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能大幅增长和装机容量下滑双重挤压下,2011年,国内风机设备企业利润一路下滑。
分析人士认为,这是风机制造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从高额利润回归社会平均利润的正常现象,符合新兴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风电产业从起步阶段受到政府各项优惠政策扶持,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出现了行业利润率高于同期社会的平均利润率。在某种意义上,当前风机制造行业利润的下调,也是行业发展重归理性的重要标志。
在此际遇下,海外市场成为国内风机设备商扩张领域,2011年被称为中国风电国际远征之年。
2011年9月19日,金风科技宣布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建立一个总投资近2亿美元,规划规模超过100兆瓦的风电场项目。9月21日,华锐宣布进入南美市场,与巴西可再生能源发电公司Desenvix签署合同,将为位于巴西Sergipe地区的风电场提供23套风电机组。而早在2011年4月和7月,华锐风电先后与希腊国有电力公司和爱尔兰企业MainstreamRenewableEnergy以及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开展海外合作风电场项目。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施鹏飞表示,国内市场的饱和是国内风机制造商走向海外的必然选择。
由于国内面临并网制约,未来国内风场的建设速度远低于风电企业的制造能力。 出海远航同时说明,中国风电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幅提高。
“选择出海主要是因为企业已经发展到需要主动参与全球竞争的阶段。”华锐风电副总裁陶刚认为,企业经过中国市场的发展,基本上在产品、技术和服务等方面与国际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要做到国际领先的企业,必须进行全球市场的开拓。
“‘中国制造’的质量在欧美市场上仍受到一定的质疑。对于企业而言,关键是如何把产品质量提高。”金风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武钢说。
2011年在事故频发、政策收紧、竞争激烈、资金流紧张、股价腰斩等问题形成的连续冲击下,风电设备企业尽管步履维艰,但却走得踏实、稳健。
“十二五”时期,中国风电仍将保持年均新增1100万千瓦的发展速度,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在中国风电标杆电价不变的情况下,随着风机单位造价的下降,风电开发商的利润仍然十分丰厚。
初步测算,风电场单位千瓦静态投资下降1500~200元/千瓦,度电成本下降0.05~0.1元/千瓦时。而国家能源局近期启动的风电分散开发试点,一旦有所突破,将极大地刺激中东部地区小型风电的开发。基于以上分析,未来中国风电行业发展空间依然广阔。施鹏飞表示,风电总的发展目标不变,新政的出台将使行业发展更加有序。
2011年是风电行业的整顿之年,经过这一年的隐患排查、补漏校正、调整规范,中国的风电行业走进成熟发展期。“如果说‘十一五’是风电产业的高速增长期,那么‘十二五’则是持续健康发展期。”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日前对中国风电产业作出如是总结和判断。