,风电整体环境利好的影响,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15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3297万千瓦,较2014年的1981万千瓦大幅提高66.4%,新增容量再创历史新高。累计并网容量达1.29亿千瓦,同比增长34.2%,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8.6%,提高1.6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统计数据,去年前三季度新增并网风电容量仅为1248万千瓦,意味着全年超过一半的新增业绩是在四季度完成的。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2015年的风电新增装机容量是由环境治理和减排目标所决定的,风电上网电价下调的政策刺激又带来抢装风潮,各种因素叠加使得过去一年的装机业绩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高点。
与陆上风电屡超预期的表现相反,海上风电建设总体进展较为缓慢。自2014年底《关于印发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2014~2016)的通知》发布以来,项目建设进度才明显加快。然而,截至2015年7月底,已经投产和核准在建规模仅占2014年提出的1053万千瓦装机总目标的16.7%,仍存在一定差距。
秦海岩同时介绍,2015年作为“十二五”收官之年,见证了风电行业在产业整体水平上取得的可喜进步和成就。2015年风电发电量18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4%,占全部发电量的3.3%,比2014年提高0.5个百分点。目前,风电产业年均投资已达千亿元,设计、生产、建设、运维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正在逐步健全,在规模效益和技术进步的带动下,我国风电度电成本持续下降,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
国家能源局在2016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提出,2016年风电将力争新增装机达2000万千瓦以上。虽然2015年末的抢装潮及上网电价下调影响了投资热情,但完成这一目标并不困难。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水能处副处长李鹏透露,“十三五”风电整体规划会把握“稳中求进”的原则,保证不低于“十二五”时期的年度增量。
以风电核准容量数据来看,2015年,新增风电核准容量4300万千瓦,同比增加700万千瓦,累计核准容量2.16亿千瓦,累计核准在建容量8707万千瓦。新增核准容量的进一步提高也暗示了“十三五”期间风电依然乐观的发展前景。但李鹏表示,如果弃风限电问题得不到解决,“十三五”风电并网容量达到2亿千瓦的目标会很难实现。
“十三五”风电更注重政策落实
2015年,弃风限电问题反弹、并网消纳步履维艰与装机狂飙突进,共同构成了风电行业发展的两极。新增装机容量的大幅增长越发给风电并网消纳带来压力。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2015年,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728小时,同比下降172小时。弃风限电形势加剧,全年弃风电量33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13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15%,同比增加7个百分点。
“2015年弃风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80亿元,弃风损失几乎抵消了全年新增装机的社会经济效益。”秦海岩介绍。三北地区风电大发时节正是电网调峰最困难的冬季供热期。甘肃成为2015年弃风问题最严重(弃风电量82亿千瓦时、弃风率39%)、风电利用小时数最低(1184小时)的省份。吉林以弃风电量27亿千瓦时、弃风率32%的数据退居第二。
2015年如此严峻的弃风形势来源于新常态下电力需求增速放缓,风电本地消纳不足以及部分地区风电配套电网建设相对滞后,调峰电源结构单一、比重较低,火电项目建设规模依然维持较高水平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但从根本上说,风电消纳更多的是利益分配问题。
