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新奥智能能源集团总裁刘敏
区域能源体系向多能源智能网形态演进的趋势正在显现,区域泛能微网的探索已在路上。
2014年8月27-28日,第十届中国分布式能源国际论坛在上海召开,新奥亭湖医院、株洲神农城分布式能源项目分别荣获“2014年度分布式能源优秀项目奖”,新奥智能能源集团总裁刘敏荣获“ 2014年度分布式能源杰出贡献人物奖”,这表明了业界对新奥分布式能源专业实力的充分认可。刘敏表示,分布式能源已经步入升级发展的新阶段,区域能源体系向多能源智能网形态演进的趋势正在显现,区域泛能微网的探索已在路上。
记者:分布式能源在我国发展至今,已有不少成败案例。亭湖医院、株洲神农城项目的成功,充分体现了新奥在分布式能源领域的综合实力。请具体谈谈新奥的经验?
刘敏:分布式能源是国家正在发展的清洁能源高效利用技术。新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量身定制,走智能优化的技术路线。这样的高效分布式能源系统,新奥称之为泛能站。
新奥自2009年进入分布式能源领域。基于多年的实践,我们的认识是,经济性是分布式能源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经济性是核心,技术是关键。因此我们把解决方案的着力点放在对项目经济性关键影响要素的把控上,放在技术价值的挖掘和释放上。具体来说,一是做好负荷的精准预测,保证能源站设计规模与需求的最佳匹配,避免“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发生。我们的一些项目,基于负荷优化技术可实现初投资较常规设计降低20-30%,充分保障了投资方的利益;二是做好技术集成,在综合考量客户定位、特点、需求,以及当地的资源禀赋、能源价格、政策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量化方法进行投资、能效、运行成本、清洁性等各要素的整体寻优,筛选出最适宜的技术;三是根据负荷增长的规律把控好投资节奏,将项目分为多期建设,避免投资的盲目性“一步到位”降低投资风险;四是依托智能化的能效平台(我们称为泛能能效平台)做好能源站运行优化,实现供用能动态匹配,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
泛能站在为主体自身供能、实现能源供需、能源结构等方面“自我平衡”的同时,还可兼顾周边用户供能,从而进一步优化负荷条件,在实现“协同平衡”的同时提升收益水平。
记者:此前很多专家都提到过,分布式能源项目的成功除了技术因素,客户选择也很重要。那么新奥发展泛能站,是如何界定目标客户的?
刘敏:泛能站的特点之一就是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因此,我们可为广泛、多元化的客户提供服务。基于分布式能源的技术特点,我们会综合考量负荷特性、用能密度、运行时间等因素,优先选择那些“天生丽质”的业态和客户,以保证项目经济性。举例来说,医院就是很好的业态,有冷、暖、电、蒸汽、热水等多种能源需求,24小时X365天营业,对供能安全和舒适度要求高,这些都为发展分布式能源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此外,数据中心、交通枢纽、城市综合体等公建客户,以及药业、食品饮料等工业企业,也都具备发展分布式能源的潜力。目前,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将自身用能特点与能源技术结合起来考虑,应用分布式能源等新技术的意识和意愿正在逐渐增强。
记者:您在本届分布式能源论坛上提到,在做好分布式能源站的基础上,通过发展区域泛能微网,可带动区域能源整体升级,进一步实现能源高效、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请谈谈新奥对泛能微网有怎样的构想?
刘敏:当前,区域能源的普遍问题是“能源竖井”和“设施竖井”。电、热、气等能源单独发展,缺乏互补融合;能源设施较为独立,缺乏互联互通。其结果是能源的系统效率低,能源设施的利用水平低,我们调研的一些区域中能源设施平均利用率不到50%甚至不足30%,资源、设施及交易价值都没有得到充分释放。随着分布式能源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多,多能融合以及能源跨站、跨主体协同供应的需求将更加迫切。因此,我们的解决方案是构建区域泛能微网(智能化区域能源网络),实现设施间的互联互通和微网平台的优化调度,利用网络的效用充分释放资源、设施和交易价值,促进区域能源供需、能源结构、利用方式与供应模式上的“自我平衡、协同平衡与总体平衡”,助力节能减排和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
记者:泛能微网具体如何落地?目前是否已有示范项目?
刘敏:泛能微网落地的关键是“做好顶层设计、抓好单站建设、推动网络构建”。“做好顶层规划”,就是要改变现行电力、燃气、热力、可再生能源等分项规划模式,充分发挥区域总体能源规划的作用;“抓好单站建设”,做好泛能站建设的同时,尤其在条件适宜的业态和区域要率先发展、规模发展,实现多能源的融合、梯级利用与供需互动,充分释放能源的效用;“推动网络构建”,就是要实现区域能源设施的互联互通和微网平台智能化管理,支撑多能源的安全调度、优化运行和便捷交易。我们目前正在河北积极推进泛能微网示范项目,希望能为区域能源体系变革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记者:泛能微网的落地,除了依靠企业自身,还需要哪些外部条件支撑?
刘敏:泛能微网作为一个新事物,除了企业自身发挥核心作用外,还有两个外部因素至关重要,一是配套政策,二是产业生态。
在配套政策方面,一是政府应进一步重视能源规划的重要性,推动区域总体能源规划的开展,实现能源规划与城市规划的深度融合,增加能源规划在引领区域能源协调发展上的权威性和统御力,为能源规划落地创造有力的基础条件;二是在煤改气等能源结构优化举措开展过程中,应同步重视和推动能源利用方式的结构优化,鼓励和推动分布式能源、泛能微网等高效方式在优质业态和优质区域内率先发展,通过具体政策措施落地;三是优化配套的扶持政策导向,财政补贴进一步向效用更高的“自我平衡”和“协同平衡”部分倾斜,在财政投入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产生更大杠杆效用,推动更多的项目落地。
泛能微网是涉及技术、产品、投融资等多个价值环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城市规划部门、能源主管部门、电网等单位。因此,打造一个完备的产业生态对其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前不久同施耐德电气组建了合资公司,利用双方优势共同进行供用能一体化泛能能效平台、泛能微网平台及解决方案的开发,探索“互联网能源”模式,为泛能微网落地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