弃风限电反复消长的困局也折射出,要从风电大国向风电强国迈进,我们还需经历种种思考和尝试。正如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所说:“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是必然趋势,也是其从替代能源走向主力能源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促使现有能源发展思维、体制机制、技术路线发生质变。”风电行业则需通过理顺利益关系,使市场发挥主导作用,完善宏观管理政策体系,不断促进风电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解决弃风限电问题是“十三五”期间风电行业的关键任务,也是风电持续发展的必解之题。2015年,国家在破解这一难题的路上不断创新。
风电管理简政放权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使市场在风电年度开发方案编制中起引导作用。三个梯度的年度建设规模规定使弃风限电比例超过20%的地区不得安排新的建设项目,风电增量存量与消纳能力得以统筹考虑。
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首次明确了风电上网消纳的责任主体,明确了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使风电上网消纳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
陆上风电价格下调给风电企业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也引导风电投资向中东部转移,一定程度上控制风电大基地的装机节奏,支持中东部地区发展低风速风电场,倡导分散式开发。
合理调整结构布局,统筹控制存量增量,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以协调平衡利益分配,以市场竞争推动技术进步、实现成本下降,逐渐不再依赖补贴。李鹏表示,“十三五”风电行业要破除弃风限电这一发展的最大障碍,就不能仅仅着眼于装机目标,而更应聚焦政策的落实,着眼增长质量,着力稳中求进。
[pagebreak]金风科技:15年市占率达到27%,龙头地位稳固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陆上及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9GW。其中陆上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8.7GW,远超2014去年。装机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2015年中国前四大整机厂商总装机容量达到16GW,占比达到55%。
金风科技表现抢眼,2015年装机容量达到7.8GW相比14年4.4GW增长77.27%,市场份额达到27%,超过14年的19.12%,稳居市场龙头地位。展望未来,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年来新能源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十三五”规划新能源目标上调基本确定,风力发电有望达到2.5亿-2.8亿千瓦,公司作为行业绝对领导者,盈利有望持续高增长。
公司预计15年净利润同比增加50-100%,业绩再度惊艶。我们预计公司15-17年分别实现净利润33.85亿元(YOY+85.03%)、38.34亿元(YOY+13.26%)、44.51亿元(YOY+16.08%),EPS1.24、1.4、1.63元,当前A股价对应15-17年动态PE为12X、11X、9X,公司作为最具竞争力的风电全生命开发企业投资价值凸显,维持“买入”建议,目标价20.00元(2017年动态PE12X);H股股价对应15-17年动态PE7X、6X、5X,同样给予“买入”建议,目标价12.00HK$。
风电上网标杆价格下降,有利于技术优势企业:发改委近日出台通知对陆上风电项目上网标杆电价进行调整:2016年、2018年一类、二类、三类资源区分别降低2分钱、3分钱,四类资源区分别降低1分钱、2分钱。
此次调整幅度基本符合市场预期,设定两档调整,16-17年可能会引发一轮抢装热潮。上网价格的下调会倒逼风电企业成本下降,推出更高效的产品,长期来看平价上网未来是大势所需,技术及规模上具有优势的企业将会受益。金风科技作为行业绝对龙头,持续看好其未来发展。
特高压投资加速,有望缓解幷网消纳问题:目前我国弃风限电情况仍然比较严重,据统计15年上半年弃风率达到15.2%,有效解决弃风限电的关键是特高压的建设。根据国家电网的规划“十三五”期间,在“四交五直”工程基础上加快“五交八直”、“十交两直”特高压工程建设,2020年前特高压项目投资至少达到7000亿元,届时将建成东部、西部同步电网。未来特高压的快速建设,有望缓解影响风电发展的幷网消纳问题。
安邦系多次增持占总股本14.99%,看好公司未来发展:近日公司公告称截止15年12月31日安邦及其子公司持有金风科技A股3.69亿股,占A股16.5%,持有H股4122.4万股,合计持有4.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14.9%,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安邦系增持表明对风电行业发展的乐观态度,对作为行业龙头的金风科技未来前景的期待。
天顺风能:走向全球化,风场运营添助力
已经成为GE、Vestas、Siemens、Gamesa、Suzlon、Repower等一流国际风电设备整机厂商的全球风塔指定供应商,风塔产品销往美国、加拿大、欧洲、南美、印度等全球市场。
公司海外销售与利润占比高,受益汇率贬值弹性大。
公司凭借良好的综合管理能力,在国际市场上产品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国际风电巨头对公司的采购量逐年增长。海外收入占比始终超过60%,而且由于海外毛利率高于国内,运费低于国内,因此公司的海外利润占比要高于收入占比,始终超过70%。同时公司有大量在手海外订单,绝大多数是以美元结算,受益于人民币贬值,公司的销量、利润率都能够得到大幅度提高。因为公司净利率水平维持在12~13%,业绩向上的弹性非常大。
全球产业链布局合理,制造能力世界领先,契合行业发展趋势。
上市之后,公司新建设了全球领先的太仓港区生产基地,加工能力更强,生产效率更高,地理位置与运输条件更好,提高了公司在海外高端市场,以及海上风电市场的竞争力。2013年收购Vestas在丹麦的风塔工厂,十分有利于公司开拓欧洲市场以及海上风电的风塔市场。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带动下,国内运营商和整机制造商在海外市场发力,将帮助公司提高海外市场的占有率,中标龙源电力南非项目2.86亿元的风塔合同,仅仅只是开始。
整合优质风场资源,滚动开发能力强,运营规模高速增长。
北京宣力具有很强的优质风场资源获取能力,而上市公司主业能投提供充沛的现金流。北京宣力在出售宣力控股剩余55%股权,并受让1.7%的上市公司股份后,与上市公司之间形成密切的利益绑定,北京宣力的风场资源优势和公司的资金优势实现了强强联合,为风电场运营业务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行业规模扩大,政策利好不断:目前国家出台多项政策促进风电幷网消纳,确保风电等清洁能源优先上网和全额收购,利好政策出台缓解不断增长的装机容量给风电消纳带来持续压力,提高风电消纳能力保障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在风电管理上继续减政放权,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发展风电的积极性,激发市场活力、促进风电产业健康发展。政府择优补贴,通过财政资金支持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
吉鑫科技:盈利前景值得期待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王静,胡颖,杨培龙,徐超日期:2014-10-31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三季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净利润同比增长435%,每股收益0.06元。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09亿元,同比增长20%,净利润6034万元,同比增长435%,每股收益0.06元,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910万元,同比大幅度改善。分季度来看,公司Q1~Q3毛利率分别为14.56%、18.41%和19.57%,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4.26%,较去年同期提升0.4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5.46%,较去年同期下降0.67个百分点,经营效率有所提升。面对强劲的客户需求和持续下降的原材料价格,公司加大了采购力度,三季度末预付账款5.5亿元,较年初增长101%,未来业绩释放能力较为充足。
现金充足,投资能力强。面对高景气的市场需求,公司继续保持了很好的现金流,三季度末账面现金达到6.7个亿,此外公司的应收帐款达到9个亿,主要来自国内外的风电整机企业。公司将进入风电场开发运营领域,将借助于账面现金,以及盘活整机企业的应收帐款,公司的投资能力非常强,可以撬动GW级别的项目开发。公司已经在河北、新疆等地洽谈了部分框架合作,其中河北项目可能会率先落地,风电场的开发将正式启动。未来不排除公司进一步借助资本市场,加大风电场开发力度的可能,以提升资产回报率,进一步做大风电相关产业。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的风电铸件业务景气度将继续提升,明年还将面临市场的抢装需求,盈利能力提升值得期待。此外,公司在风电场开发方面将大展拳脚,提升资产收益率。
中材科技:38.5亿元收购泰山玻纤,成为中材集团玻纤平台
公司是国内玻纤复合材料领导者。中材科技由科研院改制而成,是中材股份旗下玻纤复合材料的代表企业。公司依靠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将科研成果不断产业化并开发新产品,拥有叶片、高温复合气瓶与隔膜/滤料等业务。自2006年上市至2014年,收入与净利润由6.49亿与5716万元增至44.2亿与1.52亿元,年均增速27%与13%;受益14年以来风电高景气,15年上半年收入与利润增速18%与415%。风电叶片在总收入与净利中占比超过一半,是业绩主要来源;但风电叶片具有明显的周期性,造成公司业绩较大波动。
38.5亿收购泰山玻纤100%的股权并增发31.8亿元,收购估值与二级市场相当。公司向中材股份增发2.4亿股购买泰玻股权,共38.5亿元;向盈科汇通等企业非公开发行1.71亿股募集31.8亿元用于20万吨粗纱建设与补充流动资金。收购对应泰玻PB/14PE/15PE为1.48倍、48倍、14.35倍。目前泰玻对手中国巨石股价对应PB/14PE/15PE为3.91倍、37.09、16.3倍,收购价相对合理。中材股份持股在收购增发后由54.3%上升至56.4%,控股权不变。
收购泰山玻纤将完成玻纤全产业链的布局,业绩承诺保证收益。公司业务涉及玻纤产业链的上游(工程与设计)、中游(特种玻纤制品)、下游(玻纤复合材料),独缺玻纤粗纱(为玻纤制品的原材料)。收购泰山玻纤后将完成全产业链布局。泰玻是国内第三大玻纤企业,产能约50万吨,未来几年将增至70万吨。玻纤纱近两年受益风电高景气,盈利回到较好的水平。但风电抢装潮过后行业需求可能趋缓,且已有企业扩产,明后年玻纤盈利将有所波动。中材股份承诺泰玻15-18年净利润为26,828万元、22,237万元、31,0421万元和46,248.54万元;该承诺利润对应单吨净利约400-650元/吨,相对合理。
风电与玻纤仍将贡献主要利润,复合材料前景值得期待。风电行业在近两年持续抢装后需求可能有所放缓,但作为清洁能源前景仍看好,风电叶片与玻纤合理盈利分别在4-5及3亿元,为主要利润来源。复合材料更多依赖于公司进行产业化的进程与能力,其中滤料受益袋式除尘在电力行业的推广应用,盈利上升速度较快:而军工配套产品盈利高企且稳定,估计仍在供应。气瓶、隔板、汽车复材受制于行业与市场,短期内仍会拖累业绩。
受益国企改革,员工持股将激发内部活力。公司将成为中材股份的玻纤业务平台,在未来将对庞贝捷中材金晶进行收购或注入。本次不超过153个管理层与核心骨干参与增发,出资不超过1.6亿元,其中董监高共14人出资不超过2452万元,价格18.58元/股,锁三年。内部激励制度加强有利未来公司发展。
湘电股份:湖南国企改革龙头,三季报扭亏在望
事件
近期,湖南省长杜家毫出席湘钢、湘电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签约仪式。他强调要大胆试、勇敢闯、踏实干,以分离办社会职能为突破口,不断深化国企改革,让广大国有企业卸下包袱、轻装上阵,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市场经营主体,不断做大做优做强。
评论
湖南国企改革风起云涌:湖南在国企改革的某些改革领域已经先行一步,走在了前面。按照湖南省委国企改革目标,到2020年,要争取培育10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行业领先、品牌知名、国内一流的优势企业,2-3家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具有国际竞争力、跨国经营的大型国有控股集团。根据计划,2014-2015年为重点突破阶段,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指导企业制定深化改革方案;启动混合所有制和经营者员工持股试点,并出台相关政策;启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等;2016-2018年为集中攻坚阶段,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产权多元化,推进混合所有制和经营者员工持股;2019-2020年为成果巩固阶段,全面完成深化国企改革的各项任务。形成系统完备、运行有效的国资监管和营运制度体系,形成科学规范的国有资本投入和退出机制,形成企业持续改革发展的长效机制和更加市场化的经营机制。
湘电集团是湖南国企改革的龙头:湘电股份大股东湘电集团是湖南省26家省管国有企业中首批国企改革试点企业。改革的核心主要有两点:(a)混合所有制改革:未来目标是类似中联重科的股权结构;(b)资产证券化:以湘电股份为平台,实现主业整体上市,将非主业剥离或者移交。公司的目标是实现“产权多元化、机制市场化、团队职业化、研发精深化、管理精益化、军民国际化”。集团收入是上市公司2倍(131亿元),未来将通过优质资产注入实现整体上市。
节能风电:纯正的风电运营商,未来仍有增长潜力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潘喜峰日期:2014-09-28
报告摘要:
自2013年以来国内风电行业的基本面日趋好转。2014年上半年,国内风电行业受来风不好的限制小时利用数虽然同比有所下降,但是也弃风率同时下降至8.5%左右。我们预计2014年国内风电机组的总装机容量有望达到20GW,同比增速也有望超过20%。风电行业的基本面继续向好。
公司是专业的风电场运营商,这一点和目前A股市场上的制造产业链上的相关公司不同。公司主要靠风电场运的电费收入来支撑业绩。因此,公司业绩增长的关键就在于在运风电场的规模和在建风电场的规模。此外上网电价、小时利用数和弃风率等数据都对公司业绩有比较重要的影响。
截止2014年7月底,公司期末累计并网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323.0MW。截至2014年6月30日,公司实现风电累计装机容量1636.5MW。目前,公司在建项目装机容量合计为617.0MW,可预见的筹建项目装机容量合计达826.0MW。在加快风电场开发和建设的同时,公司还分别在新疆、内蒙、河北等风力资源优势地区开展了大量的风电项目前期踏勘和测风工作。从规模上看,公司在运电场的规模已经不小,但是考虑到在建和筹建的风场规模仍然较大,因此公司在未来两年仍具备一定成长性。
公司募集资金将用于新疆乌鲁木齐托里20万千瓦风电场一期4.95万千瓦工程和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风电场49.5MW工程两个项目的建设。本次募集资金的量并不大,对应风电场的总规模也仅100MW左右,单从募投项目角度对公司的业绩拉动不大。
特变电工:投资建设光伏风电项目,新能源业务将持续高增长
特变电工将通过控股子公司建设451MW光伏风电项目,将显著提升新能源业务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公司发布公告,公司控股公司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能源公司)及其子公司西安佳阳新特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阳公司)在资源所在地设立了部分子公司,并以这些子公司为主体投资建设351.21MW光伏发电和100MW固阳风电项目。其中光伏发电分布于农十二师20MW、固阳20MW、定边50MW、右玉50MW、云县30MW、和布克赛尔100MW、霍城20MW、乌什20MW、七泉湖40MW。将为公司带来较好的长期稳定收益,提升公司新能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有利于公司后续风光资源的获取。
光伏和风电BT比例提高,盈利水平将持续大幅提升,未来将逐步向电站运维服务转型。公司2014年自建的光伏、风电项目,包括EPC和BOT,完工和开工项目总计1.5GW,去年转让200MW,今年会完成转让150MW,公司在建且有明确转让对象的有500-600MW,今年公司自己运营项目将有500-600MW。
此次以子公司为主体,投资建设光伏和风电共计451MW,其中固阳100MW风电和20MW公司自己运营,其他项目并网后,可将项目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权转让给其他投资者。公司BT比例有所提高,未来盈利水平将得到持续提升。未来公司将逐步向电站运维服务转型,电站运维市场是能源互联网重要组成部分,看好公司在EPC和BT业务高增长同时,提早布局能源互联网。
电站项目建设将持续提升公司在新能源产业的竞争力,有助于后续路条资源的获取。公司年初在手的路条有2.5GW资源,还有一些项目在办审批手续,公司在整个新能源的储备比较充足。公司4月份与顺泰控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三年内合作开发光伏项目总规模不低于1GW,由新能源公司负责EPC总承包,并优先考虑由新能源公司实施运维服务。此次公司建设451MW电站项目,将持续提升公司在光伏风电产业的竞争力,且有助于公司后续在路条资源上的获取。
新能源业务拟港股上市,解决资金瓶颈后将迎来很大发展空间。公司董事会会议通过了子公司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股的议案,本次增资价格为6.84元/股,增资完成后,特变电工持股比例为71.65%,仍为新特能源控股股东。14亿元资金中6亿元用于补充项目建设资本金,8亿元由新特能源向其控股子公司新能源公司增资,用于光伏电站、风电场建设及运营,扩大新能源公司系统集成业务规模。为做强做大公司新能源产业,公司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发行上市。分业务来看,多晶硅去年产量1.7万多吨,盈利超过4亿,仅次于保利协鑫,今年预计2万吨,价格今年以来有所下降至17-18美元/公斤,成本也在持续下降,预计整体多晶硅盈利保持平稳;光伏和风电EPC和BT预计为1GW左右,其中BT比例会提高,盈利水平将持续有大幅度提升,同时开始建设持有部分光伏电站,预计在500MW左右。电站运营需要长期占用资源,500-600MW大约需要50亿资金。随着香港上市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后,新能源业务未来有较大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